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让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被更多人关注,为了让蕴含中华美德的古诗词被更多人传诵,方笑一、戎默编著了《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这本小书。熟读这134首古诗词,相信你对中华美德会有新的体认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一定会在这个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使当代中国人深受启迪。

内容推荐

方笑一、戎默编著的这本《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分“心怀天下”、“仁者爱人”、“自强不息”、“尊老齐家”、“珍视友情”、“好学深思”、“心系故土”、“淡泊明志”、“自然和谐”九个单元,涵盖了国家、社会、家庭、人际交往,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自强的精神、好学的品性、对故乡的情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钦慕。

诵以修身,习以养德。愿浸润于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能够世代相传,打动你我他。

目录

前言

一、心怀天下

 刘 邦 大风歌

 魏 徵 述怀

 杨 炯 从军行

 杜 甫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牧 泊秦淮

 司马光 客中初夏

 陈与义 牡丹

 岳 飞 满江红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杨万里 初入淮河(其四)

 陆 游 示儿

   病起书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文天祥 扬子江

 戚继光 马上作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

 黄遵宪 赠梁任父同年

 谭嗣同 有感一章

二、仁者爱人

 曹 操 蒿里行

 李世民 帝京篇(其十)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白居易 观刈麦

   别州民

 李 绅 悯农

 聂夷中 咏田家

 范仲淹 江上渔者

 梅尧臣 陶者

 王安石 郊行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五)

 郑 燮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一二三)

三、自强不息

 佚 名 长歌行

 曹 操 龟虽寿

 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十)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李 白 行路难

 李 贺 南园(其五)

 杜 牧 题乌江亭

 刘禹锡 浪淘沙

 杜荀鹤 小松

 李清照 夏日绝句

 顾炎武 精卫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三○二)

四、尊老齐家

 《诗经》 凯风

 曹 植 赠白马王彪(其六)

   七步诗

 陶渊明 责子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 甫 月夜忆舍弟

 孟 郊 游子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

   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

   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

   示符离及下邦弟妹

 元 稹 遣悲怀(其一)

 王 建 新嫁娘

 王安石 示长安君

 苏 轼 狱中寄子由

 苏 辙 逍遥堂会宿

 吴嘉纪 内人生日

 蒋士铨 岁暮到家

五、珍视友情

 佚 名 古诗(携手上河梁)

 沈 约 别范安成

 陆 凯 赠范晔诗

 王 勃 杜少府之任蜀川

 高 适 别董大(其二)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李 白 赠汪伦

 杜 甫 赠卫八处士

   春日忆李白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白居易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问刘十九

 元 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黄庭坚 寄黄几复

 邵长蘅 津门官舍话旧

六、好学深思

 应 璩 百一诗(其三)

 陶渊明 移居

 杜 甫 柏学士茅屋

 颜真卿 劝学

 孟 郊 劝学

 韩 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

 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王禹俩 清明感事

 黄庭坚 海棠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朱 熹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二)

   劝学

 于 谦 观书

 袁 枚 寒夜

七、心系故土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宋之问 渡汉江

 王 维 杂诗三首(其一)

 高 适 除夜作

 刘长卿 新年作

 李 白 静夜思

   春夜洛城闻笛

 岑 参 九日思长安故园

   逢入京使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张 籍 蓟北旅思

   秋思

 李商隐 滞雨

 李 觏 乡思

 袁 凯 京师得家书

八、淡泊明志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二)

 陶弘景 咏白云

 王 绩 野望

 王 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酬张少府

 杜 甫 江村

 柳宗元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张 籍 闲居

 杜 牧 送隐者一绝

 林 逋 山园小梅

 邵 雍 安乐窝

 王安石 北山

 苏 轼 定风波

九、自然和谐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王 维 山居秋暝

   鹿柴

 常 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李 白 独坐敬亭山

   山中问答

 韦应物 滁州西涧

 杨巨源 城东早春

 韩 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苏 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试读章节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1]海内[2]兮归故乡。

安得[3]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1]加:施加。

[2]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

[3]安得:怎么能得到。

【赏析】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统一之后,刘邦对一些功臣实行封赏,分封了许多异姓王。这些异姓王对汉家政权并非心悦诚服,实际虎视眈眈,时有叛乱之事发生。因此,汉朝建立初期,刘邦继续征战,讨伐了一些异姓王的叛乱。这首诗就是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平定淮南王英布后,路过故乡沛县,在招待亲朋故旧时即兴创作的。

全诗一共三句。首句以大风起兴,是对自己戎马半生的回顾:他十多年鞍马为家,南征北战,正如眼前这番风起云涌的情景。第二句则是讲自己终于统一天下,威望加于四海,荣归故里,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第三句是对未来的忧虑与展望:如今天下统一了,然而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北方有匈奴虎视眈眈,国内那些勇猛之士又心怀异志,多已被翦除。如此,又哪里去寻找勇猛而又可靠的人来守住这汉家基业呢?这正表现了刘邦对天下的忧心,以及作为一代开国帝王的深谋远虑。

诗歌十分简单,用语质朴。然而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表现了刘邦作为一代英主心怀天下的豪情,也表达了他渴望天下从此太平安宁,不再陷于战乱的心愿。

述怀

中原初逐鹿[1],投笔事戎轩[2]。纵横计[3]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4],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5],凭轼下东藩[6]。郁纡陟高岫[7],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8],侯赢重一言[9]。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释】

[1]逐鹿:指争夺天下统治权。鹿,比喻帝位。

[2]戎轩:战车,代指战争。

[3]纵横计:原指战国时期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主张,后多指争夺天下的策略。

[4]杖策:执马鞭,指策马而行。天子:即唐高祖李渊。

[5]请缨句:用汉代终军典故。终军曾自请安定南越,对汉高祖说,我只要拿一根长缨就能把南越王绑来。后终于说服南越王归汉。

[6]凭轼句:用汉代郦食其典故。郦食其劝说齐王投降,为汉高祖凭轼下七十余城。轼,车前横木。凭轼即坐车。藩,属国。  [7]郁纤:险阳迂回。陟登。高岫,高峰。

[8]季布:汉初游侠,以重诺言闻名。

[9]侯赢:战国时期魏公子信陵君门客,为其献计救赵,年老不能随行,遂自杀而亡。

【赏析】

唐王朝初建时,天下并没有统一,魏徵为了争取其他反隋势力归唐,主动请缨去黎阳(今河南浚县)劝降徐世劲。这首诗作于劝降途中出潼关之时。

诗人首先回忆了中原纷乱,自己投笔从戎、反隋投唐的经历。接着交代请缨劝降之事,以及在劝降途中的所见所感。山迥路远,萦回崎岖,且一路上因战乱而一片苍凉,极易激起悲伤的情绪。但诗人并未退缩,继续前行,正因为唐王室对他的器重。“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一语,表现了魏徵为唐王朝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为知遇者一诺千金、杀身成仁之士如季布、侯赢,正是他的榜样:人生在世但求意气相感,功名利禄又何足道哉!

这首五言诗用质朴的语言、直白的表述,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计功名、以身报国的情怀。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初创、天下未定之际,仁人志士是怎样为国操劳,为实现天下的安定统一而努力的。

从军行[1]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3],铁骑绕龙城[4]。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5],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多反映军旅生活。

[2]西京:唐代都城长安。

[3]牙璋:古代的一种兵符,凭此发兵。这里借指将帅。凤阙:借指皇宫、朝廷。

[4]龙城:此处泛指敌方要塞。

[5]百夫长:古代军职,指统领百人左右队佰的军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书生投笔从戎,出塞与北方游牧侵略者英勇作战的场景。首联交代边疆危急的形势,激起主人公奋勇杀敌的爱国热情。颔联“辞”字和“绕”字精炼地写出了军队出师急速奔赴前线,一路所向披靡,将敌军紧紧包围的征战过程。颈联为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表现出将士不畏严寒、奋勇杀敌的战斗精神,使读者仿佛看到出征将士在战鼓声中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的激烈战斗场景。尾联直抒胸臆,诗人认为,宁愿做一个低级军官,参加保家卫国的英勇战斗,也好过做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中间两联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为读者选取了出征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幅画面:离开京城、包围敌人和激烈的战斗场景,使得整首诗显得无比慷慨雄壮,表现了诗人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热忱。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

感时花溅泪[2],恨别鸟惊心。

烽火[3]连三月,家书[4]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

【注释】

[1]草木深:荒草丛生。形容人烟稀少。

[2]溅泪:流泪。

[3]烽火:战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4]家书:家信。

[5]浑欲句:头发越来越短,简直要插不上簪子了。浑,简直。不胜,受不住。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看到长安城因安史之乱而一片破败时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春回大地,都城却陷落敌手,山河俱在,却已风雨飘摇。百姓纷纷逃难而去,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内,唯有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诗人看到这一切,不觉悲从中来,眼中所见繁花啼鸟,也都为国家的衰败而流泪惊心!战火已经烧了三月之久,然而,玄宗逃亡,肃宗刚刚即位,官军并未在战斗中获得任何优势,真不知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到几时!在这危难时刻,一封可以获知家人消息的家信又何其难得!诗人忧虑已极,又无可奈何,唯有搔首踟蹰,却短发萧疏,已经插不上发簪了。

全诗只有八句,却将国破家亡、自伤伤国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花溅泪”“鸟惊心”之语,将诗人痛切的心情与外在景物交融为一体,增添了身处战乱中的悲凉。

P2-9

序言

中华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了一些人所共知、人所共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传统道德。而中华美德就是传统道德中最为优秀、最值得继承和弘扬的遗产。在今天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乃至在整个国家的日常运转中,仍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古代,诗词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审美对象,人们创作、阅读诗词,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而是有着更深远的关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道德关怀。古诗词当然以言志缘情为主要功能,但假如这种“志”和“情”本身就包含着真诚的道德关怀和深厚的道德情感,那么美德就会在诗词中悄然无声地扎根,自然而然地显现。无论是杜甫“穷年忧黎元”的殷殷关切,还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豪壮表白,都不应该看作一种空泛的道德口号和做作的道德宣言,而是古人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也可以说,这是诗人内心真实道德观念的自然外化。

其实古人早就注意到诗歌的道德教化功能了。汉代《毛诗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虽然这里包含着汉儒以政治解《诗》的立场,但其中对于古代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些道德化育功能的揭示,可谓切中肯綮。需要指出的是,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更多的是属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秉持的道德观念和恪守的道德准则写进一些诗词里,作者在弘扬美德的时候,不觉得自己是在刻意弘扬,读者接受美德的时候,也不觉得是在被动接受。人们首先是被中华民族那些伟大灵魂吟唱出的动人心魄的诗句深深感动,然后才受到美德的感召和影响。相比其他古代典籍中的道德宣教,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由于饱含着情感的因子,浸润于日常的生活,就更容易打动万千读者的心。就像杜甫说的那样,真是“润物细无声”。

为了让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被更多人关注,为了让蕴含中华美德的古诗词被更多人传诵,我们编选了这本名为《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的小书。书中分“心怀天下”“仁者爱人”“自强不息”“尊老齐家”“珍视友情”“好学深思”“心系故土”“淡泊明志”“自然和谐”九个单元,选录了从先秦到晚清的古诗词共134首,其中既有人们比较熟悉的名篇,也有原先不那么熟悉却很值得推荐的作品。中华美德包蕴广大,这九个单元的内容不但涵盖了国家、社会、家庭、人际交往,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自强的精神、好学的品性、对故乡的情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钦慕。这些通常属于个体道德品质的美德,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熟读这134首古诗词,相信你对中华美德会有新的体认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一定会在这个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使当代中国人深受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方笑一//戎默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46396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7171096
中图分类号 I22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5
12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