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卡门(梅里美小说)/经典印象
内容
编辑推荐

梅里美的主人公几乎无不具有越情违俗的品性,而仇杀和劫掠是他最常用的题材。《马铁奥·法尔科内》写弑子的猎人,《柯隆巴》和《卡门》则塑造了更富于悲剧动力的女性叛逆者——正是这些性格的超凡魅力,赋予了梅里美的经典意义。卡门对文明社会的仇视往往被阐释为对资产阶级伪善的反抗,其实这里也触摸到人类内心最隐秘的一面,即原始本性中追求强力和渴望自由的欲望。所以,这位狂放不羁且反复无常的江湖女子竟也如此令人着迷,成为有史以来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女性形象之一。

内容推荐

翻开梅里美的作品,不由想起大评论家勃兰兑斯的一段话,那是描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浪漫派文学群体的点睛之笔——“别的作家身披华丽的铠甲,头戴镶金的头盔,矛头飘着燕尾旗,纵马驰人竞技场”,而梅里美呢,“他在壮观的浪漫派比武中是一名黑衣骑士”。梅里美那种古典雅致的希腊化风格,以及冷酷的艺术才情,的确使之成为浪漫派潮流中的异数。

异国情调、地方色彩以及富于历史感的风俗画面,也是构成梅里美小说完美风格的重要因素。作为文学家的梅里美,有着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丰富知识,这给他的传奇文体抹上了一层严谨的史学意味。

目录

马铁奥·法尔科内

柯隆巴

卡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出了韦基奥港,往西北,朝海岛的中心走,地势就迅速地升高,沿着弯弯曲曲、坎坎坷坷、时时有巨岩挡路的羊肠小道,走上三个钟头后,便来到了一片十分广阔的丛林的边缘。丛林是科西嘉牧人和躲避官府的犯人的家园。要知道,科西嘉的农人,为了省却施肥的辛劳,便放火烧他一片树林:如若火焰烧过了范围,那活该倒霉,他们才不管呢;无论如何,他们确信一点,即在大火燎过、树木成灰的这片沃土上播种,必然会有好收成。到了收获季节,他们只割麦穗,麦秆则留在田里,因为,要统统割下就太费劲了。而留在土中的树根并没有死掉,到来年春天,便发芽抽条,生出密密麻麻的枝条来,不消几年,就又长得有七八来尺高了。人们叫做丛林的,正是这种劫后余生的林木。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大小灌木,杂乱无章,纠缠混淆。只有手持利斧,披荆斩棘,才能开出一条通道,说到丛林的枝叶浓密和权桠缠绕,便是灵巧的岩羊也钻不进去。

如若您杀死了人,您就跑到韦基奥港的丛林中去吧,您可以平安无事地在那里活着,只要您带着一杆好枪,还有火药与子弹。不过别忘了,您必须带上一件有风帽的棕色大衣,既当被子,又当褥子。牧人会给您羊奶、奶酪和板栗,您根本用不着担心官府的缉拿和死者亲属的复仇,当然,您进城补充装备的时候,还得小心在意。

18××年,我在科西嘉的时候,马铁奥·法尔科内的家就在离丛林半里远的地方。他在当地堪称富户,活得很有派,就是说,他什么活都不干,靠着由雇佣的牧人照应的畜群过日子,而那些游荡的牧人,为他山上山下地到处跑,赶着畜群转悠着寻找水草肥美的牧场。当我在那件我将叙述的事情发生两年后见到他时,我觉得他年龄最多只有五十岁。你们不妨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小个子,但却强壮,头发鬈曲,黑如煤玉,鹰钩鼻,薄嘴唇,眼睛大,炯炯有神,脸的肤色如同靴子的里子。他的枪法神奇无比,闻名遐迩,尽管在当地不乏众多的神枪手。比如说吧,马铁奥打岩羊从来不用大粒霰弹,远在一百二十步之外,他一枪命中,说打脑袋就中脑袋,说打肩膀就中肩膀,从不失手。夜晚开枪也同白天一样,百发百中。他的这一本事是别人告诉我的,对从未到过科西嘉的人来说,这种本领兴许令人无法相信。在深夜,人们在八十步开外的地方,放上一枝点燃了的蜡烛,蜡烛前再挡上一张盘子大小的透明纸。他举枪瞄准,然后,一人吹灭蜡烛,再等一分钟,他在漆黑一团中开枪,四次中有三次能打穿透明纸。

这一如此超凡的身手,使马铁奥·法尔科内在地方上享有很大的声誉。人们既视他为好朋友,也看他做危险的敌手;此外,他热心助人,乐善好施,同韦基奥港地区所有的人全都和睦相处。但是,听说在他娶得妻子的科尔特,当年他曾毫不客气地杀过一个情敌,而且,这个对手无论在沙场上还是在情场上都是一把出了名的好手。至少,人们都说,马铁奥一枪撂去,就把正对着一面挂在窗前的小镜子刮胡子的那家伙送上了西天。事情了结后,马铁奥从从容容地结了婚。他妻子朱塞葩先是给他生了三个女儿,这令他十分气恼,最后,总算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福尔图纳托。儿子继承了香火,成了全家的希望。女儿们都嫁了好人家:当丈人的在必要时,完全可以指望女婿们两肋插刀,鼎力相助。儿子眼下只有十岁,但已经看得出,将来要成大器。

秋天的一日,马铁奥和他的妻子早早出了门,要去丛林的一处疏朗地巡视放牧的牲畜。小福尔图纳托想跟他们一起去,但疏朗地太远;再说,总要有人留下看家;于是,父亲拒绝了他的要求:我们将看到,他对此会不会后悔。

两口子已经走了好几个钟头了,小福尔图纳托静静地躺在家门前晒太阳,眺望着远处青黛的山岭,心想着,下星期日,他就要进城,去他那位当伍长的叔叔家吃饭了。突然间,他的遐思被一记清脆的枪响打断。他站起身来,转身朝传来枪声的平原望去。接着,又响起了几记枪声,零零星星,但却越来越近。终于,在从平原通向马铁奥家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男人,头戴一顶山民们常戴的尖顶软帽,一脸大胡子,衣衫褴楼,拄着一杆长枪,艰难地拖着步子走来。他的大腿上刚刚挨了一枪。

这人是一个强盗,夜里进城购买火药,半路上中了科西嘉轻步兵的埋伏。经一番奋力自卫后,他总算突出重围,但轻步兵穷追不舍,他只得以岩石作掩护,且战且退。追兵离他不远,负伤之躯又不允许他赶在被人追上之前逃人丛林。

他走到福尔图纳托跟前,对他说:

“你是马铁奥·法尔科内的儿子吗?”

“是啊。”

“我是贾奈托·桑皮埃罗。黄领子正在追我呢。快把我藏起来。因为,我实在走不动了。”

“假如我不经过我父亲的同意就把你藏起来,他会说什么呢?”

“他会说你做得对。”

“谁知道呢?”

“快把我藏起来,他们就要来了。”

“等我父亲回来再说吧。”

“叫我等!这是什么话!五分钟后他们就会赶到。快呀,把我藏起来,不然,我就把你杀了。”

福尔图纳托冷静异常地回答他说:

“你的枪膛是空的,你的腰囊中也早就没有子弹了。”

“我还有我的匕首呢。”

“可是,你能跑得过我吗?”他就地一跳,就窜到那人够不着的地方了。

“你不是马铁奥·法尔科内的儿子!你就这样让我在你家门口被他们抓住吗?”

孩子似乎有些动心。

“我要是把你藏起来的话,你会给我什么?”他说着,凑近了一点儿。

强盗往挂在腰带上的一个皮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一枚五法郎的钱币,无疑,这是他用来买火药的钱。福尔图纳托看到银钱,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一把夺过钱币,对贾奈托说:“什么都不用怕。”P1-P4

序言

翻开梅里美的作品,不由想起大评论家勃兰兑斯的一段话,那是描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浪漫派文学群体的点睛之笔——“别的作家身披华丽的铠甲,头戴镶金的头盔,矛头飘着燕尾旗,纵马驰人竞技场”,而梅里美呢,“他在壮观的浪漫派比武中是一名黑衣骑士”。梅里美那种古典雅致的希腊化风格,以及冷酷的艺术才情,的确使之成为浪漫派潮流中的异数。

梅里美的主人公几乎无不具有越情违俗的品性,而仇杀和劫掠是他最常用的题材。《马铁奥·法尔科内》写弑子的猎人,《柯隆巴》和《卡门》则塑造了更富于悲剧动力的女性叛逆者——正是这些性格的超凡魅力,赋予了梅里美的经典意义。卡门对文明社会的仇视往往被阐释为对资产阶级伪善的反抗,其实这里也触摸到人类内心最隐秘的一面,即原始本性中追求强力和渴望自由的欲望。所以,这位狂放不羁且反复无常的江湖女子竟也如此令人着迷,成为有史以来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女性形象之一。

异国情调、地方色彩以及富于历史感的风俗画面,也是构成梅里美小说完美风格的重要因素。作为文学家的梅里美,有着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丰富知识,这给他的传奇文体抹上了一层严谨的史学意味。

后记

梅里美是一个喜爱旅行的作家,旅行使他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更为他的创作提供素材。他不仅走遍法兰西的大地,还漫游在异国他乡,西班牙、英国、希腊、意大利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旅行时,他或骑骡,或坐马车,或步行,每到一地,必然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到图书馆或博物馆查询资料,在小旅店中与老板神侃,旅途中跟向导聊天,讨听得满耳朵的故事。

正因为他去了科西嘉、西班牙呆风,才有了我们这本书中的《马铁奥·法尔科内》、《柯隆巴》、《卡门》三篇故事。梅里美曾借用《卡门》中一个人物的口这样说:“上个礼拜,我还跟一个江洋大盗共进午餐,今天又要跟一个魔鬼的使女一起去吃冷饮。旅途中,真是什么都该看一看的。”他的作品是写出来,但也是听来的。

法国人对异国情调的好奇,对他乡风情的关注,是有传统的。我们在法国文学史上读到过多少充满着对其他文明的向往的作品,如伏尔泰、普莱伏神甫、贝纳丹·德·圣皮埃尔、夏多布里昂、皮埃尔·洛蒂、克洛代尔、马尔罗、杜拉斯、勒克莱齐奥、艾什诺兹等人之作,乍一读来,人们甚至仿佛只是在游历他乡,而并不理会寄寓在异国背景中的人文关怀、人性挖掘、文明比较等深层次上的含义。

一种文明中的人(作家),往往特别关注另一种文明,而且关注得比那种文明中的人(作家)更甚,一个巴黎人很可能不太熟悉巴黎,而比不上一个像当年的我这样的留学生,到了休息日,便会在大街小巷中乱穿,寻访巴尔扎克笔下的某个印刷作坊的踪迹,或慕名拜访屠格涅夫建造的小木屋,或一边踏着卢森堡公园中的落叶,一边幻想着当年雨果在这里的漫步……一个在北京工作了三四年的法国外交官,在工作之余,竟编写出了一本厚厚的《北京导游》,在巴黎出版。

其实,关注和喜爱另一种文明,并不妨碍人继续关注和喜爱他自己所属于的文明。你喜欢凡尔赛宫,便可以把它跟北京的故宫来比较;你喜欢塞纳河畔的旧书摊,因为它使你联想起了北京的琉璃厂,现在则还有潘家园;你在《马铁奥·法尔科内》里读到“在深夜,人们在八十步开外的地方,放上一枝点燃了的蜡烛,蜡烛前再挡上一张盘子大小的透明纸。他举枪瞄准,然后,一人吹灭蜡烛,再等一分钟,他在漆黑一团中开枪,四次中有三次能打穿透明纸。”这样的故事,一定使你想起了“百步穿杨”的养由基,还有飞将军李广。当我们读到《缎子鞋》的故事时,我们甚至可以肯定,这个美丽的西班牙故事,是中国古代的“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宗教文学的翻版。

文明往往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在不同的异质中,含有相通的、可比的成分。做一些比较的欣赏(或研究),也是我们阅读中的乐趣。

余中先

2001年3月17日于北京芳群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卡门(梅里美小说)/经典印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梅里美著//余中先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14837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1-08-01
首版时间 2001-08-01
印刷时间 200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9: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