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库(1405)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全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读库1405》是《读库》丛书的第一本。一共包含十篇文章,《告别演出》,《回城》,《纽卡斯尔的中国水手》,《半亩山池半壁天》,《1936年以前的肖》,《我自聊斋来》,《禁忌之盐》,《囊云、贡云与锁云》等。

内容推荐

张立宪主编的《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从内容、装帧方面,被业界称为当下“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杂志书。

《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此书在编撰时奉行“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和不惜成本、不计篇幅、不留遗憾。

目录

告别演出

回城

纽卡斯尔的中国水手

半亩山池半壁天

1936年以前的肖

我自聊斋来

禁忌之盐

鹤的四季

改地名

囊云、贡云与锁云

试读章节

回城

火力

这些已经把新疆当作家园的人,忽然又记起了黄浦江畔,记起了自己原来是个上海人。

争抢回家的通行证

顾幸运只记得那是个冬日的傍晚,一整天的大田劳作之后,身处南疆阿克苏农一师五团的她,从广播里忽然听到有关知青回城的政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要有转机了。

团场的各个连队虽然分散,但幸亏都有广播站,就像那时全国各地的城乡一样,大喇叭挂在树上或房上,最高的房子上肯定有最大的喇叭。连队每天早中晚都用大喇叭广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播报各级的通知或任务安排,播送政治文件、大批判稿、革命歌曲、样板戏等等。大家一早起来,中午吃饭,或傍晚扛着农具从田间工地回来,大喇叭就在广播,在任何角落都能听到。

关于回城的政策,顾幸运就是这样从广播里听到的。听那意思是,如果上海的家里属于特困情况,本人就可以回去。她和旁边的同伴都互相诧异地看看,不用说,一下子意识到有回去的消息了!

人人都宁愿相信,只要上面开口子,就表示有希望。从这以后,他们没那么多心思干活了,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这些十几年前离开上海的人,毕竟都还年轻,三十出头,整天在田头工地,或是在地窝子、土坯房里跳啊、蹦啊、吵啊、说啊,好像就快要回去了。

那天,周敦福和其他人正在外面挖水渠,通信员往连部送信来了,路过他们旁边就掏出信看看说,谁谁谁,你们有信。有个人手最快,把信拆开一看,马上叫起来:“妈的!上海有好消息了,能顶替父母工作的可以回去啦!”在他们的心底,大概从来也没有放下梦里的石库门和南京路。同时,当十多年的青春抛撒在大漠戈壁,步入而立之年的“上海青年”大多在地窝子、土坯房里结婚生子,早已完成了从城市学生到兵团农工的转变。长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着婚姻嫁娶,养儿育女,忙着添置家什用具。而这个时候,外面的世界正发生着超出他们想象的剧变。

七十年代后期,高考全面恢复,思想解放正在萌发,改革开放已经启动,给彷徨中的知青带来强烈冲击。上山下乡运动积重难返,长年远离家乡的知青正在出现倒流回城、上访请愿。返城风潮从边疆、乡村波及各地的大中小城市。

与早年从内地迁到新疆的老职工相比,上海支边青年虽然也已经在兵团安家,但是难以完全安心。漫长的岁月与遥远的距离,并未真正削弱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回城渴望。当那些六十年代末插队的弟妹们纷纷返城的时候,他们这些当初知青的先锋,再一次面临着人生选择的路口。

全国知青的所谓“胜利大逃亡”,是从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触发的,代表人物丁惠民,也是一位来自上海的知青。1978年9月,他冒着极大风险,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信,历数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和对生活的无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原籍。10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通知》。据说当时的一个背景是,邓小平委托一位分管的副总理组织调查知青的总体情况。得出的说法是,国家花了二百多个亿,那时的二百多个亿,换来几个不满意:“国家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地方政府和百姓不满意。”

进入1979年以后,这些支边在新疆的上海人从亲友的来信得知,全国都在松动。云南那边是疾风暴雨式,一下子争取了三个月,把问题解决了。新疆这边的上海支边青年也免不了要着急起来,心想怎么就把我们给忘了?在他们中间有一种说法,当年他们被动员出来支边的时候,没有父母当大官的,不是普通市民就是家庭出身不好的。但后来上山下乡的知青呢,父母当官的不少,因为在“文革”初期作为当权派给打倒,或靠边站了,他们的子女也只好走;到后来,爹妈平反的平反、解放的解放,又坐回到位子上,就赶紧把自己的孩子往怀里搂。

中央在解决云南知青问题的时候,有相关干部提出,应当一并考虑新疆的上海支边青年。但是从上海至新疆的列车搜集反映上去的信息是,他们每次探家都大包小包地往新疆运东西,可见已经很安心了,所以不必急于给他们解决。

1979年春节前的一天傍晚,南疆阿克苏农一师十四团的欧阳琏,从收音机里听到云南发起知青返城并取得成功的消息。当时他们正在排长家里,六个上海人坐在一起聊天,收音机开着,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新闻和报纸摘要”,里面提到云南的事情。听完以后都没有走,谈到很晚,发发议论,后来忽然提出来,我们干脆也集体请愿吧,一拍即合。于是写了张海报:“定于正月初五星期天上午,在团部商店门外,举行上海支边知识青年聚会,商讨相关事宜。欢迎积极参加。”

这个消息一下子在整个团场传开了。到了那天,骑自行车的,坐毛驴车、牛车的,走路的,农场的上海青年能到的都到了,有的连队快要走空了。聚会的时候都站在那里,主要的话题就是讲云南知青、黑龙江知青能回去,我们在新疆的为什么不能回去?我们也要自己争取。

P24-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库(140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立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16415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4257017
中图分类号 I217.6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