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妈妈讲钱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听妈妈讲钱的故事》的作者——两个可爱宝贝的妈妈郑晓舟,为孩子放弃优越的工作,从风头浪尖的金融行业回归家庭,也将财商教育的智慧融于生活的点滴中。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接触到的人和事着手,对孩子进行经济学知识和规律的讲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为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驾驭金钱提供指导。同时,本书也将向孩子们传递勤俭、向上、友善、分享的品德。让财富为孩子的未来人生带来更多快乐和精彩。

内容推荐

《听妈妈讲钱的故事》是妈妈写给儿子的信,记录的是母子之间的对话,传递的是一个母亲的爱。

虽然这些信的主题是“钱”,但是并非就钱谈钱,而是一个母亲为孩子观察和认识人文社会点燃的一盏灯。

每一封信,起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一次圣诞节的许愿、一次课后的手工作业、一只领养的宠物……父母一旦用心了,生活中到处都是生动有趣的课堂。

这些信的话题看似是钱,但细细读来,落脚点是生活态度。爱自己、爱生活、乐观向上,有勇气,有智慧,这是所有母亲的希望,也是《听妈妈讲钱的故事》作者郑晓舟的写作初衷。

目录

愿望树

骑车走天涯

为什么钱是钱

我可以印钞吗?

我想有张神奇的卡

贵或者不贵

涨价了的养乐多

钱的时间价值

让人安心的储蓄

日本的冰淇淋

开个洗车铺如何

找到你心中的“苹果”

把降落伞放到心上

TT阿姨的画

爸爸的汽车

Z叔叔的房子

小兔子带来的投资课

后记

试读章节

昨天,爸爸在家里用打印机打印照片的时候,你兴奋地说:“我们用打印机来帮我们印钱好不好?这样你就不用天天辛苦地去上班了!”

爸爸当时跟你说,不可以。

你美好的设想是:假如我们可以打印钱,而且打印出来的钱真的可以在超市里买东西,爸爸妈妈就不用上班了。

倘若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这样美好的设想,而且家里都有一台如此神奇的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钞票,那么就没有人去工作,去劳动。

工厂里,工人不去生产玩具;农场里,农民不再去种菜放牧;医院里,医生不再上班,所有的地方都空空荡荡。

若真这样,那样的纸币,就跟一张普通的白纸无异。

为什么爸爸妈妈皮夹子里一张小小的纸片,却可以换来实实在在的物品和各种服务呢?因为它隐藏着我们希望能够得到的东西,比如去游一次泳,买一个玩具,或者请小伙伴们一起吃冰淇淋?

纸币的秘密,在于其背后有资本和劳动为支撑。生产就是财富的来源。生产一种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服务,就创造了财富。而纸币正因为有背后的劳动和创造的财富,才有了价值。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去近郊的一个农场玩。农场里散养的小兔子,让你着迷。在征求农场主人的同意后,我们把一只小兔子带回了家。

帮我们家打扫卫生的小程阿姨开玩笑说:小兔子的尿和粑粑是很臭的。于是你认真地跟小程阿姨说,平时你自己来处理小兔子的尿和粑粑,如果来不及的话,就让小程阿姨来帮忙,每一次你会付给小程阿姨10元报酬。

从那段谈话可以看出,你早就知道劳动是获得报酬的一种手段。劳动和钱是有直接关系的。

因此,用打印机打印钞票,一则不可行,二则也印不出真实的钞票。最关键的是,假如你尝试用打印机打印的钞票去购物,这可是一件违法的事情。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钞票都不是随意印刷的,大部分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

中国的中央银行叫“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中国的纸币上,都有这六个字。

这个银行跟我们通常在街头看到的银行网点是不一样的。虽然都叫银行,但功能迥然不同。

我们居住的小区外面有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这类银行叫商业银行,我们有闲钱的时候,可以把钱存在里面;要是我们碰到买房子、买汽车缺钱的时候也可以去借钱,也就是贷款。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却不一样,这个银行是特殊的银行,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不接受个人或者公司的存款或者贷款业务。中央银行的主要功能就是“造”钞票,也就是“发行”钞票。大多数国家的钱都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而中国人民银行就是中国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每年要印刷多少钞票,都要根据本国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精密计算得出来,可不能随意印很多钞票来发给大家,否则会造成严重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在五六年前,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他们发行的纸币太多了,以致于人们上街需要背着一麻袋纸币,才能买回一袋面包或者一棵白菜。

看到这里,你很遗憾,是不是?

其实,我们应该庆幸才对。也正因为如此,爸爸妈妈的钱才可以在超市里购买生活用品,给你买文具、买书,而不仅仅是一张纸。P14-17

后记

十八封信,其实是我跟小儿之间的对话整理。母子之间的谈话,从来没有特定的时间和主题,通常都是因为看见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而话题的引发往往是小儿。

小小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是无穷的。但有些话题,仿佛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一方面是嫌三言两语讲不清,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这些事情无关紧要,甚至这些关于钱或者关于股票的话题离小孩子太远了。

一开始,我也有过敷衍,随便说两句就想岔开话题。后来一想,不对呀,对于自然科学的十万个为什么,自己总有耐心,而对孩子提出的关于钱的话题怎么就这么没耐心。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潜意识里还是有一种思维,就是孩子不要操心钱的事情。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息息相关。

于是,我调整了自己,开始积极应对孩子关于钱的十万个为什么。

母子之间的谈话,有时候三两句,有时候是他问我答,直至他抛出一些问题,让我无从招架地说“过两天回答你”。

“过两天”,是承诺,而不是敷衍,我记在心里。于是,我动笔给他写了十八封信,一则整理一下跟他的对白,二则也把谈话中未尽的部分补充进来,成为“过两天”回答他的版本。

有一首儿歌唱道:“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陪陪我。”我想说的是,对待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无论其涉及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抑或是大人认为不可理喻的怪问题,我们不敷衍、不搪塞,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时间,多一点交流,这是最好的爱。

书评(媒体评论)

晓舟用十万字,描述了包括利率、信贷、通货膨胀、国际贸易等主要经济现象,不光是孩子,这也是所有成人应该掌握的常识,用晓舟的语言直接和孩子交流,相信是许多家长可以选择的方式。当然,我们更应该在晓舟的书里,读到别具一格的为母之道,读到一个用心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历程。

——陈琤中国银联

人类的23条染色体基因来自父母遗传,决定了孩子的身体发肤性格智商,而财商是第24条。懂钱、驾驭钱、平和的财富观,财商是新一代父母的必修课。不妨从《勇敢地跟孩子谈钱》开始,作者郑晓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金钱的全新视角。

——张曦元

本书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无疑是一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儿童家庭启蒙财商教育教科书,相信每一个家长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尤其是对于觉得子女财商教育无从入手的家长们来说,读完本书你会发现,跟孩子谈钱并不是很难。

——张玮

青少年金融教育研究学者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执行理事、联合创始人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由妈妈来开启“钱”这个话题,你会发现,跟孩子谈钱并不是难事。从生活中谈钱,谈经济,开启孩子们探索人文社会的智慧之光,培养孩子爱和分享,向上和勇气,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本书,值得父母们细读。

——汤小明

北京财商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财商教育的实验与探索”总课题组顾问

太多像我这样的家长需要这样的书了。教育孩子是门很深的学问,尤其是我们不愿意谈及的金钱观。那个度不好掌握,或者说成人自己也没有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谢谢晓舟的经验谈和爱的分享。

——常静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妈妈讲钱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晓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姜琰//小睿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27551
开本 32开
页数 1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6.15
丛书名
印张 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