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抟传说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陈抟老祖”的故事在安徽、河南、陕西、湖北、四川、山东、河北七个省的广大地区广为传颂,情节生动,朴实自然,从中可以看出陈抟实践了老、庄的道德观,为人排忧解难,拯救人的沦丧,给失意者心灵安慰,显示了陈抟普度众生的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哲理,属于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修功军编写这本《陈抟传说故事》的宗旨在于弘扬传统道德和精神文明,以启迪世人,为民立德,增进社会和谐。可谓:佳话、史话、仙话,话中含哲理;故事、轶事、趣事,事里有道德。

内容推荐

修功军编著的这本《陈抟传说故事》收录了62个陈抟老祖的传说故事,归纳分为4篇即4个组成部分:

佳话篇:陈抟家乡传佳话。是在亳州民间搜集整理的部分传闻轶事,多属于口头传说。

仙话篇:仙话善恶省众生。是陈抟隐居得道或仙逝之后的仙话故事,多属于道教的奇文趣事,为下层民众所奉行。

史话篇:谈史论道话至尊。陈抟“四辞朝命”等多属于道教史话,也含有演义成分。

观相篇:观相识人显神通。多属于相术传奇故事。

目录

开篇

佳话篇——陈抟家乡传佳话

 一 十里荷花出陈抟

 二 陈抟缘何叫“希熬”

 三 仙女赐乳点慧根

 四 神童听书动师情

 五 少学庄周志图南

 六 道德中宫行道德

 七 挖河灌溉解旱灾

 八 除恶务尽平民愤

 九 望诊知病定死日

 十 赠钱送药医孝子

 十一 发明酿造“希熬酒”

 十二 对症下药治瘟病

 十三 以身相许报恩德

 十四 访道途中对绝对

 十五 探亲尽孝济贫民

 十六 华山归来故乡情

 十七 “非仙即帝”一梦中

 十八 陈彭二祖谁寿长

仙话篇——仙话善恶省众生

 十九 诬蔑孝媳吐血沫

 二十 泼妇变成贤良女

 二十一 假药骗人病折磨

 二十二 求龙行雨而救龙

 二十三 下界画符救岳飞

 二十四 县官癔病设阴曹

 二十五 石弓卧迹睡仙留

 二十六 陈仙桥畔上天梯

 二十七 打柴遇仙而成仙

 二十八 陈抟老祖在里边

 二十九 天门洞中喊睡仙

 三十四 仙赋诗笑白云

 三十一 听经神授蛰龙法

 三十二 游蜀学炼锁鼻术

 三十三 高卧华山成睡仙

 三十四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三十五 赢得华山不纳粮

 三十六 陈抟长安会二主

 三十七 志同道合两仙翁

史话篇——谈史论道话至尊

 三十八 一辞朝命:唐明宗求贤赐美女

 三十九 二辞朝命:周世宗慕道得隐语

 四十三 辞朝命:宋太祖累诏不至

 四十一 四辞朝命:太宗两诏被谢绝

 四十二 太宗三诏方赴阙

 四十三 运筹宫中决胜负

 四十四 遗书引发教训深

 四十五 原来神仙也清苦

 四十六 夜半母病令沆归

 四十七 诗情道意入逍遥

 四十八 书法天下人观止

 四十九 稀世珍宝至人竹

 五十 剽窃《化书》现丑行

 五十一 预知仙逝张超谷

 五十二 陈抟易图传三丰

观相篇——观相识人显神通

 五十三 师事高僧学相术

 五十四 两个天子一肩挑

 五十五 一生命运诗中藏

 五十六 “神相”相人皆应验

 五十七 日后必为贵妇人

 五十八 遥知帝王立嗣心

 五十九 观其外而知其内

 六十 解难赠药救清官

 六十一 预知明日有客来

 六十二 二位公子非奴仆

附录

 附录一 《宋史·陈抟传》

 附录二 相术宗师数陈抟

 附录三 震岳宫夜梦希夷

后记

试读章节

十四 访道途中对绝对

陈抟从家乡亳州出发,沿涡水东进,寻仙访道,途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一日傍晚,来到某个集镇,找个饭店吃过饭,因天晚,找不到旅店,见几个人在街旁月光下聊天,陈抟上前施礼说:“请问此地旅店已住满了人,哪里还能借宿一晚?”

有人说:“这集西边有个大院,院内有暄床暖铺,怕你不敢去住。这院里原来住着一位王员外,他有个千金小姐是位才女,因写一联绝对,自己对不上下联,忧郁成疾而死。她死得可惜,死后阴魂不散,每逢夜深人静时,院内闹鬼,一遇月黑头,阴雨天时闹得更凶。”

有人问道:“府上何处?”陈抟答:“家住亳州,姓陈。”“听说亳州有位才子,名叫陈抟,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云诗答对,出口成章,很有名气,如果遇到陈抟,她就不会死。全家都搬走了,就留下一位老家院和几位院工看着大门在街里住着。小姐已死将近两年了,你若敢去,我可以找老家院开门。”陈抟说:天大地大道大,一小鬼宅,有何不敢,愿借宿一晚。原来,刚才说话的这位就是当地里正,遂找来老家院,买上蜡烛灯笼,开门让陈抟进了大院。老家院说:“请客人在此稍候,我等进房打扫房间,整理床铺。”

陈抟说:“我就坐在小姐书房,观看有何动静。”月明如素,微风徐来,花影浮动,夜深人静,有些深秋的凉意,老家院等人打扫好书房,点燃了蜡烛,门楣上挂好两个纱灯,告辞,锁住大门而去。陈抟走进书房,观见书房内放满了书籍,书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显得格外幽雅。陈抟刚落座片刻,忽听镇上传来二更二点的更鼓声。这时,飘然走进了一位小姐,面带微笑,端庄秀丽,下拜说:“我深夜拜访,多有不便,我已知你是亳州陈抟,当代才子,颇有诗名,我有一事相求,请公子赐教。”陈抟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小姐说:“前年八月中秋,我在此院中观赏明月,写出了一副绝对,因对不出下联,冥思苦想,郁闷成疾,离开了人世,来到阴间,请帮我对出下联。”陈抟恭敬地说:“请小姐说出上联。”小姐说:“月明、月明、月月明、月明月皎洁!”陈抟说:“请小姐且退,待我思对下联。”

陈抟在书房迈着八字步,念着上联,反复构思,踱来踱去,不觉传来三更三点的更鼓声,小姐二次走进书房说:“请问公子对上下联否?”陈抟歉意地说:“尚未对上,请小姐容我四更。”小姐三分不悦,站立许久,似人似鬼,无奈地离开书房,陈抟开始紧张,越急越对不上来,镇上又传四更的更鼓声,院中一阵阴风刮来,纱灯摇晃,吹灭纱灯中一支蜡烛,只见小姐披头散发,阴森可怖,书案上的蜡烛,晕而不明,她厉声说:“人说你有奇才,我看你徒有虚名,你玷污了我的书房,岂能善罢甘休。”

陈抟出了一身冷汗,急中生智,突然想出下联说:“小姐息怒,我已对上下联。”陈抟高吟:“更鼓、更鼓、更更鼓、更鼓更夜长!”案上的蜡烛晕而复明,小姐渐渐变成生前的面容,现出自然的俊美:“请公子见谅,恕我无礼,来世再报你的恩德。”说完,走出书房,化成清风消失在庭院中。天刚明,老家院开大门面见陈抟说:“一夜情景如何?”陈抟所答非所问:“请转告老员外,院中从今往后永不会再闹鬼,还他一所平安家宅。告辞!”老家院忙说:“请问公子家住何处,尊姓大名?”陈抟拱手答日:“亳州陈抟是也。”遂离开小镇奔向东北,朝山而去。

P44-47

序言

高道陈抟是一位哲学家、易学家、自然科学家、养生学家、相术大师和诗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是继老子、庄子之后的道教至尊,世称陈抟老祖。

陈抟,公元871年生于安德亳州城南十二华里陈庄,他生活在唐末、五代、宋初时期,在家乡亳州度过了前半生。其时,老庄思想和学说盛行于亳州境内涡水流域,亳州成为道教圣地及活动的中心,素有“仙乡”之称。陈抟深受感染和熏陶,读《老子》、《庄子》,演《周易》,手不释卷。他博学多能,文才出众,颇有诗名和社会地位,为世人所敬重。当时流传着这样几句民谣:“有困难,找陈抟,找到陈抟能解难。”陈抟在家乡的业绩,宛如夜空中的流星,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陈抟撰写了《指玄篇》、《三峰玉言》、《人伦冈鉴》等十多本书,创绘易图21种,作诗六百余首。

陈抟老祖的学术思想对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涉及安徽、河南、陕西、湖北、四川、山东、河北七个省的广大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Ⅱ向。至今在亳州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陈抟的传说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笔者深入亳州城乡广为搜集素材,又到安徽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遍览宋代以来的道学文化书籍、刊物中有关陈抟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写出62个陈抟老祖的传说故事,归纳分为4篇即4个组成部分:

佳话篇:陈抟家乡传佳话。是在亳州民间搜集整理的部分传闻轶事,多属于口头传说。

仙话篇:仙话善恶省众生。是陈抟隐居得道或仙逝之后的仙话故事,多属于道教的奇文趣事,为下层民众所奉行。

史话篇:谈史论道话至尊。陈抟“四辞朝命”等多属于道教史话,也含有演义成分。

观相篇:观相识人显神通。多属于相术传奇故事。

陈抟的故事在广大民众中广为传颂,内容丰富多彩,有叙事的、有警示的、有劝慰的,情节生动,朴实自然,从中可以看出陈抟实践了老、庄的道德观,成为道德的楷模,为人排忧解难,指路迷津,拯救人的沦丧,进行心灵安慰,从而得到精神寄托,引人向上,指出一条正路,劝善惩恶,行善积德。总之,显示了陈抟普度众生的高尚情操。

佳话、史话、仙话,话中含哲理。

故事、轶事、趣事,事里有道德。

陈抟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哲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属于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编写这本故事书的宗旨在于优化道学文化,弘扬传统道德和精神文明,以启迪世人,净化心灵,为民立德,和谐社会,为民致富,增加精神食粮。

笔者受文化水平所限,文中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予以赐教。

修功军

2014年夏于亳州

后记

岁过耄耋享天年,喜逢盛世志弥坚;

鹤发童心不知老,聚神伏案写陈抟。

在我童年时代,常听老人讲陈抟的故事。陈抟隐居华山,得道成仙,能掐会算,未卜先知,为人排忧解难,行善惩恶,故事生动感人。我曾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陈抟观(庙)参拜,虔诚地跪在陈祖像前祷告。这些场景迄今仍历历在目。

我从亳州市委宣传部退居二线后,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少年时代许下的学习研究陈抟的夙愿再度萌发。遂撰写了《陈抟老祖》一书,2007年9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我没有就此止步,不顾82岁高龄,遍访陈抟遗迹,开始采写陈抟的传说故事。我感到,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没有同步发展,出现了道德滑坡、伦理观念淡薄等诸多不良社会现象。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养分,恰能医治这种社会病。陈抟传说故事中就蕴涵着公正、诚信、友善等许多积极的精神元素。这些精神元素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讲述陈抟传说故事中,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润人心扉,是本书最大的初衷。

本书编撰,受到了安徽省亳州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文化旅游局怀颖局长、王占峰副局长、黄伟科长更是给予了特别的关心支持,人民出版社编辑朱云河同志为本书编校不辞辛劳,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修功军

2014年夏于亳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抟传说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修功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39128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4206740
中图分类号 B959.92-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