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编著的《雪地上的足迹(大字版)》精选了作者优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16篇。该书凝聚了梁晓声多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心血,作者以平常心态,不动声色地将底层老百姓的灵魂和生活呈现读者面前,同时分寸得当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会视角和图景。作品自始至终体现了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 图书 | 雪地上的足迹(大字版)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梁晓声编著的《雪地上的足迹(大字版)》精选了作者优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16篇。该书凝聚了梁晓声多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心血,作者以平常心态,不动声色地将底层老百姓的灵魂和生活呈现读者面前,同时分寸得当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会视角和图景。作品自始至终体现了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内容推荐 《雪地上的足迹(大字版)》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小说数篇。梁晓声毫无疑问是一位创作实力极强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体裁、题材之广泛,在中国当代文坛确属少见。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方面,梁晓声都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电影和电视剧方面,梁晓声也曾有影响巨大的代表作;而在散文、杂文、社会和国际时事评论方面,梁晓声亦以他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独树一帜。二十余年间,梁晓声写下了数百篇散文和杂体。它们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国内国际大事件到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梁晓声皆有所关注许多种美的诞生是以另外多种美的毁灭为代价的。《雪地上的足迹(大字版)》自始至终体现了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目录 卷一 我与文学 我与文学 我与唐诗、宋词 作家气质与个性 雪地上的足迹 诗在寂寞中美着 关于陕西三作家 关于细节 关于王小波 关于《断裂》 卷二 姻缘备忘录 关于“罐头”的记忆 “过年”的断想 感激 怀念赵大爷 关于大小 姻缘备忘录 关于母爱 试读章节 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听过一些旧戏,乐于将书中或戏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给我们听。母亲年轻时记忆力强,什么戏剧什么故事,只要听过一遍,就能详细记住。有些戏中的台词唱段,几乎能只字不差地复述。母亲善于讲故事,讲时带有很浓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从五六岁开始,就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岳家将》、《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是个很善良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大多喜欢悲剧。母亲尤其愿意尤其善于讲悲剧故事《秦香莲》、《风波亭》、《杨业碰碑》、《赵氏孤儿》、《陈州放粮》、《三勘蝴蝶梦》、《钓金龟》、《牛郎织女》、《天仙配》、《水漫金山寺》、《劈山救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母亲边讲边落泪,我们边听边落泪。 我于今在创作中追求悲剧情节、悲剧色彩,不能自已地在字里行间流溢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可能正是由于小时候听母亲带着她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讲了许多悲剧故事的结果。我认为,文学对于一个作家儿童时代的心灵所形成的直接或问接的影响,对一个作家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创作风格起着“先天"的、潜意识的作用。 母亲在我们小时候给我们讲故事,当然绝非想要把我们都培养成为作家。而仅靠听故事,一个儿童也不可能直接走上文学道路。 我们所住的那个大院,人家多,孩子也多。我们穷,因为穷而在那个大院中受着种种歧视。父亲远在大西北,因为家中没有一个大男人而受着种种欺辱。我们是那个市民大院中的人下人。母亲用故事将我们吸引在而不是囚禁在家中,免得我们在大院里受欺辱或惹是生非,同时用故事排遣她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愁苦。 这样的情形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眼前:电灯垂得很低,母亲一边在灯下给我们缝补衣服,一边用凄婉的语调讲着她那些凄婉的故事。我们几个孩子,趴在被窝里,露出脑袋,瞪大眼睛凝神谛听,讲到可悲处,母亲与我们悲叹一片。 如果谁认为一个人没有导师就不可能走上文学道路的话,那么我的回答是——我的第一位导师,是母亲。我始终认为这是我的幸运。 如果我认为我的母亲是我文学上的第一位导师不过分,那么也可以说我的这位小学语文老师是我文学上的第二位导师。假若在我的生活中没有过她们,我今天也许不会成为作家。 我的小学 我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件事: 某年冬天,市里要来一个卫生检查团到我们学校检查卫生,班主任老师吩咐两名同学把守在教室门外,个人卫生不合格的学生,不准进入教室。我是不许进入教室的几个学生之一。我和两名把守在教室门外的学生吵了起来,结果他们从教员室请来了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老师上下打量着我,冷起脸问:“你为什么今天还要穿这么脏的衣服来上学?” 我说:“我的衣服昨天刚刚洗过。” “洗过了还这么脏?”老师指点着我衣襟上的污迹。 我说:“那是油点子,洗不掉的。” 老师生气了:“回家去换一件衣服。” 我说:“我就这一件上学的衣服。” 我说的是实话。 老师认为我顶撞了她,更加生气了,又看我的双手,说:“回家叫你妈把你两手的皴用砖头蹭干净了再来上学!”接着像扒乱草堆一样乱扒我的头发:“瞧你这满头虮子,像撒了一脑袋大米!叫人恶心!回家去吧!这几天别来上学了,检查过后再来上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雪地上的足迹(大字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梁晓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24279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5 |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32 |
| CIP核字 | 2013091319 |
| 中图分类号 | I21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