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古密码(典藏版)
内容
试读章节

熟悉江河的人总爱把历史比做一条长长的河,而眷恋草原的我却喜欢把它当做绵延弯曲的漫漫长路。放眼望去,它那伸向岁月深处的一端总是隐没在雾霭之中,不禁使人浮想联翩,思绪满怀……

蒙古人的历史就是这样,越往岁月的深处,越是雾霭浓浓。这不是岁月的过错,是记录缺失的无奈。

随着蒙古民族早期祖先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身份、地位的明确,也随着他们在蒙古民族心目中的形象特征的显现,我们不得不触及更为复杂的一个话题。那就是:他们来自哪里?他们的祖先又是谁?一句话,他们是从哪里起源的?

是的,孛儿帖赤那他们那先于史乘的祖先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有趣而又复杂,使史学家们执着探寻不已。面对岁月茫茫的远古,面对印迹全无的空旷,惯以文献说话的学者们终于不惜代价地提出了关于蒙古民族族源的种种推断。

一些学者认为,蒙古人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也就是说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他们是由古代匈奴演化而来的蒙古人祖。其理由有二:一是“古匈奴语言上通例,与今蒙古语言之通则不相违背”;二是“匈奴与蒙古住地相同”。故认为:匈奴是蒙古人古时族名。也许,这一说法线条简捷,易于流传,蒙古诗人们也曾津津乐道地写过“自那匈奴古时祖先居住的地方,是我众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故乡”的美丽诗句。

另一些学者认为,蒙古人源自突厥。中国南宋时期一个叫赵珙的人写有一部《蒙鞑备录》的著作,其中他写下了“被称为鞑靼的‘蒙古’出于沙陀别种,故于历代无闻焉。其种有三:日黑、日白、日生”的文字。因“沙陀”系突厥,所以就有了“蒙古之先出于突厥”的说法。更为蹊跷的是,突厥传说中有人狼交配的记载,而《元朝秘史》中又有误译而出的“狼鹿相配生人”的记录,因而使这一说法拥有了天然合一的印证。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蒙古与吐蕃同源。也就是说,诚信佛祖的蒙古人原本就是与印度、西藏的天国信民同源一家。有一本很为著名的著作,学者们认为约成书于明朝末年,书名叫《蒙古黄金史纲》。不知作者为谁的这本著作记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吐蕃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博罗出,次子叫锡巴罟持,幼子叫孛儿帖赤那。由于内部失和,孛儿帖赤那北渡腾吉思海,至浙忒的地方,娶了一个叫作豁埃马阑勒的处女为妻,在浙忒地方定居下来,是为蒙古部落。”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族源链条啊!有了这样的链条,曾为萨满信徒的蒙古人信奉起佛教来不就回归本真了吗?!

又有一些学者认为,蒙古源于东胡。学者们坦言,东胡是中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约在公元前3世纪与大名鼎鼎的匈奴同时兴起于北方大地,后被匈奴击破,部众逃散,其中主要的两支分别逃到了乌桓山和鲜卑山,从此后便以乌桓、鲜卑的族称出现在史册。与此同时,这个叫东胡的败者之族的旧称便从史书上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败逃到鲜卑山的,已被称为鲜卑族的后人中分化出了一个叫室韦的群落,而在这个叫室韦的群落中恰好有一个叫“蒙兀”的人群。细心的学者们从《旧唐书》的《室韦传》中发现这个记录后,进行了认真的比对研究,终于提出了蒙古源自东胡的论断。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蒙汉同源”说、蒙古与“东胡、突厥、吐蕃混合”说和“白狄起源”说。提出这些观点的学者们都各有使自己深信不已的理由,也各有其让他人频频点头的说道。很是壮观啊,具有蒙古祖先嫌疑的一群群远古男女从多个方向向我们走来。真不知,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情迎接他们,也不知该以什么样的目光与他们对视。

我一向认为,学者们那深邃的目光能够望穿悠悠的岁月,能够辨明远古旷野上的风吹草动,能够使我们的羡慕免遭劫难。也许,我错了。也许蒙古人祖的演化过程就是这样复杂,复杂得让人永远看不清真正的源头。

P12-14

后记

后记的功能可能是多样的,但我在这里只借用其中的两样,既:一是表达谢意;二是说明一点情况。

感谢是我不由自己的,谁也没要我感谢一下。但我的作品能够变成这样一部可看的图书,有几个人是让我感动不已的。首先是内蒙古作家协会,他们支持我,鼓励我,开先河性地为我举办了作品使用权出让信息发布会。主席阿尔泰不顾病弱的身体,只用一天两夜的时间细细审阅作品,又给了我热血涌动的评价。接着就是著名批评家李悦老师。他可是个大忙人,不仅承担着《北方新报》“李悦批评”栏目和电视台的主讲,而且也是老少作家竞相找往求其批评的对象。可他没有因此推托,非常友好地成了我作品的第一书前读者。不仅给了理论化的评价,也倾注了贴心的关爱。还有《北方新报》草原读书月活动组织者周长翔等媒体的朋友们,在作品还没有出版之前让我和读者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作品的图书化成果就要和读者见面了。文字是我写的,但使其美观、灵秀的那一幅幅说着话的图片是思沁先生和他的夫人哈斯老师提供的,他们夫妻二人是我们都很敬重的大画家。当我谨慎地说出想用他(《蒙古秘史》组画时,他不仅没有片刻的考虑,还给我画了我们蒙古族大文豪尹湛纳希的头像,同时又给我写了寓意深远的字帖。画家萨纳巴特尔老师是我相识不久的长者,一听我的话意便连连表示同意,并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著名画家乌日切夫,著名摄影家额博、孔群都是我的好友,一听我的意图便说:“帮这个忙是必须的,那些作品就当你的作品选用吧!”沙力先生是很有成就的摄影家,虽然我们相识不久,但一听我的请求毫不迟疑地把作品送到了我的办公室。已故摄影家孟和那顺是游牧文化的影像守望者,他留下了内容全面的游牧生活摄影作品。其作品的整理者和管理者哈达奇·刚是我尊敬的大哥,他一听我想用一些图片时深情地说:“逝者也会欣然同意的!”还要感谢《民族画报》社的巴义尔、鹰鸽同志提供了图片资料和部分翻译支持。

老师们,朋友们如此地支持我,帮助我,并不是因为我,而是为了一个民族文化内容的生动与美丽。是啊,这也正是我的初衷!

目录

卷一/蒙古人来自哪里

 岁月深处的祖先

 秘境寻踪

 祖地记忆

卷二/成长的足迹

 铿锵起步

 精神制造

 孕育黄金家族

卷三/初入纷争

 一起中世纪时代的医疗事故

 莽撞的草原来客

 短命的领袖之才

 非常英雄

卷四/败落谷底

 断裂,从心灵开始

 遭遇抢劫的大首领

 群龙无首的草原

 照亮历史的一次抢婚

卷五/血脉在困境中延续

 握血降生的婴儿

 被仇恨射落的海青鸟

 最后的分离

 沦落荒野的高贵人家

卷六/绝境中的抗争

 来自手足的磨难

 失而复得的八匹骏马

 用智慧包裹的貂皮斗篷

卷七/拯救,始于家业

 仇人又来了

 伸向远方的求救之手

 重逢,在月光下

卷八/重生在长生天下

 短暂的安达情

 成吉思汗

 愤怒的安答

 败退,但队伍在壮大着

 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次出手

卷九/浴血草原

 安答举起了战刀

 风雨阔亦田

 恩怨苦涩情

 忠义青年纳牙阿

 恨仇路尽

 女色,生命建设的本分与奢华

卷十/另类整合

 非常父子

 陷阱之约

 博弈,在合阑真沙地

 责问,悔恨,羞怒

 克烈亦惕人的覆灭

卷十一/中古草原上的“斩首行动”

 会笑的首级

 遍地篝火

 中古草原上的“斩首行动”

卷十二/崛起的盛典

 铲平最后的裂沟

 迎风飘舞的圣白苏鲁锭

 初春里的故事

卷十三/远去的历史背影

 踏上必然的历史之路

 愤怒的足迹

 天地丰碑

 远去的历史背影

序言

我总是认为,在一个震惊过世界的民族背后必有一段非同凡响的奋起故事,更有后人必去解读的历史密码。

在曾经的13世纪,让人类和世界大吃一惊的一个民族就是当今蒙古人的祖先。那么,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如何;中出古时蛮荒7他们走入历史的最初理念是什么?他们经历过怎样的聚散离合?是什么使他们曾经跌入败落的谷底?他们是以怎样的生存形态进入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是如何把他们拉上马背,又一同走向复兴和崛起?古代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版图认同的密码是什么?是怎样一个必然的历史规律使他们完成了古时中国生存版图完全的无障碍对接?成吉思汗的陵寝究竟在哪里,究竟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于大地人间?从蒙古民族匆匆走过的历史行程中,我们能看到怎样的成败得失,能够得到怎样的智慧启迪?……应该说,这是历史对我们的提问,也是我们应该去解读和回答的命题。

我不主张戏说历史,也不喜欢板着面孔说历史,同时又不欣赏对历史的扁平化讲述,而是愿以最大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历史及其风云故事的心灵认知!这部作品就是本人对蒙古民族历史行程的激情解读……

历史的可信取决于史料的可信。说蒙古人的由来历史,如果离开《蒙古秘史》,那都会成为一堆瞎诌。《蒙古秘史》是13世纪的蒙古人留给我们最珍贵、最可信的历史记录。所以,在引用时,我是直接从蒙古文版本上按需译下来的。我想,这是即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历史的负责吧。

因学养有限,谬误是难免的。衷心希望批评指正!

特·官布扎布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在一个震惊过世界的民族背后必有一段非同寻常的奋发故事,更有后人必去解读的历史密码。

在曾经的十三世纪,让人类和世界大吃一惊的民族就是当今蒙古人的英雄祖先。那么,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如何冲出古时蛮荒的?他们走入历史的最初理念是什么?他们经历过怎样的聚散离合?是什么使他们败落谷底?他们是以怎样的生存形态进入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是如何把他们拉上马背,又一同走向复兴和崛起?古代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版图认同的密码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完成古时中国生存版图完全的无障碍对接?从蒙古民族匆匆走过的历史行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怎样的成败得失,能够得到怎样的智慧启迪?

本书就是对这些悬念及蒙古民族历史风云的激情解读!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13卷50节,作者特·官布扎布循着蒙古族祖先跋涉而来的历史足迹,解读了600余年的马背风雨以及蒙古族形成发展、奋斗崛起的悲壮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制作精美,能够勾起广大读者的阅读欲。

本书首次印刷1万册,目前已经全部售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古密码(典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特·官布扎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200258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1.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