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著的《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对当前中国画创作写意精神缺失的忧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写意画家石鲁为研究对象,首次把石鲁绘画中的“写意”作为学术论题专门进行研究。本文应用社会学的方法,还原历史情境,对石鲁绘画作品做出了客观的诠释,并提出了“用笔墨形容物象”“横鳞竖勒与涩势之法”“以色当墨法”等论说,从而阐释了一个将“写”与“意”完美融合的大写意者。
| 图书 | 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华著的《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对当前中国画创作写意精神缺失的忧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写意画家石鲁为研究对象,首次把石鲁绘画中的“写意”作为学术论题专门进行研究。本文应用社会学的方法,还原历史情境,对石鲁绘画作品做出了客观的诠释,并提出了“用笔墨形容物象”“横鳞竖勒与涩势之法”“以色当墨法”等论说,从而阐释了一个将“写”与“意”完美融合的大写意者。 内容推荐 徐华著的《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所论主旨为“从写实到写意:石鲁绘画研究”。石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最具大写意精神的艺术家之一。针对当前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严重缺失,研究石鲁绘画对当前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中梳理了石鲁的艺术人生的全部过程。石鲁经历了新中国从开创、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石鲁三个阶段的绘画作品及绘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早期的“以形写神”的写实阶段,中期的“以神造型”的写意阶段,后期的“得意忘形”的大写意阶段。本文通过对石鲁大写意绘画的梳理得出如下总结:一、“以意命笔”是石鲁大写意绘画思想的核心;二、石鲁个性化的“写意语言”,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新样式和新典范。 本文从绘画功能、审美角度出发,以书法学、美术史学、图像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支撑,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石鲁大写意绘画理论及其作品内涵,旨在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启迪中国画健康发展。石鲁是一个典型性的画家,他是一个创造型、思想型的画家,是一个天才型的画家,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写意者。因此,对石鲁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绘画精神的梳理,更是对近现代中国画中“写意”精神失落的一次检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关于“写意”的检讨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 第一章 以形写神:石鲁绘画的写实阶段(1959年前) 第一节 东方美专:石鲁艺术萌芽期(1936年前) 第二节 延安木刻:革命需要与艺术追求(1939-1949) 第三节 石鲁中国画创作高峰到来的前奏(1950-1959) 小结 第二章 以神造型:石鲁绘画的写意阶段(1959-1964) 第一节 石鲁写意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立意:生活与艺术 二、立我:“物”与“我” 三、超我:艺术与“我” 第二节 写意造境——从《转战陕北》《东方欲晓》到《东渡图》 一、关于《转战陕北》(1959年) 二、《高原放牧》与《延河饮马》(1960年) 三、 《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 (1961年) 四、《家家都在花丛中》(1962年) 五、《东渡图》(1964年) 小结 第三章 得意忘形:石鲁绘画的大写意阶段(1965-1982) 第一节 石鲁艺术观念的强化与变化 第二节 佯狂与绝望:文化风暴下的石鲁 第三节 旧画与新作:石鲁改旧作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抒愤与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蜕变 小结 第四章 风格与人格——石鲁大写意绘画研究 第一节 传承写意 一、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的根源 二、 中国画的写意渊源 第二节 写意风格 一、以意命笔 二、写意语言 小结 第五章 传承与拓进:石鲁绘画写意精神的影响 第一节 石鲁在长安画坛中的精神感召 一、石鲁与“长安画派” 二、石鲁对长安画坛的影响 第二节 石鲁绘画写意精神对今代画坛的影响及价值 一、争论与影响 二、石鲁大写意绘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三、石鲁绘画思想的贡献与启示 第三节 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石鲁与他的时代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56130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6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8 |
| CIP核字 | 2014123728 |
| 中图分类号 | J2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31 |
| 宽 | 157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