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内容
编辑推荐

6个月100家企业面试,0基础0人脉进入一线互联网公司,找到满意的工作短期迅速升职市场经理,总结出独门求职定位秘籍,帮你找到合适你的工作。

知名作家祝小兔,艾明雅,古典联合推荐,前凤凰科技主编师北宸联合推荐。

你还在为职业烦恼,为方向迷茫?深受90后喜爱的职场作家七芊用她的独门秘籍告诉你如何精准自我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让你摆脱颓靡,变成更好的自己!”

知名的哲学大师福柯说过:职业是人一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社会的根基。这本《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鸡汤很少,更多的是一个在北京打拼的女孩,看到的真实的社会、真实的职场。她融入了很多她本人的实践教训,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作者的解析犀利而有趣,让人能不由自主地跟上她的节奏,思考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内容推荐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一书总结了作者七芊毕业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所做所得,以年轻人的视角,阐述了年轻人的职场问题。《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一书里讲述了从事各种行业的年轻人的社会经历、面临的危机等。作者七芊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里,不断地总结问题,不断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希望给迷茫无助的职场新人提供一些帮助。"

目录

Chapter 1 人生总要走些心满意足的弯路

 年轻总要走些心满意足的弯路

 毕业那年,我拿了23个offer

 别人可以说你年轻不着急,但你自己却不能这样想

 你是什么水平的人,就进什么水平的公司

 有什么样的面试官,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曾经比你差的人现在比你优秀有什么不可以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你的问题所在,却从不告诉你

 如何利用跳槽,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Chapter 2 残酷的世界要你假装毫不费力

 残酷的世界为什么要你假装毫不费力

 步入社会的你如何重新学习

 职场上最初遇见的人,是否轰炸过你的价值观

 敬业是一个人最好的底气

 你折腾那么久,却不如原地精进的人

 那些创业失败的人,最后去了哪里?

 曾经觉得很厉害的人不过如此而已

 辞职要快,不要在一个岗位上消耗

Chapter 3 生活,总是会给你带来一些小插曲

 为什么你在职场中只有同事,没有朋友

 年轻的你如何优化人脉圈子

 你是总要和朋友闹掰的那种人吗

 如果不联系,再好的朋友也会变成陌生人

 朋友圈分组把我们变成了无聊的人

 做人一定要聊天

 父母培养你对爱情的审美能力有多重要

 没想清楚这些,不要来北京

Chapter 4 成长是要与自己握手言和

 成熟并不是学会孤独,而是学会如何与孤独和解

 你遇到的困难与颜值成正比

 阅读偏好正在禁锢着你的思维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目标

 学习能力差的人走入社会是什么样子?

 学习能力差的人走入社会该如何拯救?

 你的言谈举止告诉别人,你处于0社交状态

 工作异地恋,等待情侣的是不是只有分手

 旧人勿见,旧事勿念

Chapter 5 年轻人要大胆展现自己的才华

 年轻人要大胆展现自己,没有人有义务挖掘你的才华

 “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是“准备得最好”的时候

 有些事不要等想明白之后再去做

 那么有理想的你,究竟输在了哪里?

 你从不缺目标与实力,为什么过得不如庸庸碌碌的人?

 没实力的时候,不要先学别人有气场

 没方法,死撑也是没有用的

 人对自己的标准有多高,日子过得就有多好

Chapter 6 不间断地努力,是你走向成功唯一捷径

 努力就是每天坚持做同一件事

 打破死循环,从改变一件小事做起

 年轻人不想做手艺人,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说谎,骗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高效的人生从不做与理想无关的事

 年轻最大的遗憾:因为害怕,最终什么也没有做

 不要动不动就来个间隔年

 未经规划的美好,不会出现在生活中

 天助自助者,人只能自渡彼岸

试读章节

年轻总要走些心满意足的弯路

你终将会遇到对的人、对的事,只因你犯的错误足够多。

——七芊

朋友毕业后进了联合利华做管培生,方向是渠道推广,用他的话说:始终在做地面活动,一会儿团购,一会儿推广,做得比农民工苦,像个销售小贩。

外企的流程线分明,管理制度等级规格健全,以至于他觉得在短期内升职无望,十分沮丧。他毕业时盲目追求了外在光环,没有对行业加以分析,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对传统快消行业很失望。

朋友本身是北京人,他觉得留在香港太辛苦,就心心念念地要回北京,结果仅一个多月就结束了联合利华的管培生工作。后来一鼓作气,去了一家创业公司,被人用得半死,才看穿这家创业公司的真面目就是捞完就跑,不管员工死活。

后来朋友灰溜溜地回到北京,想从事互联网行业。他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只有一个光环的噱头,在北京工作四处碰壁。内推均以没有工作经验作罢,又对行业内部状况非常不了解,时常不知道如何做选择,也没有认识的前辈可以交流,更多时候是自己焦虑。

那天,我们聊到很晚。我说了很多当初来北京的窘境,以及现在面临的问题。总结起来无外乎:人生总要走些心满意足的弯路才会知道自己价值真正能发挥的领域和职位,始终相信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积累,都是为持续努力的大方向在铺路。总要先站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才能做到顶峰。

理想的人生:名牌大学—名牌专业—上层次的工作—高不可攀的事业—权力和金钱。

真正的人生:哪怕名牌大学—名牌专业—最low(低级的)的工作—坚持或放弃—不停地做选择—在选择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尝试—成功或依然失败。

RS是一家跨国教材公司的简称。我来北京的那段时间,由于错过了校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姑且在这家外企的国际部做了一段时间的外事工作。我负责一些往来邮件的简单翻译、相关文章的撰写,也包括来华留学生的夏令营活动,经常会跑一些国家的大使馆。

办公大厦在王府井东方广场的W3办公区,香港有很多办事处聚集在这里。从大厦出来的人都是一袭白领装束,十分讲究,连卫生间都是烫金印花的洗手盆,同组同事有留学五年以上的留学生、两个美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日本人。

那时候每天上班都很折磨,我和那些留美、留英五六年的人在能力上有相当大的差距,甚至我完全摸不清他们的笑点和泪点,挫败感猛增。

人从毕业到走入社会这个过程中,知道什么东西不适合自己远比知道什么东西适合自己要容易得多。  “尝误”是麦肯锡工作方法中最蠢的一种,但在毫无人脉和经验的情况下,尝误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人无法在当下就确定自己做的选择是否正确和长远。只要你做出这个选择,你就会清晰一步,哪怕只是尝误,都可以为你排除一个错误的选项,让你的未来更加清晰。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一定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内你要给自己犯错误做选择的时间。

毕业后,我就从那家外企辞职了,面试了很多企业,把每个的心得都记下来。慢慢地,我有了行业的概念,有了职位的概念,知道了如何写简历,知道了如何回答HR(人力资源)的问题,如何展现自己的优势。

再后来,我非常感激现在的总监肯让我过来做市场方面的工作。有时候也会责怪自己为什么绕了那么一大圈才站在自己想要的位置上,为什么不能直达,羡慕那些一下子就站在自己梦寐以求位置上的人。

那时候认识了一位写技术帖的作者朋友,我问他:“我很想知道,清华毕业的人都会去哪里工作?”

他讲:“我们一般都会去国企,有点志向的都去当了村干部。”他对很多企业都给予了讲述,他好像对每个企业都很了解,后来我才知道,他也是在当初面试时不断积累经验,也走了不少弯路。

每个人走到今天这步,都是走了无数步才到这里。

这无数步不分多少,不分优劣,哪怕是谁努力十几年就为和谁一起喝咖啡,也是不可耻的。因为阅历这东西,终归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念名牌大学,出国留学,读尽可能多的书,目的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在你走出校园之后,在你回国之后,在周围的人向你传达无限负能量之后,在你面对种种挫败和质疑之后,依然能保持着绝对平和的情绪,去做你想做的事。

P2-5

序言

年轻人的职业痛点:看到了广告却没有看到本质

古典

很多年轻人的职业痛点是,他们并不了解社会,只是看到了职业的表象,他们会误以为某一种工作,光鲜亮丽,钱多活少,可以周游世界。

有的年轻人甚至会以这种表象来判断自己要去找什么样的工作,当然事实是,他们非常失望。接触之后才知道之前所了解的这些内容其实只是职业的广告,而真实的职业,往往脱离不开艰难困苦的事实。

这时候,不少年轻人便会承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之中,他们焦虑、挣扎,不知道该去向何方,产生了深刻的职业发展问题。这种发展问题关乎他们的个人价值、社会身份,长久下去,会衍生出更多心理问题,让他们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能力。

这个社会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年轻人的职场问题,那么企业将无法吸纳优质的人才,各行各业都无法真正地高效运转。如何能促进人才的高效准确的分配,以及人才的自我规划和觉醒,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发展问题。

我创办新精英的时候,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单靠我一个人的能力,只能辐射很小一部分的学生,但是如果我培养出更多的职业规划师,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去服务年轻人,去帮助他们最大化发挥个人价值。

七芊的这本书,以年轻人的视角,阐述了年轻人的职场问题:迷茫,焦虑,选择。有一篇文章我很震惊,名字叫《毕业那年,我拿了23个offer》。读完之后才知道,她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拼命面试了将近百家企业,总结出一套面试、找工作的技巧。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做不喜欢的工作会不开心,我不想凑合自己的生活。”

书里的很多故事,并不是灌输给年轻人怎样的态度,年轻人应该怎样怎样地生活工作,而是融入了很多她本人的实践教训,以女性温柔的视角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我看到的职场是这个样子的,我这样做最后得到了不错的成果,你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

鸡汤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一个在北京打拼的女孩,看到的真实的社会、真实的工作。这个时候她开始知道过去的很多认知是不正确的,在这种焦虑、挣扎中,她不断地在成长,在强迫自己改变;到最后,她在与社会、与工作磨合出默契的态度和行动。在这个过程里,她很善于总结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残酷的世界为什么要你假装毫不费力”“那么有理想的你,为什么过得不如庸庸碌碌的人”,她的解析犀利而有趣,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上了她的节奏,思考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七芊很多次和我讲,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而鸡汤等态度没有办法去帮助年轻人,她说只有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才是纯金的,是由她亲测有效的,这样的文字让她觉得踏实有力量,并且是在做好事。

知名的哲学大师福柯曾经说:职业是人一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社会的根基。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能够妥善地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更加了解这个社会真实的规则。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文娱产业的从业人员写出的书籍,以传媒人士的角度写出了互联网大行业发展下的年轻人面临的职业问题。年轻人的职场之路重要的是心态上的调节和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整体把控,七芊的笔触很敏感,很难得。

——主持人李静

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职业的广告,却没有看到职业的本质,七芊的这本书讲述了年轻人看到职业本质之后的心理的变化,由愤怒到接受,再到改变,这个过程里,很多感悟都很难得。

——知名作家古典

七芊作为一个90后的职场作家,写这方面的内容让我觉得很有趣:很多年轻人可能在写情感,写生活方式,怎么有女生会对职场感兴趣?读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女性的职场视角这么特别,在这样的视角里,我看到了年轻女性对于社会工作的新认识。

——有书CEO雷文涛

真正的职业里总是饱含了匠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我没有看到鸡汤和鸡血,而是满满的对于职业和个人价值的内在上升,无论是逃离职场还是坚持在职场里有所作为,核心含义都是人要有匠人的精神。在这点上,七芊和我的理念是一致的。

——知名作家祝小兔

职场女性惯有思维是强势,但是我见到七芊的时候发现,她是一个温柔务实的女孩子。在职场里,有很多时候我们所以为的职场必胜的性格、套路其实都在职场的外围盘旋;本质的东西还是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核心的技能。七芊的这本书,犀利但不失女性的温柔。

——知名作家艾明雅

七芊具备优秀年轻人的很多典型特质:积极、热情、上进;她同时还具备很多年轻人所不太具备却特别值得同龄人学习的特征: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用上一切能量将之实现。我想无论我是年轻还是年老,我都希望与这样有生命力的伙伴一起前进。

——凤凰科技前主编师北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七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07416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7180535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9: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