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国美术学院新成立的艺术人文学院的第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考古与艺术史旳交汇”中选录了19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一、金石学的现代意义;二、卷轴、古墓与文献;三、物质文化、博物馆与艺术史学新走向;四、考古新发现与近三十年中国美术史研究。
| 图书 | 考古与艺术史旳交汇(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中国美术学院新成立的艺术人文学院的第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考古与艺术史旳交汇”中选录了19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一、金石学的现代意义;二、卷轴、古墓与文献;三、物质文化、博物馆与艺术史学新走向;四、考古新发现与近三十年中国美术史研究。 目录 序一 归返和等待 在“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序二 考古学与艺术史——两个“共生”的学科 岗山:佛陀说法之山 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一个由佛名构成的宇宙世界 武氏祠辩论中的一些问题 漫话中国古代雕塑 关于中国早期雕刻传统的思考——考古艺术史笔记 《女史箴图卷》在19世纪的流传——一个假说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霍去病墓”的再思 贺西林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 凌家滩长方形玉版“式图”探微 东南兴会寄蒲墩——《蒲墩倡和诗画卷》小考 释“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中国画学域外传播考略 日本当代中国书法史研究综述 金代国家级艺术工程钩沉 新美术史学视野下是否还需要文献研究? 制度化宗教下对“工匠”制作技术与风格的影响——以敦煌遗画为例 从“装堂花”到“折枝花”——考古材料所见晚唐花鸟画的转型 魂兮归来谷物盈仓——论吴晋越窑谷仓的文化功能及其消失 书籍之为艺术——赵孟頫的藏书与《汲黯传》 跋 范景中 本书作者简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考古与艺术史旳交汇(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范景中//郑岩//孔令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3841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80 |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60 |
| 宽 | 186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