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要如何改变你的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杰明·伯内蒂编著的《你要如何改变你的人生》是一本相当实用的小册子,专门为那些希望激励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充电的人而写的。不仅如此,本书还旨在帮助你了解最真实的你,探寻你的欲望和其根本原因,从而突破极限,取得实质性的改变。毫无疑问,此书能点燃你心中的那团火,创造并传承。

内容推荐

发现你的目标,做出改变。

如果你觉得目前的生活不如意,或者没有成就感,老是感到空虚、没动力,那么就请做出改变吧。不要只是生存,更要去生活。彻底改变一切,去过一种幸福、成功、充满成就感的生活吧。朝前看,因为你值得拥有那样的生活!

没有人喜欢过平庸的生活。

催眠师、名流的生活导师本杰明·伯内蒂是一位成功学的专家,他善于从有限的生活信条中去发现价值,挖掘人生的意义,并指导你走向成功。

在《你要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中,本杰明·伯内蒂将告诉你,你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样东西”——如何去一步步地发现自己该如何生活,该做些什么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了本书的帮助,你将顺利地跨过人生的坎,冲破重重障碍,最终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

你将会学到:

如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你的目标

如何摈弃陋习和陈旧的信条,突破自己的极限

人们未能充分发挥潜力的真正原因

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方法和技巧,你就能领悟到那些高效能人士的成功秘诀,运用那些带来成功的模式,从今天起享受你梦想中的人生吧!

目录

引言

第一步 选择材料

 身份的重要性

 价值观、信仰和诚信

 接受风险和失败

 选择材料备忘录

第二步 磨平棱角

 另辟蹊径

 从过去中汲取经验

 原谅并放下

 梦想重新起航

 打磨棱角并在下列选项前打勾

第三步 固定基石

 为成功做好准备

 一直学习……

 构建一个完整的自己

 了解最真实的自己……

 构建终身学习的思维方式

 向前看并接受改变

 固定基石并在下列选项前打勾

第四步 留下传承

 建造你自己的殿宇

 笑对人生

 未雨绸缪……?

 传承下去

 留下传承备忘录

使出绝技 武装自己

 活在当下

 牢记你的传承声明

 实现改变

 持久的改变才是终极的改变

作者简介:本杰明·伯内蒂

试读章节

梦想重新起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特别容易迷失自我,忘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而偏偏去关注一些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的事物或者对我们其实并不重要的问题。当然,知道自己不需要哪些东西也是改变自我、改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起点。你实际想要的东西和你实际不想要的东西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代社会中,我们往往会因为想避开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而去偏偏去关注它们。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偏离正确的轨道。有句老话说得好:“想什么,来什么。”这句话很好地佐证了我的观点:如果你总是关注那些你不需要的事物,这些事物就会偏偏来到你的生活中捣乱。当然,不是说心里在想什么,它就会立即出现在眼前。但是如果你的脑海中满是这种消极的想法,你就更容易沉浸在消极悲观的情感中无法自拔。例如,你也许会想:“我可不想被熊咬死。”在现实生活中,你真的可能会被一只熊咬死吗?这个可能性非常低。但是如果你的脑海中充斥着“我好怕被熊咬死哦”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你会成天被这样的噩梦笼罩!

“我生命中的一些糟糕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

——马克·吐温

以此类推,为未知的事物担心害怕是很滑稽可笑的,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恐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你还有一点逻辑思维,会觉得这根本就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以下两句话:

我很怕我的女朋友离开我,因为她也许会找到比我长得更帅气的人。

我很怕外星人入侵地球,因为有人说他们曾见过外星人。

在你看来,上面两件事哪一件更有可能发生?为什么?上述两件事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概率大小不同:从概率论的角度看,这两件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们对其接受程度彼此不同。为什么?你对一件事的接受程度取决于这件事情实际发生的概率。各种媒体总是大肆报道某某名人又“分手”了,某某名人对配偶不忠,等等。但其实你真的遇到过“劈腿”吗?你周围的人经常被“劈腿”吗?通常,我们会根据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来计算此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而外星人入侵则不是我们常见的事,电视媒体等也不会对此成天报道,所以我们对此的接受度不高。

如果你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怕什么,来什么。我父亲曾经说过,“那些成天找麻烦的人,麻烦总会找上他。”这话说得相当有哲理,并且事实确实如此。这是因为当你遇到此事时,你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你以前看到或是得到的信息(虽然之前的信息可能并不是真的),然后你的身体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来应对这种情况,证实你潜意识里所想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任务

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

当你和你的搭档或朋友出门时,试着玩一个名为“我能看见多少辆红颜色的车”的游戏。当然,你可以把游戏中的“红颜色的车”用任何东西替换。并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在驾车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行车安全)。在游戏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已经开始留意起许多之前你认为不重要的小细节。

P55-58

序言

总体来说,任何人80%的成就要归功于拥有正确的心态。想要改变人生, 并且拥有正确的心态, 仅仅意识到你必须要做出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拥有正确的心态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要接受“变化永远存在”这个事实,愿意做出改变,并承诺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些改变。

当我们希望发掘自身的潜能,或是当人生停滞不前、无法摆脱负面的情绪时,积极正确的心态便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本书提供了一些人为的刺激物,旨在帮助你看清自己目前的心态,促使做出改变并早日“上道”,获得你想要的生活。

你和你的内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当你浏览这本书时,你会找到你的内在价值,并质疑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信仰。因为一直以来,你只是简单地通过“真实的大脑”对展现在你面前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着择优选择而已。

在本书中,我将把改变的心理过程和建造殿宇的步骤进行类比。

步骤如下:

1.为打基础做好准备工作——把旧的拆除,为新的让路。

2.选择材料——寻找合适的工具。

3.修改、调整、规划和预测结果——为你的蓝图制定完美的战略。

4.奠定基石、蓄势待发——构建超出你预期的“传承”。

如上所述,在建造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清空地面,为之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建造过程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选择材料、磨平棱角、打磨基石——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可以流传百世的殿宇。

此外,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任务和需要思考的部分。这些都是为了触发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而设计的,为的是能进入你的潜意识里,对你以前认为是可能的事物提出质疑。

圣经里有一则“两个建筑工人的寓言”,其梗概如下:

有两个人都想建房子。其中一人希望建造得快而简单。于是他找到了一个现成的沙质地面,开始直接在上面搭建墙壁。因为没有做任何挖掘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准备工作,所以他的房子很快就建好了。另一个人想要建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房子,于是他找到了一块坚固的土地,并打了很深的地基,然后才开始砌墙建造。他花了很长时间建造房屋,期间的过程也很艰苦,但最终这座房屋矗立在了坚实的地基之上。

有一天,猛烈的风暴肆虐着大地,狂风呼啸,洪水上涨。地基牢固的房子仍牢牢矗立,而建在沙土上的房子倒塌后,即被洪水冲走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启迪,我们可以把改变的过程和建造殿宇的过程相比较。这样一来你就会意识到,如果想使你的改变更持久,在开始准备的过程中就必须夯实基础——奠定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基础。

我们生活在一个任何事物都可以被“快速修复”的文化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乏“现在购买,日后买单”“尽情享用美食吧!不用锻炼,教您如何在5分钟内减掉50磅”等等标语。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这些听起来好到不可思议的事物不可能是真的。但事实上,在潜意识里,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认定了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到的,而且任何事都能立刻心想事成。当然,当我们真正付诸实践时,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并不像“承诺”中那样毫不费力、说来就来。因此,一些人就倾向于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陷入一种“这太难了”“这太浪费时间了”“这不是我的菜”的态度中,而不是寻找另外的办法,不是去充分准备,为下一次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去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贝弗利·希尔斯

“两个建筑工人的寓言”不仅适用于圣经时代,在今天的世界里也是恰当的。这是一个关于态度和心态的故事。把房子建在沙地上的人希望建房的过程是快速和容易的——正如今天我们所说的“快速修复”——所以他的态度是“这够好了”,而不是“我做到最好了吗?”他准备不足,也没有毅力,以致他之后所做的努力也都白费了。今时今日,这样的事发生得还少吗?那些满足于“只要做到中等水平就好”的人,还有那些一遇到障碍就放弃理想的人不都是这样吗?而另一方面,把房子建在土地上的人的目的也是要一座房子,但是他想要的是一座“最好的”房子。对他来说,“过得去”是远远不够的。他想要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房子,一件永远流传的作品,而且他也愿意为此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以及在这种心态作用下所付出的努力。我们要牢记,超过80%的成就要归功于拥有正确的心态。

我本人的人生经历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从学校毕业以后我就参军了,退伍后我从商并拥有几个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我的个人发展不仅成为了我的职业,还成为了一种激情、一种瘾。我质疑陈旧的方法,并把一切建立在我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上。这些方法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都是我改变人生过程中的步骤。

这本书中包含的信息只有实践了才会有效果:好的方法只有实践了才会有用。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相当实用的小册子,专门为那些希望激励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充电的人而写的。不仅如此,本书还旨在帮助你了解最真实的你,探寻你的欲望和其根本原因,从而突破极限,取得实质性的改变。毫无疑问,此书能点燃你心中的那团火,创造并传承。”

——本·格里菲思 原始国家健身革命创始人和“英国女性减肥当红炸子鸡”

“《你要如何改变你的人生》是一本你随时都能翻阅的好书。每一次翻阅你能都能从中找到一些宝石。有一些关于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是如何工作的观点的分析和理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因为目前市场上就缺像本书这样详细讲解大脑运作的工具书。”

——特里·埃尔斯顿 跨国企业培训师、作家、神经语言学专家和催眠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要如何改变你的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本杰明·伯内蒂
译者 徐舒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87340
开本 32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2014282703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4-2866
版权提供者 John Wiley & Sons International Rights. 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