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不能不懂朋友圈的话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也可以成为大赢家。你知道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是如何借用互联网思维大获全胜吗?你错过了互联网黄金时期,还要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吗?

让你产品热销、利润翻倍、人气爆棚的黄金思维。你知道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你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王旭亮编著的《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借用六大互联网思维,走好三步路,了解用户真是需求、设计出让用户眼前一亮的产品、在营销中说用户爱听的话。

内容推荐

互联网思维能给传统企业带来什么机遇?它又有什么特点?它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又开创了什么样的新型商业模式?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去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是你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王旭亮编著的《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要着重解答的问题。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互联网思维的6大特点,能让你快速轻松地掌握互联网思维的精髓,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除此之外,《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也会指导你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调查市场需求,如何根据需求设计产品,以及如何针对需求进行精确营销。

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握互联网思维,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最佳战略指导思想。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已经借用互联网思维大获成功,你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目录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席卷全球的第三次消费革命

 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的融汇与打通

 你所不知道的O2O误区

 “快的”与“嘀嘀”的网络红包大战

 “地图”大战:阿里巴巴与百度O2O暗战

 O2O路上的先行者:机票和保险

 线下、线上一体化的新移动互联模式

 水泥+鼠标:百脑汇的自赎之路

 高朋、拉手的O2O战略大突围

第二章 O2O在想什么: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思维

 碎片化思维:三步搞定,少就是多

 粉丝思维:得粉丝者得天下

 焦点思维:专注才能极致

 快速思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一思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大数据思维:准确定位客户,引爆大数据营销

第三章 碎片化思维:化整为零,用碎片服务赢得消费者

 让消费者在碎片时间里主动选择你

 让消费者在一分钟内爱上你

 在碎片时间内与消费者建立起令其心动的对话

 提供令消费者尖叫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渠道覆盖消费者更多的碎片时间

第四章 粉丝思维:品牌需要的是粉丝,而不仅仅是会员

 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用户体验,拉近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兜售参与感,让消费者离不开

 认同,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焦点思维:打造让客户尖叫的产品

 极致,就是超越用户的想象

 需求要抓得准:抓准用户的痛点、痒点、兴奋点

 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

 管理要盯得稳:别让营销输在不懂管理上

 服务要跟得紧:服务是最好的营销

第六章 快速思维:你不“革命”,别人就会“革你的命”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敏捷开发,快速对消费者的需求作出反应

 快速失败,包容失败

 允许不足,允许犯错,在迭代中完善

 自我颠覆:边开枪边瞄准,精益求精

第七章 第一思维:胜者为王,赢家通吃

 消费者心中只有第一名

 打破消费者的思维定势

 准确定位,找到成为第一的路径

 熬过冬天,你就是王

第八章 大数据思维:终结直觉,用数据驱动利润奔跑

 数据,记录消费者生活的轨迹

 抛弃直觉和经验,用数据指引决策

 算一算营销投资回报率

 数据丰富的公司如何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

试读章节

“快的”与“嘀嘀”的网络红包大战

就在去年,关于打车软件“大战”——“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之间的PK被炒得沸沸扬扬,两款软件的争斗在一年当中不停地升级,成功在一堆热点微博之间脱颖而出,成为了消费者津津乐道的小段子。

这种争斗在无形当中,提升了两款软件的知名度,并且在满足刚需的同时,迅速地进行了推广,进而在很短的时间当中,颠覆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两家公司的争斗在开始的时候仅仅围绕着一些奖励政策做文章,后来补贴的金额一涨再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烧钱“战争”。当然,两款软件的市场之争在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不妨将其看作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战争。

“快的打车”背后的靠山是阿里巴巴,所以针对于支付宝付款的优惠政策显然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基于消费者对支付宝的熟悉,这种行为在无形中可以增加该软件消费者的数量。而腾讯所支持的“嘀嘀打车”当然也不甘落后,基于移动支付的政策也随之出台。实际上,“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经历了启动补贴价格战之后,已接连地宣布了其“降温”政策。

长久的烧钱行为,显然是连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巨头也无法支撑的。所以后来“嘀嘀打车”率先作出了表态:“首轮营销活动如期结束,并将乘客使用微信支付打车费的奖励金额降为5元。”也就在这一天,一直都坚持支付宝补贴政策的“快的打车”也迅速地作出了回应:宣称对乘客的奖励10元不变,但是对司机的奖励减少了5元,大城市由以前的15元降到了10元。

本以为这样的一场龙争虎斗就这样拉上了圆满的帷幕,但是随着“嘀嘀打车”突然之间的发烧行为,成功地又挑起了新一轮的斗争。然后两方大打口水战,“嘀嘀打车”的补贴恢复到当初的水准,而“快的打车”则打出了“永远比同行多1元”的补贴的口号,市场一时之间非常的混乱,当然最终的获益者还是消费者。

两款软件之间的争斗,变得愈发的白热化。随后,打出“真火”的两家企业,纷纷地搬出了自己的靠山,“嘀嘀打车”将优惠政策同腾讯的手游结合起来,承诺达到一定条件的消费者可以获赠腾讯游戏当中的用品。这一招显然十分有用,一时之间使得腾讯广大用户成为其拥趸。

而“快的打车”也不甘寂寞,搬出了自己的大靠山阿里巴巴,推出了基于天猫商城的补贴政策,承诺只要乘客用“快的打车”,并且使用支付宝付款累计消费满5次,就能够获赠淘宝天猫平台的退货保障卡一张。受到这一刺激,众多的天猫用户一时之间也是欢呼雀跃。

当然,打车软件的市场之争,如今可谓已经是硝烟弥漫,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快的”、“嘀嘀”两家打车软件围绕着市场份额之争仍将会持续。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3年度第4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分别以46.7%、43.6%的市场份额,奠定了打车APP市场的“两强”独大的格局。

两款软件之所以如此有底气地发动烧钱战争,都源于其背后强大的支持者——腾讯和阿里巴巴,而掩藏在这场争斗背后的,就是两大巨头对于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战。

根据一项数据显示,“嘀嘀打车”曾经在B轮融资当中获得腾讯投资。随后“快的打车”也完成由阿里巴巴领头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而阿里巴巴当时还称会再投资近亿美元。接着,“嘀嘀打车”则宣布支持通过微信叫车和支付,同时还获得了腾讯等高达1亿美元的C轮投资。

显然,这种通过“烧钱”的争斗是不可能持久的,而沉淀下来之后,思考如何盈利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对此,“快的打车”COO赵东曾经公开表示,当今的目标仍然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产品,从而培育市场,抢占市场,激励消费者。

与众多的电商企业相同,打车软件首先需要做的也是培育市场。值得高兴的是,这个行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刚需,也就是消费者想要尽快坐上车这种需求。所以通过“烧钱”等手段,极大地加快了消费者适应的时间,改变了消费者打车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之后的一切流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而对于打车软件如何盈利,除了固定地从消费者打车交易中抽取份额外,还可以通过植入广告收取广告费用。当然,目前国内的环境还不够成熟,在国外,这个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比如美国打车应用软件Uber,会在情人节的时候,在出租车上卖玫瑰或者是周边产品,利用出租车来发展市内快递等。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其实这样也并没有什么不好,”这两家企业在竞争的同时所形成的的这种竞争效应,能够将消费者的目光更快地集中过来,达到品牌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并且在传播品牌的同时,将市场做大。

P23-25

序言

2014年6月27日凌晨,国内电商巨鳄阿里巴巴选择纽约证券交易所作为赴美上市的交易所,为其IPO之旅提前预热。这则消息一出,全球轰动。在全球互联网大发展的趋势下,阿里巴巴的上市事件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光环之下,马云这样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能够幸运地生存下来,而且比当年活得还要好,需要感谢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信息化大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商务日渐普及、信息交互越来越便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传统商业环节中生产者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渐消失,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日渐凸显。

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都成了商家的必争之地。有专业人士曾经预测:在未来,最残酷的竞争不是发生在现实中,而是会发生在终端!

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市场环境,让遭受移动互联网冲击的传统企业步履维艰。机票、打车、保险、电子商城、地产、百货、地图、影音娱乐、培训、餐饮……各行各业都在紧紧追逐移动互联网的脚步,积极谋求商业转型,以期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汹涌来袭之时能够站稳脚跟,从逐步壮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分得一块蛋糕。

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曾说,要更换新东方的基因,以实现拥抱互联网、转型升级的目的。如果更换基因这个坎儿过不去,基本上就是死。不是增长不增长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当然,更换基因、重新构建思维模式的过程非常痛苦,但企业必须这样做。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人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谋求020转型的关键时刻,你不改变,时代就会遗弃你,别人就会超越你、取代你。

或许正是因为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万达、苏宁、国美、康佳等国内老牌的传统企业,纷纷触电互联网,抓紧自己在020的布局,其中万达的转型之势尤为突出。

为了成功转型,万达掌舵人王健林可谓想尽了办法,先是花费巨资请来专业电商人士把关,后来干脆将自己的IT系统的CIO朱战备派上阵去。几经折腾,万达最终建立起了它的“大会员”体系。所谓“大会员”,就是会员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万达酒店、万达广场、万达文化园区内享受会员级别的待遇,这种待遇在万达广场的所有门店都是可以通用的。消费者在万达旗下任何一个商家进行消费都能获得积分,并且所获积分也是可以通用的,能够在万达广场3万家商户中抵用。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家万达广场成为了“大会员”的试点。一旦试点成功,万达将会把大会员计划推广到全国的万达广场。

当这些会员形成规模之后,万达就可以成功利用会员体系玩转“大数据”了。

在国内,很多传统企业也同万达一样迫切想要转型,但却迟迟将转型停留在口头上,仅仅是想一想,并没有拿出任何实际行动。为什么传统企业进行商业转型如此艰难?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其一,改变积习已久的惯性思维非常困难;其二,就算意识到了时代的改变,但行动能力滞后,行为的改变很难跟上思维转换的速度;其三,就算领导者成功转换了思维,如何带动团队和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现在,答案来了,《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对你在转型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惑给予了最到位的指导,对你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最有力的解决方案。读懂这本书,你就可以轻松掌握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最终运用这些思维化险为夷,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75193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2014259456
中图分类号 TP393.4-4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