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清相国
内容
编辑推荐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王跃文以历史写官场之力作,为我们讲述大清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宦海沉浮。

内容推荐

他青年得志,二十一岁高中进士、钦点翰林;他是一代雄主康熙的帝师,身处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高位,受臣民景仰、朝廷倚重;他官声清肃、政绩斐然,为国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宦海沉浮五十余年,君王如虎、同僚似狼,他渐渐参透从政之道、为官之术,终于功德圆满,成大清一代名相。

试读章节

顺治十四年秋月,太原城里比平常热闹。丁酉乡试刚过,读书人多没回家,守在城里眼巴巴儿等着发榜。圣贤书统统抛却脑后了,好好儿自在几日。歌楼、酒肆、茶坊,尽是读书人,仙裾羽扇,风流倜傥。要么就去拜晋祠、登龙山,寻僧访道,诗酒唱和,好不快活。

文庙正门外往东半里地儿,有家青云客栈,里头住着位读书人,唤作陈敬,山西泽州人氏,年方二十。只有他很少出门,喜欢待在客栈后庭,终日读书抚琴,自个儿消闲。他那把仲尼琴是终日不离手的。后庭有棵古槐,树高干云。每日清晨,家佣大顺不管别的,先抱出仲尼琴,放在古槐下的石桌上。陈敬却已梳洗停当,正在庭中朗声读书。掌柜的起得早,他先是听得陈敬读书,过会儿就听到琴声了。他好生好奇,别人出了秋闱,好比驴子卸了磨,早四处打滚去了。那外头喝酒的、斗鸡的、逛窑子的,哪里少得了读书人!只有这位陈公子,天天待在客栈,不是子曰诗云,就是高山流水。

大顺不过十三岁,毕竟玩性大。每日吃过早饭,见少爷开始读书抚琴,就溜出去闲逛。他总好往人多的地方凑,哪里斗鸡,哪里说书,哪里吵架,他都要钻进去看看。玩着玩着就忘了时光,突然想着天不早了,才飞跑着回客栈去。大顺见少爷并没有生气的意思,就把听到的见到的都说来听。

这日大顺出门没多久,飞快地跑了回来,顾不得规矩,高声叫喊道:“少爷,中了中了,您中了!”

陈敬琴声戛然而止,回头问道:“第几名?”

大顺摸摸脑袋,说:“几名?我没数。”

陈敬“呼”地站了起来,“没数?肯定就不是第一了!”

大顺说:“少爷,能中举人就了不起了啊,哪能都中第一名!”

陈敬复又坐下,低头良久。他想自己顺治八年应童子试,考入潞安州学,中的可是第一名。那年陈敬才十四岁。他是同父亲一起赴考,父亲却落了榜。他自小是父亲发的蒙,考起试来竟然父不如子。父亲虽觉脸上无光,却总喜欢把这事儿当段佳话同人说起。不几年,陈敬的名字便传遍三晋,士林皆知。

大顺就像自己做错了事,不敢多说,一边儿垂手站着。大顺十岁那年就跟着少爷了,知道少爷不爱多话,也看不出他的脾气。可大顺就是怕他,说话办事甚是小心。陈敬突然起身往外走,也不吩咐半句。大顺连忙把古琴送进客房,出门追上陈敬,低头跟在后面。

文庙外的八字墙上,正是贴榜处,围了好多人,闹哄哄的。榜下站着两个带刀兵丁,面呆眼直,像两尊泥菩萨。陈敬走上前去,听几个落榜士子正发牢骚,说是考官收了银子,酒囊饭袋都中举了,孔庙变成了财神庙。几个读书人撸袖挥拳,嚷着要见考官。陈敬并不认得他们,就顾不得打招呼,只从头到尾寻找自己的名字。他终于看见自己的名字了,排在第二十八位。抬眼再看看榜首,头名解元名叫朱锡贵,便故意说道:“朱锡贵?我可是久仰他的大名了!”

P1-2

序言

曾有人质疑这部小说的史实,认为它不算严谨的历史小说。写这部小说之前,我是认真读了相关史料的。可我从来就不知道历史小说中,历史与小说该如何配方,史实应占几成,虚构只准几成。小说是需要故事、现场和细节的,只能去虚构。司马迁《史记》中的本纪和列传,处处可见虚构,与其说是史书,不如说是小说。史书可以像小说,那么历史小说呢?历史小说不必还原历史,也是无法还原历史的。

康熙朝名臣辈出,但宦海风高,沉浮难料。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备受尊荣却被斥退回藉。满朝勋功少有善终者,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陈廷敬却驰骋官场五十多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晚年乞归之后仍被召回,七十三岁老死相位。

小说初版时,我写过几句话: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陈廷敬曾被康熙皇帝赞为完人,但我并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人。不过世人好为尊者讳,隐恶扬善又是古风,陈廷敬即便真有瑕疵,也无史料可供探觅。我们的祖宗并没有那么好,祖宗的家国也并没有那么好。可面对现世红尘,人很容易沉溺于古往。

古人评价历史人物,多流行朴素的民间思维,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恶。中国古典小说就惯用这种民间思维,刻画人物多走极端,曹操大奸,诸葛大智,张飞大勇,关羽大义。我写所谓的历史小说,不自觉地就落了这个窠臼。我其实是自愿陷入这种古典审美范式的,与其说是写了历史上真实的陈廷敬,不如说我希望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物。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真的那么好吗?夫子知道周朝真实的景象吗?我看未必。文献和传说会把前人美化,后人也靠追忆前人而寄托现实抱负。中国古今的读书人,多患有这种历史依赖症。当然,不能完全说是读书人史识蒙昧,更多的缘故应是活生生的现实叫人无奈。知道历史未必那么美好,但仍要从古人那里寻求救赎。历史小说如此,史学亦是如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清相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跃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8496
开本 16开
页数 4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