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臣武将那些事儿
内容
编辑推荐

纳兰秋,自由作家,一个寓居北京的特立独行的思考者,一个沉溺诗书墨香的流浪客,执着于理想,热衷于行走,不埋没于世俗。

本书为他的最新力作,主要向你讲述了屈原、季布、霍去病、马援、诸葛亮、周瑜、杨国忠、司空图、韩世忠、岳飞、胡惟庸、戚继光等二十四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他们权倾天下,杀人如麻,他们或相国,或是武将,他们或得以善终,或死于非命。他们是谁?本书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商鞅、李斯、马援、杨国忠、韩侂胄、贾似道、胡惟庸、张居正等,这些历史上的权谋者也是历史的另类受害者的故事。

目录

介子推,那口大腿肉

商鞅,作为始作俑者

屈原,独醒者之悲

李斯,带着遗恨上路

季布,大将者一诺千金

周勃,大智若愚

霍去病,在变老之前远去

窦婴,死也不低头

邓禹,华丽的转身

窦融,抉择的力量

马援,可怜身后事

诸葛亮,光环掩饰下的败笔

周瑜,天妒英才

尔朱荣,飞扬跋扈为谁雄

杨国忠,帝国蛀虫

司空图,誓不做遗老

韩世忠,英雄不寂寞

岳飞,一条腿走路的危险

韩侂胄,送给异国的头颅

贾似道,厕所欢歌

胡惟庸,宰相终结者

戚继光,英雄惧内不是罪

张居正,帝国大佬的终极末路

袁崇焕,广东痴汉子

试读章节

商鞅,作为始作俑者

入秦

秦孝公初立的时候,秦国历史走到了岔路口。

孝公以前,秦国国内政治混乱,几易其主,国君和大臣不相和睦,局势动荡。趁秦国疲弊之时,晋国再次崛起,掠夺了秦国的河西土地,除此秦国还遭受其他邻国的不断蚕食。

孝公主政后,国内形势渐渐稳定,但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天下七个强国并立,淮水和泗水之间还有十多个小国。楚国和魏国与秦国接壤,威胁着秦国的安全。

魏国建筑长城,从郑地沿洛水河岸北上,侵占了上郡,楚国的势力侵入汉中,向南占有巴郡和黔中郡,对于这些秦国无力收回。而此时的周王室式微,诸侯国不再听从调遣,只凭借武力征伐,相互兼并。

秦国的处境十分尴尬。内耗使元气大损,恢复不易,外部环境又如此恶劣,还有一件让秦国很没面子的事,那就是因为秦国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而被视为夷狄之国,这种文化上的歧视让秦孝公无比愤懑。

生闷气的滋味让秦孝公如烧如灼,他觉得秦国是选择辉煌还是选择耻辱,是选择崛起还是选择衰落,这巨大的责任就落到了自己和诸臣下的肩上。

秦孝公深深痛心于自己国家的虚弱境况,决定重振秦国的威望,以恢复祖上秦穆公时的霸业。

于是,秦孝公广施恩惠,赈济孤寡,招募战士,论功行赏,使秦国内部渐渐转入正轨,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振奋气象。

他对臣下说:“从前我们的祖先秦穆公崛起于岐州和雍州之间,讲究文德武功,东面平定了晋国的内乱,以黄河与晋国划界,西面称霸戎狄,使秦国的土地扩张了一千余里,就连周天子都承认了秦国的霸主地位,各路诸侯纷纷祝贺,穆公的霸业让后世之人感到十分的荣耀!不幸的是,经历了厉共公、躁公、简公、出子等几代混乱的时期,国家陷于内耗,无力顾及国外事故,晋国趁机侵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中原诸侯鄙视秦国,视秦国为夷狄,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先父献公即位后,安抚边境,迁都栎阳,并且谋划着举兵东征,收复穆公时的故地,重申穆公时的政令,我每每想到此处,心中非常苦痛。从即日起,宾客群臣中有献奇策使秦国强大者,裂土封侯。”

秦孝公的这席话全是肺腑之言,他深切痛心于国家的失落,对于自己使秦国再次复兴的强烈的使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他发现秦国缺乏能人贤士,缺乏能使国家强大的智库支持,眼下最急迫的任务就是广招贤士,为富强秦国建言献策。

秦孝公的这次讲话向外界传达了秦国求贤若渴的讯息,也吹响了秦国必将重新崛起的嘹亮的号角。

此时,商鞅尚且是魏国国相公孙痤手下的一个小官。

公孙痤非常看重商鞅的才干,但还没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他就病倒了。

病重期间,魏惠王亲自看望他,并询问:“如果你不幸亡故,谁能担当相国的重任?”

公孙痤说:“我的手下商鞅,虽然年少但有奇才,大王可以将全国的政事交给他。”

魏惠王却不这么认为,但没有反驳,而是沉默不语。

公孙痤看到了魏惠王的犹疑,就摒去左右的人,单独对惠王说:“大王如果不重用商鞅,一定要杀了他,切不可让他流落外国。”魏惠王答应了。

魏惠王走后,公孙痤召来商鞅对他说:“今天,魏王向我询问我死后谁可为相,我推荐了你,但看大王的脸色并不认同。作为人臣,理当先君国而后才是自己,所以我对大王说,如果不重用你就杀了你。大王答应了。你要快快逃跑,要不然就会被擒拿了。”

商鞅却不以为然:“大王虽然不听从您的建议任用我,怎么会听从您的建议杀了我呢?”

魏王回到宫中,对左右的人说: “公孙痤病得太严重了,令人悲伤啊!他想让寡人将全国的政事交给小子商鞅,真是太荒唐了!”

公孙痤的眼力是非常敏锐的,他看出了如果魏王任用商鞅就是魏国之福,如果不任用而让他流落外国,为外国效力,那就是魏国的灾难了。

在公孙痤心里,商鞅是一个应时而生的奇才,如果能够得到重用,必将为国家带来强大。而魏惠王终不相用,可见他不是个知人善用胸怀大志的君王,这样的君王在那个弱肉强食、兼并激烈的时代,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被兼并、被强者蚕食。

历史的结局告诉后人,魏惠王对商鞅的弃而不用,是十分不明智的。

公孙痤死后,商鞅想到自己继续留在魏国,不但受不到重用,还有随时丢掉性命的危险,于是打算离开魏国到别的国家去。

他听说秦孝公为了使秦国称霸,决心征召有才能的人,并承诺说“宾客群臣中有献奇策使秦国强大者,裂土封侯。”商鞅感到自己的出路就在秦国,便下决心到秦国去。

到了秦国以后,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介绍,得以和秦孝公倾心而谈。

谁知这一谈一发不可收拾,帝道、王道、霸道,君臣晤面多次,畅谈天下形势,风云际会,掀开了改革变法的新篇章。最终商鞅凭借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得到了孝公的赏识,开始受到重用。

对于公孙痤还需要补充几句,为什么他建议魏王,如果不用商鞅就杀掉他,后来又告诉商鞅让他速速离去,免遭魏王的毒手?如此前后矛盾的行径,难道有什么隐衷?

其实,这就是公孙痤的眼力的问题。

世界上有两种人,这两种人聚在一起,就能做出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种是所谓的能人,另一种就是所谓的能知人,而公孙痤就属于后者。

他知道商鞅的才干足以辅助一方诸侯成就霸业,但他也知道魏惠王不可能成为这样的霸主,但身为魏国人,就要为魏国计,联想到商鞅将来可能帮助其他诸侯国做出有损于魏国的事情来,就建议魏王不用商鞅就杀掉他,而他对商鞅的才干又十分珍惜,不忍心看到商鞅这样的奇才遭到屠戮,因此才对魏王和商鞅说了前后相互矛盾的一席话。

公孙痤的眼力致使他做出了无奈之举,如果他是个懵懂人,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公孙痤眼中的商鞅,既是幸事的化身,也是祸事的化身,其中有一个关键的角色,就是魏惠王,魏惠王如果决定重用商鞅了,公孙痤绝不会有那样的说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史就是历史,不容一点假设,商鞅最终还是离开了魏国,帮助秦孝公成就了霸业。

不知道死去的公孙痤有何感想,是埋怨魏惠王还是埋怨商鞅?P14-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臣武将那些事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纳兰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20936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9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