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论集》作为哲学人类学成果,在国内比较少见,展现的是作者学习、研究人类学,以及后来关注文化学的科研轨迹。就人类学论著而言,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多,但从哲学角度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少;就文化学论著而言,从历史学角度、文学角度、哲学角度、价值论角度谈文化的著作很多,而从哲学人类学角度研究文化的著作也很少。因而,此论著有其特定的视角和特定的学术意义。本书提出了系统的文化学理论,并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统一的特殊性”展示为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
图书 | 追寻远古释秘现代--人类学文化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个《论集》作为哲学人类学成果,在国内比较少见,展现的是作者学习、研究人类学,以及后来关注文化学的科研轨迹。就人类学论著而言,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多,但从哲学角度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少;就文化学论著而言,从历史学角度、文学角度、哲学角度、价值论角度谈文化的著作很多,而从哲学人类学角度研究文化的著作也很少。因而,此论著有其特定的视角和特定的学术意义。本书提出了系统的文化学理论,并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统一的特殊性”展示为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 内容推荐 此书为哲学人类学论著,共两集。《人类学论集》考察史前时代社会结构,包括公社、氏族、婚姻、家庭等的形成和演变,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思维、语言、图腾、神话、宗教、文字等的生成和发展。《文化学论集》提出了系统的文化学理论,并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统一的特殊性”展示为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此外,还有关于当今文化发展前景等其他文化问题的论述。 目录 序言 人类学论集 关于摩尔根婚姻家庭发展模式的讨论 人类从前存在过血缘家庭吗?——介绍一个论点,谈一点感想 谈谈婚姻和爱情的关系 论群婚 一 摩尔根的群婚概念 二 两合氏族群婚 三 群婚及其现实形态 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两个特征 一 引言 二 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个特征 三 怎样认识人本身生产方面的社会物质关系 四 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二个特征——自发性倾向 五 两种“掩盖” 六 两种生产关系的关系 公社、氏族、家庭——三个相递出现的历史范畴 公社 从公社到氏族 从氏族到家庭 关于血缘婚姻和血缘家庭问题的商榷 刘克甫教授对亲属制度的研究 语言、思维、原始意识 关于思维和语言起源问题的对话 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 一 关于史前思维的几种说法 二 语言的发生和人类最初级的思维形式 三 幻想思维形式的形成 四 图腾公式的逻辑升华导致人本身的神化 五 结语 神话与现实——中国史前时代两性关系的投影 一 女娲和她的伙伴们 二 群婚时代的遗风 怎样认识宗教 一 宗教意识和宗教是怎样产生的 二 宗教长期存在的认识原因和社会根源 三 宗教的一般特性 四 世界史上的宗教 五 中国传统宗教的特点 简述文字的形成 汉字科学性小议 中华大地上史前时代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小 序 前 言 第一篇 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 社会结构形成的生物学前提 二 社会结构形成的起点 三 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四 人本身生产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二篇 氏族公社 一 由考古学证据看物质生产的发展 二 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结构 三 群婚中的性结合方式和个体婚姻的发生 四 亲族 五 图腾意识的升华 第三篇 农、牧业生产发生以后的原始社会 一 新石器技术和农、牧业生产的发生 二 畜牧业地区的父系氏族和父系公社 三 农业地区的母系公社 四 农业地区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转变 五 万物有灵和原始民主制 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 浅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人类学问答 文化学论集 文化学理论系统试探 代序:也谈文化学学科建设 《文化论》节选 “节选”说明 文化概念 一 文化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 社会信息 三 符号——社会信息的载荷形式 文化学基本理论范畴 作为科学体系的文化和作为价值、评价体系的文化 文化模式与文化交往 一 文化模式概念 二 文化模式举例 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日本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印度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美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三 文化交流和涵化 理论附释:文化特殊性的生成机制——文化整合 文化问题论述 内容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追寻远古释秘现代--人类学文化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俊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50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089.3 |
丛书名 | |
印张 | 3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