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图书 | 孟子(精)/国学经典导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目录 导言 梁惠王篇上下 孟子见梁惠王章 梁惠王尽心于国章 寡人愿安承教章 晋国天下莫强焉章 孟子见梁襄王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 庄暴见孟子章 文王之囿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 王之臣托其妻子章 所谓故国章 汤放桀章 为巨室章 齐人伐燕胜之章 齐人伐燕取之章 邹与鲁哄章 公孙丑篇上下 夫子当路于齐章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章 孟子将朝王章 孟子之平陆章 沈同以其私问章 燕人畔章 孟子致为臣而归章 孟子去齐章 滕文公篇上下 滕文公问为国章 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不见诸侯章 公孙衍张仪章 彭更问日章 孟子谓戴不胜章 戴盈之日章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 陈仲子廉士章 离娄篇上下 自暴自弃章 君之视臣章 中也养不中章 深造之以道章 仲尼亟称于水章 天下之言性章 齐人一妻一妾章 万章篇上下 娶妻如之何章 咸丘蒙问日章 尧以天下与舜章 至于禹而德衰章 百里奚自鬻章 伯夷伊尹章 一乡之善士章 齐宣王问卿章 告子篇上下 性犹湍水章 性无善无不善章 富岁子弟多赖章 牛山之木章 无或乎王之不智章 鱼我所欲章 仁之胜不仁章 五霸者章 鲁欲使慎子章 今之事君者章 二十而取一章 鲁欲使乐正子章 舜发于畎亩章 尽心篇上下 孟子谓宋勾践章 佚道使民章 良能良知章 易其田畴章 孔子登东山章 有为者章 孟子自范之齐章 不仁哉梁惠王章 尽信书章 民为贵章 贤者以其昭昭章 山径之蹊章 诸侯之宝三章 孟子之滕章 养心莫善于章 孔子在陈章 由尧舜至于汤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孟子(精)/国学经典导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伯峻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330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