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本次研讨会或者通过宏观扫描,或者从某一维面与角度,或者以空间地域的视角,对于新时期三十年来的鲁迅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反思。同时就所涉及到的一些维度与专题来看,凸显了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对于切实推进鲁迅研究,深入挖掘鲁迅的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与艺术资源,建设中国现代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图书 | 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术新视野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本次研讨会或者通过宏观扫描,或者从某一维面与角度,或者以空间地域的视角,对于新时期三十年来的鲁迅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反思。同时就所涉及到的一些维度与专题来看,凸显了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对于切实推进鲁迅研究,深入挖掘鲁迅的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与艺术资源,建设中国现代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目录 前言 新世纪鲁迅学的新人新作(张梦阳) 祛魅与还原: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重构的逻辑演变(徐妍) 网络鲁迅形象的再认知与新审视 ——新时期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研究评述(黄健) 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历史化”趋向(田刚) 叩问始基:鲁迅“个人”观念研究的反思(汪卫东) 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 ——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王晓初) 新时期三十年鲁迅文学语言研究的新拓展(叶世祥) 新时期三十年鲁迅小说形式批评症候之反思(曹禧修) 新时期《故事新编》研究三十年 ——以历史观的沿革为梳理中心(詹玲) 乡土的重构 ——新时期“鲁迅与民俗”研究回顾(宋浩成) 近三十年文艺理论视野中的鲁迅(李先国) 鲁迅的传记研究断想(金华元、徐明华) 毛泽东鲁迅论阐释30年:检视、反思与前瞻(王志蔚) 鲁迅书法艺术研究三十年(胡源) 新时期浙江鲁迅研究三十年(竹潜民) 新时期鲁迅研究开拓性的三个话题 ——周氏家族、鲁迅婚姻、鲁迅文化应用研究(郑竹圣) 新时期以来鲁迅作品的选用及教学 ——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寿永明) 小学语文视野中的鲁迅教学(刘发建) 新时期30年来鲁迅故乡的鲁迅研究(裘士雄) 新时期绍兴鲁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绍兴文史资料》中与鲁迅有关的文章简析(何信恩) 当下鲁迅研究的十大趋势(廖斯 闻晶) 21世纪初鲁迅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新趋势(吴金梅) 21世纪初鲁迅《呐喊》《彷徨》研究新趋势(臧文静) 21世纪鲁迅《朝花夕拾》研究新趋势(丛琳) 21世纪初鲁迅与现代传媒关系研究新趋势(郭磊) 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王吉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术新视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寿永明//王晓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322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53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