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路是无限宽广(吕良伟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影星吕良伟的唯一自传中国大陆火爆首发!

成龙、甄子丹、李燕杰(著名讲演家、国学金牌导师)倾情作序推荐!

《上海滩》黄金搭档周润发、赵雅芝感动推荐!

好友关之琳、郑则仕亲自送上温馨感言!

出道30年,作为一个影视圈的前辈大哥,一个眼光独到的商业大亨,一个扶危济困的慈善家,吕良伟有太多太多的感悟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内容推荐

从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到大红大紫的“传记一哥”,从失意落魄的穷小子到触动传媒、元禄回转寿司的幕后老板,从周海媚、邝美云再到一生挚爱杨晓娟,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吕良伟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出道30年,作为一个影视圈的前辈大哥,一个眼光独到的商业大亨,一个扶危济困的慈善家,吕良伟有太多太多的感悟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目录

序 侠义柔情真英雄——我所认识的吕良伟

第一章 我的童年——在越南

 1 我的第一个人生导师

 2 家庭聚会中的大明星

 3 “黑鬼”是怎样炼成的

 4 华人区的孩子王

 5 犹记母亲那顿痛打

 6 最怕揭开的一段记忆

 7 真的要打仗了

 8 举家迁往香港

第二章 锋芒初露——香港十年

 1 当西贡粤语遭遇港式粤语

 2 小吃店的洗盘小工

 3 退学,无悔的决定

 4 报考无线

 5 最辛酸的一年

 6 永失母爱

 7 知遇恩师李家鼎

 8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第三章 成功绝非偶然——从路人甲到男一号

 1 你来演阿力吧

 2 大战前的亢奋

 3 《上海滩》拍摄历程

 3 化妆间里的难兄难弟

 4 这女生真是漂亮

 5 预料之中的轰动

 6 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第四章 在蛰伏中前行——“五虎将”时期的坚持

 1 从巅峰跌入谷底

 2 我该往何处去

 3 转机乍现——《雪山飞狐》临阵换角

 4 刘德华差点一箭射穿我的脑袋

 5 好友郑则仕

第五章第一次婚姻——那时我还不懂爱情

 1 一见钟情

 2 即兴求婚

 3 糊涂登记

 4 无奈分手

第六章 路是无限宽广——成就“传记人物一哥”

 1 离开无线

 2 《跛豪》原型

 3 《跛豪》——强行拍摄的“霸王片”

 4 荣当“传记一哥”

 5 陷入了杜月笙的“网”

第七章第二次婚姻——爱情到底是什么

 1 从朋友到恋人

 2 高调结婚

 3 闪电分手

 4 今生再也不结婚

第八章 濒临破产——走过1997

 1 天下第一倒霉鬼

 2 从百万富翁到百万负翁

 3 西贡反省之旅

 4 戒赌、戒马、戒酒肉朋友

第九章 永远没有第四次——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1 和小娟的初次相遇

 2 美人相约黄昏后

 3 第一次求婚

 4 第二次求婚——收下了戒指,却没答应求婚

 5 情系法兰西

 6 我的浪漫婚礼

 7 我要当爸爸了

 8 手忙脚乱生产记

 9 给儿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10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章 利刃出鞘——触动传媒成长历程

 1 人品比产品更重要

 2 吹尽狂沙始到金

 3 利刃出鞘,一举成名

 4 触动心灵,点亮人生

 5 登顶青海玉珠峰

第十一章 善念长存——把善良发扬光大

 1 达摩让我信仰佛教

 2 在生活中顿悟

 3 改变我一生的贵州之行

 4 善事,不分大小

 5 我的器官在延续生命

 6 菩提树下的修行

附录 吕氏春秋——吕良伟大事记

试读章节

3 “黑鬼”是怎样炼成的

大约六岁时候,我们搬了一次家,新居是一个和越南人混居的地方,这里的越南人很多,因此说越南话在交流上更为方便些。也许天生有着对语言的敏感,我只用几个礼拜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越南语,并且讲得非常流利、标准。不是我自吹,不少本地人也听不出我来自中国。

那时我们住的地方汽车很少,到处绿荫覆盖,很有几分田园风光的味道,正好做了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天堂。学会越南话后,我更是如鱼得水,每天跟着当地的小孩们一起疯跑玩耍,有好几次甚至忘了回家吃饭。不过父母也根本不会担心,玩到肚子饿瘪的时候,我自然会乖乖回家。

所幸有那间百货店,即便在家待着我也不愁没有事做,在百货店里打发一天半天光景没有问题。我们全家住的房子本来只有一层,住了两年后,家里人丁兴旺,住处不敷,于是父亲把它改造成了两层的小楼房。施工的那段时间,房后的院子里有一个很大的沙堆,我们兄弟喜欢学人猿泰山,抓住一根绳子,一下子从高处荡下来,嘴里哇哇叫着,把自己摔在沙堆里,身上磕破了也浑然不知。

房子改造完工后,感觉比原来大了好多,白墙灰瓦,木门框镶着很粗的边,看上去既高大又威严。奇怪的是,1989年我回越南故地重游,一半依着地址一半循着记忆找到那所房子,出现在面前的却是一幢很小很不起眼的普通民居。想来,在小孩子的眼里,什么东西都是会放大一点的。

当地气候闷热湿润,小孩子们在外面玩一般都是赤膊,只穿一条裋裤,没过多久,这个“好习惯”也被我养成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两条是:一、玩起来容易出汗,穿上衣不方便也不舒服;二、把衣服弄脏了回家就会挨训。 我特别喜欢越南的阳光,特别喜欢阳光照到肌肤上类似抚摩的那种感觉,无法形容,但是非常舒服。我可能是附近一带孩子中最能玩的一个了,天一亮就出门,一直在外面待到黄昏肚子饿了才回家。一方面因为我父亲是有名的好脾气,不怎么责骂孩子;另一方面就是我总想出去晒太阳,想享受日光浴。

也正是拜越南紫外线超强的阳光所赐,我荣膺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绰号——“黑鬼”。因为越南的阳光伴随着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同时也把我变成了一个地道的“越南式”小孩——不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越南语,还拥有了一身黝黑的皮肤。和外面的孩子比倒没什么,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回到家就看得出差别了。虽然现在我看起来一点也不算黑,但当时“黑鬼”这个绰号的确名副其实,而且一直陪伴到我离开越南。

除了阳光,我还喜欢下雨。六七月份是越南的梅雨季节。那个时候自来水不是很方便,家家屋顶会设一个引水道,下面放一个大缸。我很喜欢站在水冲下来打到全身湿透的感觉,也非常喜欢在雨中奔跑,感觉很痛快。有一次我在大雨中奔跑,没看到前方正有一辆车疾驰而来,差点就被撞飞,幸运的是只有背部被划了一道。

那时我还不爱穿鞋子。因为那时我们的娱乐项目实在少得可怜,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警察抓小偷”,而这个游戏考验的就是脚下的功夫。我生性好玩好动,一旦运动起来,鞋子很碍事。所以我讨厌穿鞋子,而且我不穿鞋子也能奔跑如飞,在游戏中胜出,为此我颇为得意。

打赤脚走在平路上,脚底下直接就是大地,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是隔着鞋底体味不到的。如果是在松软的泥土上行走,感觉会更棒,脚底有点麻,有点痒,让人舒服得想跳起来。而且,脚摆脱了鞋的束缚和羁绊,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人的精神也随之振奋。不过,这种对脚丫子的解放运动会经常遭遇麻烦。堤岸那里的路况非常不好,路上不但有泥土和小沙粒,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子,石子的形状大多不规则,赤脚跑在上面,很容易跌倒或是一不小心把脚划破。而且,越南马路的温度经常在36摄氏度以上,光脚踩在上面会感觉非常烫,根本无法正常走路,只能一蹦一跳。而马路上又有很多小钉子或玻璃渣子,经常会被扎到。

我前面不止一次提到过,我父亲是有名的好脾气,可是有名的好脾气并不代表他从不发火,相反,一旦发起火来肯定比常发脾气的人要厉害得多,而且绝对没有丝毫表演性质。我刚刚学会打赤脚时候有幸领教过几次父亲发脾气的排场和威风,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前几次没什么,父亲在旁边看着母亲给我处理伤口,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终于,有一次我又拖着流血的脚,一瘸一拐地回家之后,暴风雨来临了。开始父亲依旧一言不发,等母亲把我的伤口处理好,安顿我在椅子上坐下。突如其来的,父亲发作了。我没法形容当时的场景,因为我当时基本上已经吓蒙了。记忆中父亲还从没有那个样子过。我只记得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还露着凶光,蒲扇似的大手不由分说落在我的屁股上。

我蒙了,等到清醒过来,父亲已经出去了,母亲一个人坐在我身边抹眼泪。她说父亲那是心疼我,害怕我受伤,所以才发那么大火。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奇怪。本来就受了伤,该给点糖果什么的安抚一下才对,结果糖果没有,只有一顿结结实实的胖揍,还美其名日害怕受伤。要是别的孩子可能怎么着也接受不了,好歹心理上也得别扭一阵子。我倒没有。一是基于对父亲的绝对信任,二是小孩子的天性,好了伤疤忘了疼。等到我又能够赤着脚满大街疯跑的时候,所有的伤痛和不愉快早就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小时候为什么会那么调皮,不安分。

我还曾经被狗咬伤过两次,去医院打了一个星期的针。不过我倒没有因此而讨厌狗,现在家里还养着一条。记得1968年临搬迁到香港之前我还划伤过脚,因为平时太容易受伤,也不敢告诉爸爸妈妈,只是找了一块胶布粘着伤口,结果导致发炎和化脓。飞到香港之后,奶奶才带着我去医院处理了伤口。

类似的故事后来又上演过好几次,情节如出一辙,我先在外面受伤,回到家再在父亲的巴掌下受伤。有一次我伤得比较轻,伤口刚被母亲处理完,我爬起来就跑,还没有来得及出手的父亲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我的企图。那天很搞笑,父亲追得我四处乱跑,闹得鸡飞狗跳。不过从此以后,父亲倒再没怎么管过我赤脚,只是在我每次出门前都会有意无意地念叨一句:“小心脚下。”

其实,父母虽然不愿意让我打赤脚,但是如果我要不是屡屡因之受伤,他们也绝对不会表现出那么激烈的反对情绪。“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中间蕴含的意味不到自己也为人父母时是很难完全体会明白的。

序言

我跟阿吕同是50年代生人,尽管我们在1987年演《A计划续集》的时候就认识了,很且非常投缘,但是同为演员,平时档期都排得很满,很少有机会碰面。反倒是近几年来因为做慈善的关系,我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两三个月必会见上一次。

有人说,年过50的我越来越像一个社会活动家。其实不只是我,虔诚的佛教徒阿吕也一样。也许是过了知天命之年,所以对一切名利什么的都看得淡了,不再有年轻时那份冲动与功利,但是我们的激情与梦想并未退去。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演电影,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而不做慈善,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阿吕。我和阿吕有很多地方都很相似,我们在演戏的时候都会很拼命,同时也都在很用心地做慈善。

1988年,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成龙慈善基金会,目的是为了帮助贫苦孩子、残疾人士、老年人以及那些在科学以及艺术领域颇有追求的学生。至今我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已经30多年了,在美国、中国都成立了成龙慈善基金会。但我更加全情投入是从回到内地开始。我觉得内地的媒体很有责任感,比如报道了很多偏远山区贫困儿童的事情。这是我在外国甚至在香港都看不到的内容,因为这不是他们当地人真正关注的重点。我回到国内后,在2005年成立了“龙子心”教育奖金,目前已经盖了24所学校。但我总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加入慈善的行列。10年前我就把自己的一半财产捐给了“成龙慈善基金会”,我要做到在我去世的时候存款是零。

现在我发现自己就像是一个火车头,拖着许多车厢往前走,停不下来。有许多人坐在我的火车上,跟我一起走,一起做慈善,阿吕就是我的同行者之一。阿吕不仅捐希望小学、资助大学生,还去慰问老人、成立法制基金等等。就拿前一阵子的南方旱灾来说,阿吕就和太太还有好友关之琳亲自带了上万瓶矿泉水送往贵州灾区。而阿吕是亲自背上行囊、带上文具、书本、复读机等,实地去山区考察。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阿吕总是说:“明星效应是带动全民慈善的有效途径。”一点也没错,我们艺人都应该利用自己的声誉募集更多的财物,让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金庸老先生有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不仅浓缩了中华武术精神,更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是很多习武之人的座右铭。我认为阿吕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可以一年不拍戏,但一个月不做慈善都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仅此一点,就值得很多人包括我学习。我希望年轻的一辈人都能够看看这本书,都能从阿吕的奋斗经历中得出一点启示,也能加入到我们的慈善事业中来。

书评(媒体评论)

吕哥拥有30岁的外貌和50岁的人生智慧,这样的男人真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二十几年来,他不仅仅是凭着健美的身材、英武的外形、扎实的演技和良好的口碑征服了观众,其谦虚、宽容的处世之道和博大的慈善胸怀更是让人折服。他是我的偶像。

——甄子丹

我跟阿吕都是无线培训班毕业的,他算是我的师弟。他在媒体面前总是说我提携他很多,赞我勤奋敬业,其实我每次看到他,都会被他身上那股拼劲所感染,因为他是把演戏当生命来对待的,就凭这一点,他足可以当我的老师。

——周润发

阿吕是我的朋友里面最懂得照顾人、最有责任感的一个,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像他这样,肯闯肯拼,百折不挠,顶天立地。

——赵雅芝

在慈善这条路上,吕哥就是我的引路人。他很有爱心,也很有社会责任感,他总是劝身边的人要“心存善念”。有位法师说:“一个喜欢行善的人,由于经常心存善念,因此在外貌上,也大都显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与其交谈,犹如春风沐浴,感到无比温馨。”吕哥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之琳

我跟吕良伟差不了几岁,大学时期,我也迷过他的。在我印象中,他一直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硬汉,一个惩恶扬善的大侠。这几年他出演的片子很少,我曾经以为他已经过气,但我错了,他再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俨然一个演技炉火纯青的老戏骨,浑身散发出绚烂的光彩。没有几十年的历练,绝对无法拥有。

——李开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路是无限宽广(吕良伟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良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34829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1
17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