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朱双一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穿行于这一特定的“时”(两甲子)和“空”(台湾及其文学),迎面而来的首先是“殖民”和“认同”的问题。“殖民”是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认同”却呈现极为复杂的状况,文学有幸成为其主要记录者和表征者。近年来所谓“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及其背后“日本统治比中国好”的潜/显台词,在台湾几乎成为不证自明的流行论调,但两个甲子众多作家白纸黑字,昭昭揭露和控诉着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的加害,说明上述论调乃有人蓄意建构起来的不实之论。“认同”问题作为当前台湾所有风风雨雨的总根源,无形中成为朱双一编著的《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主要关切。

内容推荐

两个甲子前发生的甲午战争,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一个永难忘怀的事件。它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台湾的影响,更是再多的言语也难以道尽。如今又见甲午,历史的感怀正是朱双一编著的《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命名的缘起。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殖民与认同

 内渡和留台作家的互动及其民族气节

 日据前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

 ——以连雅堂、洪弃生、丘逢甲等为例

 梁启超游台对殖民现代性的观察和思考

 ——兼及对台湾文学的影响

 《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

 日据下台湾“现代化”的文学证伪

 从旅行文学看日据时期台湾文人的民族认同

 ——以彰化文人的日本和中国大陆经验为中心

 杨逵文学呈现的殖民地苦难和光明憧憬

 ——兼与中国大陆沦陷区乡土文学比较

第二辑 思潮与渊源

 光复初期台湾社会诸种矛盾辨析

 ——从文学看台湾民众的“悲情”和认同

 欧坦生、《文艺春秋》和光复后台湾文学的若干问题,

 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胡风影响

 中国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台湾的延续

 《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

 当代台湾文坛名家的早年文学踪迹

 ——王梦鸥、姚一苇、余光中的现代文学因缘

第三辑 创作与思想

 叙事与认同:文学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流行论调辨析

 辩证法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在姚一苇戏剧理论创作中的作用

 陈映真与鲁迅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台湾传承

 陈映真对钟理和的文学接受和思想超越

 ——兼及1960年陈映真提出“台湾的乡土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第四辑 族群与地域

 从政治抗争到文化扎根

 ——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脉络初探

 他者镜像:汉族作家的台湾少数民族书写

 从老兵悲歌到眷村史秉

 ——在台“外省人”的心灵图像

白先勇小说的多元地域文化色彩

台湾新文学中的“陈三五娘”

朱双一学术年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朱双一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双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3104
开本 32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2014247591
中图分类号 I209.958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