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养(一位教师的教子手记父母必知的儿童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信任孩子的心灵感悟和实用的新方法、新技巧,包括如何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们的信任;如何正确地给予孩子爱;如何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怎样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他们;怎样不让孩子觉得父母讨厌等丰富而切实的内容。

作者的教育方法完全可以归结为“智慧”两个字,具体表现就是不蛮干,不教条,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引导其成长成才。表现在家教思想上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内容推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有他自己的长处。父母应该尽量放大孩子的优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坚信在他们身体的某个隐匿角落,一定闪烁着若隐若现的亮光。父母要做的。是发现。是挖掘,是点亮。

一般的父母对“育”能尽到责任,但对“教”的认识却往往不足。常言道“人看从小”,“3岁看大、7岁看老”,说明幼儿期的教育极其重要。幼儿的可塑性很大,问题在于怎样去塑造。

教育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还应该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合适的教育方法。

本书作者梅子老师从事儿童教育多年,总结出一套独有的教育经验。她认为成功的父母不在于所取得什么地位和多少金钱,而在于如何用“智养”的方法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阳光的孩子,如果你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排忧解难。你会懂得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指引,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体会孩子眼中的美好和新奇,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一个幸福的世界,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目录

第一章 变化的规则,寻觅孩子成长的轨迹

关注幼儿神奇的敏感期/2

妈妈有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5

爸爸,不要你来开门/7

0~1岁,信任的桥梁在此搭建/10

谁偷走了孩子3岁前的记忆/12

别忽视孩子“潮湿的水泥期”/14

凝固“水泥期”的成长记录/18

12岁前,孩子的第一反抗期/20

心理断乳期,谨防精神肥胖儿/24

踢开孩子的三个不快乐时期/27

第二章 从小开始,为心理健康添砖加瓦

夸奖——“营养”孩子的内心/32

批评——给孩子种下羞耻心/35

约束——给孩子自律的拐杖/38

拥抱——给孩子生活的幸福感/40

身教——给他圈住幸福的自控力/42

合作——让孩子的性格更优质/45

接触自然——让孩子建立自信/48

第三章 小嘴巴大秘密——听孩子在说什么

“我要!我还要!”——占有欲的开端/54

“让我自己做!”——自信心的觉醒/57

“爸爸,亲我一下”——依赖性增强/60

“妈妈,我做梦了”——梦境反映孩子的内心/63

“那个是我的!”——自我意识的萌芽/66

“我真的生气了!”——独立意识的觉醒/69

“我就不听!”——情感丰富的开始/72

第四章 不听话的原因——父母要做心理师

乱扔东西——在“捣蛋”中长见识/76

只看一本书——习惯在慢慢养成/79

自言自语一快速成长的阶梯/81

没事就抠鼻子——精力充沛的小家伙/85

爱重复别人的话——孩子的幽默细胞在跳舞/88

闲不住——小发明家的探索欲/90

喜欢玩捉迷藏——孩子富有冒险精神/93

顶嘴——孩子在强化语言能力/95

以吓唬人为乐——顽皮的孩子并不坏/98

爱问为什么——“问题”儿童不简单/101

凡事信以为真——他有惊人的想象力/104

第五章 警惕!解读孩子的求助信号

信号1:撕书——帮助他疏导攻击的欲望/110

信号2:吮吸大拇指——关注孩子的另类饥渴/113

信号3:怕生——帮助孩子缓解社交恐惧/116

信号4:恋物症——给孩子的情感找个寄托/119

信号5:不敢迈出的脚——鼓励孩子建立自信/121

信号6:大声尖叫——给孩子一个倾诉的平台/123

信号7:异食癖——经常咀嚼吞食异物/125

信号8:躲避检查——小男孩的“阉割忧虑”/127

第六章 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蜡笔——孩子五彩人生的创造者/130

玩具——矫治孩子心理的首选/133

宠物——幼儿成长的好伙伴/136

语言——文明礼貌的符号/139

游戏——好性格靠它来形成/143

水——打开求知欲的阀门/146

沙堆——触觉的学习过程/148

第七章 每个第一次,对孩子都很重要

第一次用筷子——孩子手的协调性发展/152

第一次制作——孩子的创造精神苏醒/155

第一次等候——孩子的情商逐渐确立/157

第一次挑食——分辨能力的觉醒/160

第一次劳动——参与社会活动的开端/164

第一次与人交流——建立交际圈的开始/167

第八章 心灵营养: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嫉妒——安抚孩子的内心恐慌/172

害怕——还孩子倾诉的权利/175

害羞——鼓励和赞美最有效/179

暴力——让孩子学会忍耐/182

白虐——指导孩子表达情绪/185

抑郁——帮助孩子走出死胡同/188

孤独——为孩子找到心理的支点/192

自卑——肯定孩子做的努力/195

任性——收起多余的溺爱/198

生气——给孩子一个好榜样/201

第九章 爸爸妈妈们:我们哪里做错了

“电视保姆”:影响孩子的脑发育/206

高度保护:父母成了孩子的负担/208

溺爱:让孩子关上了心门/212

语言暴力:摧毁了孩子的堡垒/215

恐吓:孩子胆怯的“元凶”/217

早入托:孩子的恐惧被漠视/220

“皮肤饥饿”:孩子的智力被影响/222

父爱缺失:导致孩子“父爱饥渴”/225

夫妻冷暴力:孩子是第一受害者/228

“假累现象”:孩子需要成就感/232

打屁股:危及孩子的性健康/234

是什么导致孩子性早熟/236

第十章 测试吧:留下孩子成长的小脚印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240

你与孩子之间有哪种代沟?/241

从玩具看孩子的性格/244

从色彩看孩子的性格/245

孩子是否属于很敏感的人?/247

测试孩子的自控能力/250

测试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251

孩子属于哪种交往类型?/254

孩子的音乐智能如何?/257

试读章节

心理断乳期,谨防精神肥胖儿

一次,一位朋友对我讲述了她的烦恼:“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逐渐长大的,可自她上中学后,与我的交流逐渐少了,问她学校的事,只一句‘你不知道’就打发了我。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年仅13岁的女儿就有了隐私?后来有一次,我趁她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里面只有一本记着学校生活的日记,几张明星照片,一本爱情小说和一些小玩意儿,并没有什么出格的秘密。为此,女儿却与我大吵了一架。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那个乖巧听话的女儿似乎飘然离我远去了,我的心隐隐作痛……”

其实这正是孩子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征兆。孩子在小学阶段,往往需要依从父母,以父母为典范,步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独立意识、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内心世界变得异常丰富,虽然有了独特的想法,但又担心被人视为“幼稚”“可笑”,于是这些想法便成为深藏在他们心中的“隐私”。这是孩子心理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究竟该如何正确教育“心理断乳期”的孩子,使其走出“精神肥胖”的泥潭呢?

1.父母与长辈的关注

(1)对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行为和心理上进行引导,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宜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家长把自己的观点、经历讲给他听,让孩子自己进行比较。家长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因势利导。

(2)要理解信任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孩子这一想法,把家里的一些事情和孩子一起商量处理,听取、征求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尽可能让他自己去解决。当然,家长也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告诫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应多鼓励和安慰,成功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家长自己有缺点和错误,应勇于承认,尽量改正,使孩子从中得到启迪。

(3)家长应尽量避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在孩子发火时,家长应保持冷静。争论激烈时,家长应转移话题或采取冷处理方式,以免孩子萌发对立情绪,使逆反心理更强烈。事后在适当的时候,家长应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使孩子积极克服爱冲动的毛病。

(4)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于身心的集体活动。让孩子广泛结交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意识,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真诚待人的品德。

(5)适当进行放养教育,就是尽量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在组织放养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激励、有制约、有示范、有提示。比如在孩子活动时,给予正面准确的鼓励,就是认定教育。认定教育是人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认定的好坏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取向,甚至可以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认定时,不要急于下一个硬性结论,应该让孩子从结论里进行选择和思考。

(6)家长要真诚做孩子的大朋友,与他们同欢乐,不要居高临下地说教,而应和风细雨启人心智;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理智依从行为。

2.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引导

(1)给学生的身心减负减压。学校不能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和教师教学质量,而应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拓宽人才的培养领域,丰富培养各类人才的有效手段,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区域创新,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作业量,重质轻量,因人制宜。

(2)开展快乐教学。以活泼开放,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公益活动、体育活动和节假日出游为载体,以学校广播、班级电视、多媒体等为阵地,以班级和学校黑板报为自我实现与检验的窗口,把快乐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因无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大多流于形式,因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心理疏导和救治不足,造成一些青少年胆怯、自卑、承受力不强,当他们的心理素质解决不了现实的矛盾冲突时,就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访谈,把培养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这个时期的重要一课落到实处。

3.学生个人的调节与适应

(1)多征求、听取父母与长辈的意见。父母与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很丰富,看问题一般来说也比较全面。因此,孩子在遇到了诸如升学、恋爱、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相信父母,要襟怀坦白,勇敢地说出心中的矛盾、困惑与痛苦,请父母帮助分析事情、明辨是非。要多征求、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选择生活道路、选择朋友、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

(2)要自尊、自信,不要气馁。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丧失信心。一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吃一堑,长一智”,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使翅膀慢慢丰满起来,从而翱翔于社会。

P24-26

序言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爱孩子,更要懂孩子。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就如同一张洁白的纸,在这张纸上画什么便呈现什么,而图上第一笔色彩的人就是父母。孩子能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是否正确。从某种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之间的竞争。

但是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孩子能在任何方面完全一样,所以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优秀的教育方法。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孩子自卑很多年,却可能激励另一个孩子很多年,所以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教育是不科学的,只有在耐心地观察和体会自己孩子的特点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子之路。

孔子在因材施教方面就做得很好,值得广大父母学习借鉴。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 “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行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身为父母,不仅要学会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从而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本书作者梅子老师从事儿童教育多年,总结出一套独有的教育经验。她认为成功的父母不在于所取得什么地位和多少金钱,而在于如何用“智养”的方法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梅子老师在书中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信任孩子的心灵感悟和实用的新方法、新技巧,包括如何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们的信任;如何正确地给予孩子爱;如何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怎样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他们;怎样不让孩子觉得父母讨厌等丰富而切实的内容。

梅子老师的教育方法完全可以归结为“智慧”两个字,具体表现就是不蛮干,不教条,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引导其成长成才。表现在家教思想上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阳光的孩子,如果你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排忧解难。你会懂得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指引,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体会孩子眼中的美好和新奇,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一个幸福的世界,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养(一位教师的教子手记父母必知的儿童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30742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