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有120多位,多来自中国各高校单位。会议以“外国文学研究60年”为主题,主要对以下议题进行了探讨:亚非文学、欧洲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文学史及其他、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翻译研究、60年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反思。与会学者的发言非常精彩,常常引起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务组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我们从中精选了27篇,并与对会议具有指导意义和总结意义的《开幕词》和《闭幕词》一起结集出版。
| 图书 | 外国文学研究60年/外语文化教学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09年6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有120多位,多来自中国各高校单位。会议以“外国文学研究60年”为主题,主要对以下议题进行了探讨:亚非文学、欧洲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文学史及其他、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翻译研究、60年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反思。与会学者的发言非常精彩,常常引起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务组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我们从中精选了27篇,并与对会议具有指导意义和总结意义的《开幕词》和《闭幕词》一起结集出版。 目录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开幕词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闭幕词 宏观反思 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法国文学研究60年 新时期普希金文艺思想研究概评 捷克文学在中国 60年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 波斯文学翻译与研究在中国 累土不缀——中国的阿拉伯文学60年 我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之路——献给祖国60华诞 经典重释 乌有乡的客人——解读《来自乌有乡的消息》 圣伯夫—在现代性的门槛上 乔叟何以被誉为“英语诗歌之父”? 英国玄学派诗歌中的戏剧独白 欧洲中世纪骑士叙事诗价值的再认识 三种《叶甫盖尼·奥涅金》注释本解读 “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大江文学中的鲁迅影响之初探 自传文学视角下的观照——茨维塔耶娃《我的普希金》的个案剖析 丑陋的他者:批判还是警醒——也谈康拉德笔下的中国人形象 百家争鸣 论文化学转向与学者的文化自觉性 比切家族与美国文化记忆 战后美国青少年现实主义小说的嬗变 一种不可或缺的救赎力量——论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的宗教观 从伍尔夫“构思说”看中西诗学的共通性 “世界文学”——概念的形成及历史的演变 气势恢弘、新见迭出的文学史著作——评范大灿主编的《德国文学史》 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构建 谈谈对外国文学史的编写 论国内学者对英国文学史的分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外国文学研究60年/外语文化教学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辉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7782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6 |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