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内容广博,年代久远,版本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散佚、缺残、衍误等为古籍的研究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中医古籍整理丛书》作为国家项目,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不仅为组织工作的实施和科研经费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为珍本、善本版本的调阅、复制、使用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本丛书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为保持原书原貌,我们只作了版式调整,原繁体字竖排(校注本),现改为繁体字横排,以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刘渡舟主编《伤寒论语译》为其中一个系列。
图书 | 伤寒论语译/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内容广博,年代久远,版本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散佚、缺残、衍误等为古籍的研究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中医古籍整理丛书》作为国家项目,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不仅为组织工作的实施和科研经费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为珍本、善本版本的调阅、复制、使用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本丛书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为保持原书原貌,我们只作了版式调整,原繁体字竖排(校注本),现改为繁体字横排,以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刘渡舟主编《伤寒论语译》为其中一个系列。 内容推荐 《伤寒沦》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沦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医理深奥,阅读困难,特编本书,名日《伤寒论语译》。 《伤寒论语译》以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进行语译而成。全书共十卷。卷第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第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介绍全篇内容大略。每条原文中生僻古奥字词或中医名词术语,均有角码,于“注”中对字形音义做了解释。 “语译”以直译诠释为主,闾或参以意译。全书译文深入浅出,晓畅通达,既反映了仲景原意,又便于读者读记习研。 《伤寒论语译》遵古不泥,通俗易懂,是历代语译《伤寒论》诸书中之上乘之作,是《伤寒论》一书最佳普及本。本次重刊,修正了原书中错漏文字;书后增附方名索引,便于读者学习查阅。 目录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疰湿喝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伤寒论后序 附记 方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伤寒论语译/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渡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1715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4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