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三十二篇论文,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古籍及历史。本书开篇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研究与发展。然后介绍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典籍的内容和价值,这些论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科学,分析深入,观点新颖,具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 图书 |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4)(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三十二篇论文,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古籍及历史。本书开篇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研究与发展。然后介绍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典籍的内容和价值,这些论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科学,分析深入,观点新颖,具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目录 一、论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研究与发展 二、史诗研究与古籍整理 三、回鹘文文献研究现状及发展设想 四、口传文学对裕固族历史的传承与补正二例 五、广州回族的来源 六、维吾尔族古籍漫谈 七、维吾尔族谚语刍议 八、移木成林的云南回族阿中文古籍 九、《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蒙古族历史文化的荟萃与见证 十、满文月折包内漠南蒙古地区史料及其研究价值 十一、满族传统说部艺术——“乌勒本”研考 十二、清代蒙古族科举考略 十三、关于《青史》的几个问题 十四、蒙古《格斯尔》的流传情况与搜集、整理、翻译、研究概述 十五、藏文古籍《智者喜宴》中的蒙藏关系史料剖析 …… 试读章节 一、保护、研究和发展少数民族古籍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弦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充分地认识做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性。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4)(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晋有等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9218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0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25 |
| 出版时间 | 2001-04-01 |
| 首版时间 | 2001-04-01 |
| 印刷时间 | 2001-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5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
| 宽 |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3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