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批判方式:愤怒与忧伤
第二章
说理方式:假借与假设
第三章
论证浅说:理由与原因
第四章
谬误分析:清晰与相关
第五章
谬误分析:一致与充分
参考文献
| 图书 | 如何进行批判--孟子的愤怒与苏格拉底的忧伤/批判性思维丛书 |
| 内容 | 目录 第一章 批判方式:愤怒与忧伤 第二章 说理方式:假借与假设 第三章 论证浅说:理由与原因 第四章 谬误分析:清晰与相关 第五章 谬误分析:一致与充分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由谷振诣著的《如何进行批判——孟子的愤怒与苏格拉底的忧伤》反思了我国传统的批判方式和说理方式,通过比较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批判方式,试图将苏格拉底的合作式批判方式融入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中。批判性思维是改造和优化我们的批判方式和说理方式的一剂良药,它不但能减少批判、说理、反思等思维活动中的缺陷,也能帮助我们改变积习已久的情绪化、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化、泛道德化、厌恶论证、喜欢捧与骂、无视正义和良知、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思维恶习。 编辑推荐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在SAT、GRE考试、MBA的入学考试,甚至公务员考试中,批判性思维都是重点测试的素质。近年,我国高校也开始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由谷振诣著的《如何进行批判——孟子的愤怒与苏格拉底的忧伤》为国家精品视频课程《理性精神与批判性思维》配套用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如何进行批判--孟子的愤怒与苏格拉底的忧伤/批判性思维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谷振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767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58 |
| CIP核字 | 2017161947 |
| 中图分类号 | B8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0 |
| 宽 | 169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