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洪编著的《改造我们的课堂》是济南三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集子,是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逼迫的思考、艰难的起步、涉入改革深水区、改革走出高原期、迈向理想的学校。总结了济南三十中如何从一所基础薄弱的学校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一举成为全市优秀学校的经验,分析了学校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在生源质量上,以及在社会上的声誉取得突破和改变的原因与措施,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中学教育改革前景做出了展望。
图书 | 改造我们的课堂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树洪编著的《改造我们的课堂》是济南三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集子,是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逼迫的思考、艰难的起步、涉入改革深水区、改革走出高原期、迈向理想的学校。总结了济南三十中如何从一所基础薄弱的学校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一举成为全市优秀学校的经验,分析了学校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在生源质量上,以及在社会上的声誉取得突破和改变的原因与措施,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中学教育改革前景做出了展望。 目录 代序 给“说法”(陈培瑞) 第一章 逼迫的思考 一、这里,是教育发生的地方 二、学生,呼唤均衡与公平的优质 三、教师,希望在这里延伸 四、校长,未来出路的深思 五、区域,教育生态正在生成 六、教学改革,催生了希望 第二章 艰难的起步 一、还原局长的思维路径 二、推行校长的理性思索 三、直面教师的困惑抱怨 四、在质疑中坚守的教学改革 五、在实践中成型的教学范式 六、得失尽在行思中 第三章 涉入改革深水区 一、不期而遇的巨浪 二、整体教学改革的由来 三、校长的思考 四、改到深处是制度 五、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我们 第四章 改革走出高原期 一、有得有失的探索 二、校长与教师有一样的诉求 三、跳出盒子的思考 四、甩掉包袱的奔跑 五、每位教师都看到自己的教学 第五章 迈向理想的学校 一、由点到面的辐射 二、点到不止的迁移 三、教学推进的新领域 四、愿景与远景 专家点评 张金宝一教学的成功之“道” 李秀伟一顺木之天性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改造我们的课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树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239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9.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