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今文观止励志美文赏析/今文观止赏析快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支桨也可以遨游沧海》;《及时当勉励》;《战胜厄运的力量》;《懒惰》;《人生如箭》;《人格的提升》;《穷是极地》;《该放下时就放下》;《不畏苦难》;《生命是有弹性的》;《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少小离家》;《一笑而过》……《今文观止励志美文赏析》(作者赵晓飞)收录了这些故事。

内容推荐

《今文观止励志美文赏析》(作者赵晓飞)是“今文观止赏析快读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今文观止励志美文赏析》收录了《另一种珍爱》;《用全部的时间来觉悟》;《生命是什么?》;《冲破“自我设限”的藩篱》;《玻璃制造的谎言》;《青春里漏掉的一课》;《淤泥里开出的花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迈克尔?乔丹和史泰龙的故事》;《优秀总是有点怪》;《小鸟,你好!》;《人活着需要有梦》;《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等作品。

目录

人生的真义/陈独秀

生命的路/鲁迅

五四断想/闻一多

论气节/朱自清

青年烦闷的解救法/宗白华

兴趣与人生/冯友兰

做一个战士/巴金

迟到/林海音

创造宣言/陶行知

天才梦/张爱玲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

论快乐/钱锺书

时间/沈从文

成功/季羡林

早/吴伯箫

夜行/王统照

种子的力量/夏衍

生命的舞蹈/楚女

崇高的人生境界/金庸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冯骥才

病隙碎笔/史铁生

干菜岁月/舒婷

风中黄叶树——关于逆境的随想/刘心武

生命/张承志

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南怀瑾

寻找灵魂/蒋子龙

不死鸟/三毛

人生总要有所珍视和眷恋/王蒙

生活的恩赐/陈世旭

“我就是打工的”/陈祖芬

山永远在/李国文

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我的四季/张洁

生命的滋味/席慕容

风中跌倒不为风/林清玄

信客/余秋雨

秃的梧桐/苏雪林

高处何所有——赠给毕业同学/张晓风

闲话做人/铁凝

芋/赵丽宏

漫话清高/金开诚

打赢每天的第一仗/刘墉

没有目的旅行/周国平

永不言悔/张欣

一本打开的书/赵玫

激情主义/叶天蔚

孤树与林木/詹克明

另一种珍爱/乔叶

用全部的时间来觉悟/鲁先圣

生命是什么?/张海迪

冲破“自我设限”的藩篱/陈书凯

玻璃制造的谎言/王立波

青春里漏掉的一课/沈嘉柯

淤泥里开出的花儿/安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凌越

迈克尔?乔丹和史泰龙的故事/陈安之

优秀总是有点怪/潘国本

小鸟,你好!/陆星儿

人活着需要有梦/祝师基

要么生存,要么被淘汰/马志明

敬畏/孔曦

一支桨也可以遨游沧海/泅岸

及时当勉励/刘朕咏

战胜厄运的力量/陈建

懒惰/庹震

人生如箭/王梅芳

人格的提升/柏建华

穷是极地/冯景元

该放下时就放下/王琳

不畏苦难/富饶

生命是有弹性的/吴小莉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涛

少小离家/方远路

一笑而过/马国福

试读章节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做新的尺度。中年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

冯先生指出“士节”的两种典型:一是忠臣,一是清高之士。他说后者往往因为脱离了现实,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结果往往会变了节。他却又说“士节”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的态度,是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因此也可以成就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革命家,但是这种人物的造就或完成,只有在后来的时代,例如我们的时代。冯先生的分析,笔者大体同意;对这个问题笔者近来也常常加以思索,现在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也许可以补充冯先生所没有说到的。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显然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礼乐足贵族生活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他们要定等级,明分际,要有稳固的社会秩序,所以要“节”,但是他们要统治,要上统下,所以也要“和”。礼以“节”为主,可也得跟“和”配合着;乐以“和”为主,可也得跟“节”配合着。节跟和是相反相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所谓“圣达节”等等的“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节其实也就是传统的“中道”。按说“和”也是中道,不同的是“和”重在合,“节”重在分;重在分所以重在不犯不乱,这就带上消极性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纷纷的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着,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行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增高和责任的加重。

“士”或称为“读书人”,是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并非“帮闲”。他们的利害跟君相是共同的,在朝固然如此,在野也未尝不如此。固然在野的处士可以不受君臣名分的束缚,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但是他们得吃饭,这饭恐怕还得靠农民耕给他们吃,而这些农民大概是属于他们做官的祖宗的遗产的。“躬耕”往往是一句门面话,就是偶然有个把真正躬耕的如陶渊明,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在负着天下兴亡之责的士,陶的“述酒”等诗就是证据。可见处士虽然有时横议,那只是自家人吵嘴闹架,他们生活的基础一般的主要的还是在农民的劳动上,跟君主与在朝的大夫并无两样,而一般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彼此也是一致的。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程中也曾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P8-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今文观止励志美文赏析/今文观止赏析快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晓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101453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3: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