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逆反怎么办(最新实用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全面地分析了孩子逆反的种种表现和心理本质,剖析了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本书为父母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想点子,找路子,献策支招。这是本书的主体内容,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在本书的最后,就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矫治异常心理进行了指导,还附录了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状况、逆反状况以及家长教子方法是否科学的测试题,以便家长全面正确地认识孩子、理智地进行教育方式的自我评价。

内容推荐

面对逆反的孩子,压服与放任都不是正确的方法。

本书告诉广大父母:化解孩子逆反,重在与孩子做好心灵沟通。纠正孩子逆反,旨在帮助孩子自立成人。

本书既有对孩子逆反原因的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又有纠正孩子某一方面逆反的重点突破;既有画龙点睛的精彩理论,又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分析。本书集理论的科学性,操作的实用性,阅读的轻松性于一体,是一部切实指导家长明智地面对孩子逆反的实用教材,是别开生面的教子科学课堂。

目录

第一章 逆反心理:少男少女特有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2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4

父母应正确看待青少年的逆反行为/6

逆反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8

破罐子破摔的逆反:“我是差生,我怕谁”/9

生命不堪承受之重引发逆反:“您的苦心我决不接受”/11

回避问题和矛盾的逆反:“我想到外面闯一闯”/13

家庭“内战”导致的逆反:“就是不愿意回家”/15

挫折和逆境滋生的逆反:“我真的不想再去上学了”/17

第二章 春风化雨:疏导孩子青春期的逆反

正确区分:叛逆与任性截然不同/20

春风化雨:化解孩子心中的逆反/22

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在青春期形成健全的人格/24

理解关心:“中和”逆反的一剂良药/25

有效沟通:化解孩子逆反心理的必要手段/27

充分信任:使孩子用安全感消除逆反心理/28

不再缺课睡觉:帮助孩子战胜学业逆反/30

岂能一了百了:引导孩子远离生活逆反/31

封堵不如疏导:巧妙化解孩子的青春期逆反/33

克服自我逆反:青春期容易性冲动的孩子应学会自我调节/35

第三章 填平代沟:父母应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并非大逆不道:正视由“代沟”引发的逆反和冲突/38

得不到尊重:孩子便要跟父母“对着干”/41

面对“代沟”冲突:以正确的方法处理与化解/43

建立全新的家教理念:寻求消融亲子隔阂的最佳途径/45

尊重和信任孩子:赢得孩子的友谊/47

平等对待孩子:收起高高在上的长辈架子/49

倾昕孩子的诉说: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50

期望过高则逆反愈强:别用分数压弯了孩子的腰/52

“早恋”的棍子不宜乱打:正视正常的异性交往/54

干涉孩子的隐私:既违法又“违”孩子的心/55

解除“高压政策”:留住孩子的心/57

第四章 尊师重教:教导不服老师管的孩子

让孩子明白:尊重老师就等于尊重知识/61

引导孩子与老师融洽相处/62

引导孩子打开心灵之门,与老师正常交往/64

帮害怕与老师交往的孩子找找原因/66

教导孩子真诚虚心地接受老师的忠告/68

教孩子正确对待和接受老师的批评/69

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爱心”与“偏心”/71

帮助孩子消除老师对自己的误解/73

冷静分析,区别对待老师对孩子的“冤枉”/74

及时帮助孩子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76

第五章 沐浴友谊:帮助同学关系不正常的孩子

告诉孩子:交往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维生素”/8 1

改变观念,纠正孩子不善交际的毛病/83

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社交焦虑/85

帮助孩子调整对同学交往的认知结构,改善同学关系/88

诱导孩子改变态度,找到知心朋友/90

让孩子通过相同的兴趣,结交到志同道台的朋友/91

让孩子牢记: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你/92

教导孩子:友善地帮助别人,会促发友谊之花/94

教育孩子向有圃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95

同学生病了,提醒孩子去探望/97

让孩子把握住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分寸/99

教孩子把握好异性交往中“亲密”的距离/100

帮助孩子突破“异性交往障碍”/102

告诫孩子:早恋是一枚包着糖衣的苦果/104

帮助孩子摆脱早恋的困扰/106

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各种摩擦/107

第六章 爱上学习:拨正孩子学业上的逆反

学习逆反:导致孩子学习成绩滑披的罪魁祸首110

剖根揭底:引起孩子学习逆反的外部和内在原因/112

家教误区是诱发孩子学习逆反的“黑洞”/114

学习瓶颈:造成孩子学习逆反的“顽石”/117

自主学习:让孩子用自动自发精神战胜学习逆反/119

激发兴趣:让孩子用求知激情化解学习逆反/121

独立思考:让孩子用思维魅力消除学习逆反/123

鼓励赏识:让孩子用积极自信战胜学习逆反/124

突破瓶颈:让孩子扫清障碍克服学习逆反/127

怕上学,怕上课,怕看书——孩子厌学怎么办/129

离了家却不进校门——孩子逃学怎么办/131

学习的天平在倾斜——孩子偏科怎么办/132

都是分数惹的祸——孩子躲避考试怎么办/133

不可轻视的阅读能力退化——孩子逃避阅读怎么办/135

良药利病难入口——孩子不接受批评怎么办/137

第七章 理智平和:中和孩子认识问题的偏激与片面

帮孩子驱走思想深处“学习无用”的阴影/141

及时纠正孩子“想挣钱,不想上学”的错误观念/142

预防和化解孩子思想中的暴力倾向/144

君子动口不动手:纠正孩子爱打人的恶习/145

怨怨相报何时了:引导孩子克服“报复”心理/147

考前求神拜佛:孩子迷信思想严重害处多/148

万恶“黄”为首:让孩子远离“黄毒”的侵害/150

赌博害人又害己:千万别让孩子变为小小赌徒/151

一吸毒而成千古恨:别让孩子与毒品沾上边/153

第八章 积极懂事:矫正孩子生活上的逆反

玩物必丧志:别让孩子迷上电子游戏/155

网络成瘾害无穷,解救沉迷网络中的孩子/157

疏导胜于防堵:以正确的方式化解孩子的网瘾/159

小心“网恋”陷阱:别让孩子堕入情网受欺骗/162

莫为“追星”发了狂:正确引导孩子的“追星”行为/163

节俭朴素,健康消费:教育孩子克服挥霍浪费/165

并非“很酷”:当心孩子成为小小“烟民”/168

清除语言“垃圾”:别让孩子的脏话“满天飞”/170

宽严有度:矫正孩子任性的习惯/172

学会自我控制:纠正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174

懂事明理:纠正孩子蛮不讲理的态度/176

善良无价:帮助孩子消除残忍的习性/179

纠正孩子爱在公共场所捣乱的坏习惯/181

第九章 远离“心魔”:排解孩子的心理障碍

让孩子用自信战胜自卑/184

缓解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185

帮助孩子摆脱抑郁情绪/188

纠正孩子虚荣心过强的习惯/190

扫除孩子的嫉妒心理障碍/193

矫正孩子欲求过分的心理/195

鼓励孩子克服胆怯心理/197

指导孩子战胜恐惧心理/198

防范孩子的自虐行为/200

改变孩子冷漠的心态/201

引导孩子走出孤独的樊篱/203

及时医治孩子的社交恐惧症/205

让孩子远离强迫症的危害/207

引导孩子清除人格发展障碍/210

试读章节

1 正确区分:叛逆与任性截然不同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看懂了人生的许多事情,知道哪些是好,哪些是坏。他们想让孩子朝好的方向走,避开那些坏的事情。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在某些时候,对父母而言是好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也许是坏的;而对父母而言是不好的事情,对孩子也许是好的。许多父母也许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这种情形在生活中确实存在。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而且现在孩子已经到了叛逆的年龄,每当父母对他训斥时,他便会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他开始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并且无畏地去实践自己的反叛计划。他认为只有这样,未来的人生才会为自己所有,否则的话,他的人生将是父母人生的翻版。

但父母却希望孩子不要脱离他们的轨道,应在他们的呵护下生活。因此,孩子与父母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有时孩子说一句话,如果父母不满意,就大声呵斥,甚至臭骂一顿,孩子也可能会大声还击,或者用沉默抗议。再加上父母有时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用命令的语气同孩子说话,要他顺从自己,这样做都有意无意地对孩子的叛逆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孩子觉得只有叛逆才能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即使与父母发生冲突他也不在乎。

父母对此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顺其自然与极力压制都是不正确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应指导孩子明白:叛逆与任性的区别,如果以“我”为中心,不管事情对与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任性而不是叛逆。叛逆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而任性则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

其实,并非事事都顺从家长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叛逆有时正是孩子的独特与优秀的表现。

日本企业家井户是闻名于世的亿万富翁。他出生于日本静冈县山坳中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是位雇工,靠为人采伐木材挣得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母亲也只是做临时雇工,收入非常低。他们希望井户能够赶快找一个安稳的工作,挣一定的工资贴补家用。但井户有自己的理想,他没有按父母的意愿打工挣钱,而是在家里负担不起学费的情况下坚持上学,他觉得,如果要实现理想,就一定要有知识,母亲怪他不懂事,可少年井户仍旧坚持己见。

等他初中毕业后,他决定去静冈县附近一个比较大的滨松市工作。为此,他又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因为父母不希望他离家工作,他们认为在本地找一份工作能够维持生计就很不错了。井户却认为如果留在本地,那一辈子就定型了,于是他又一次叛逆,毅然离开了家。他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正是由于这一选择,井户才由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世人仰慕的超级富豪。

没有叛逆精神,井户不会走向成功,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每一次叛逆都是为了理想而实事求是地做出的选择。

孩子的叛逆有时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因为他的人生不属于父母。只属于他自己。他要依靠自己的精神和行动去创造自己的独特人生,展示在家庭中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聪明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做一个明智的“叛逆者”。

2 春风化雨:化解孩子心中的逆反

有时候,叛逆行为,是和年龄有关系的,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必修课”。孩子有轻微的叛逆行为,家长不用大惊小怪,不要认为孩子是学坏了,而应该像以前一样关怀他、教育他。到了一定阶段(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时),此种叛逆行为会逐渐消失。

然而一旦孩子逆反的程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值,则应予以重视,通过剖析原因,以及巧妙的沟通、引导来消除或缓解孩子这种不正常心理。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找出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孩子逆反与家庭的关系

认真分析,你会发现,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经常表现得很叛逆。但当孩子讲错了一句话或办错了一件事,家长觉得不满意而对其大声指责或责骂时,孩子心理受到刺激,才大声对抗,或以沉默表示反抗。这样,孩子便会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家长以专制的方式管教孩子是行不通的。

②孩子对家长的行为不满

许多时候,孩子对家长的偏心、言行不一等行为不满意,但又不敢对家长说出来,就以不听从大人的话等方式来发泄他的不满。

③从小养成习惯

教育孩子要从小时候做起,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而溺爱孩子,使孩子有了错误不改正。孩子长大后,习惯已经养成,再改就晚了。

④家庭关系不和

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孩子厌恶父母的行为,但又无可奈何,只好逃避。

(2)家长帮助孩子消除逆反心理的方法

要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平等沟通

许多时候,家长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

许多家长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孩子应该听家长的。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家长应该放下架子,耐心听一听孩子自己的想法,从感情上、从具体事件上与孩子达成一致,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②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但自身行为却很随便,孩子觉得,当家长的自身都没有做到,凭什么要求自己去做?因此不听管教。所以,做家长的应该以身作则。

身教胜于言传,一旦家长行得端、做得正,孩子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听从家长的教导。

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因为兴趣影响学习成绩时,家长大多会粗暴地制止,但往往适得其反。要是家长先不动声色地观察孩子的兴趣,了解情况,譬如和孩子一起议论他们心里崇拜的偶像等,然后再作适当的提醒,做到有的放矢,当利害关系一目了然的时候,孩子也就能够接受劝告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愿意和家长融洽相处,都想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

④艺术地批评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就一味地批评,这样就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先对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再指出不足和错误之处,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就乐意接受。

⑤循循善诱

有些问题,如早恋,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有情、有理、有据地说服、劝导,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同时,用具体事例改变孩子幼稚的理想化思维,用自己的冷静、理智换取孩子明智的选择。P20-24

序言

当孩子进入了中学,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父母既惊喜又忧心:惊喜的是孩子渐渐地迈向人生的成熟;忧心的是孩子在由童蒙稚子走向成熟的“多事之秋”是那样地令人费解——

他们不再像小鸟般依人了,他们似乎不再缠着父母问这问那了,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话越来越少了;他们随着身高的增长和骨骼的变硬,一天天地变得倔强、固执;他们显得莫名其妙地压抑。甚至无端地拒绝父母,“我不想!”“我不千!”“我烦”,“我怕谁”是他们的口头禅,有时他们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甚至动不动就和父母对着干,顶撞和捉弄老师,更让父母痛心的是:他们有时愿意在外徘徊而不愿回家,为了逃避学习而不入校门,少数孩子竟然一时冲动到外面去”闯一闯”……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父母不禁痛心疾首地问: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回答是:您的孩子“逆反了”。

逆反是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必然的心理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只要家长能找准孩子逆反的根源,以高超的家教艺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化逆反为求知上进的动力,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

父母应当以开明的态度辩证地看待孩子的逆反。由于孩子处于由少年向成人过度的心理“断乳期”,这时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膨胀,对外界的束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父母首先应该看到逆反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成熟的积极作用:逆反有利于孩子独立创造性的发展,有利于孩子敢闯好胜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孩子求异思维的形成,更有利于孩子不良情绪的调适。

但是,由于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很不成熟,往往凭感情和冲动用事,所以他们的逆反往往带有盲目性,这种盲目的逆反自然带有一定的破坏性,严重的逆反心理,会导致孩子对人和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会使他们的意志衰退、心态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迫使他们无缘无故地与父母对着千,顶撞老师,和同学闹矛盾;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进一步发展,便会形成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严重威胁孩子的心身健康,阻碍他们健康、生动、活泼地成长。

因此,引导和帮助孩子融解逆反心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言之,孩子进入“多事”的青春期,其自我意识逐渐清晰,其独立意识日益强烈。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以及教师的管教,处处想张扬”自我”:于是年少气盛的他们,便通过与父母及老师“对着干”来体现“自我”,显自身非凡的“独立性”。客观言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激发,与家长和老师教育思想的僵化、教育形式的封闭、教育方法的呆板与教育内容的单一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父母应当对孩子进行全面浑刻的认识和分析,搞清孩子逆反的心理根源,对症下药;父母更应当转变家教观念,以民主温暖的家教方式和高明的教子艺术,引导孩子及时地克服逆反心理,为了帮助家长们尽快地掌握消融孩子逆反心理的教子策略与教子方法,我们编著了这本《孩子逆反怎么办》。

本书首先全面地分析了孩子逆反的种种表现和心理本质,剖析了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本书为父母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想点子,找路子,献策支招。这是本书的主体内容,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在本书的最后。就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矫冶异常心理进行了指导,还附录了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状况、逆反状况以及家长教子方法是否科学的测试题,以便家长全面正确地认识孩子、理智地进行教育方式的自我评价。

总之,本书既有对孩子逆反原因的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又有纠正孩子某一方面逆反的重点突破;既有画龙点睛的精彩理论,又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分析。本书集理论的科学性,操作的实用性,阅读的轻松性于一体,是一部切实指导家长明智地面对孩子逆反的实用教材,是别开生面的教子科学课堂。

相信在本书的帮助下,家长们会科学地指导孩子度过“多事”的青春期,逆反而造成的亲子间的“代沟”,使孩子变得尊师重教、珍惜友谊、爱学乐学、理智平和;使孩子以健康的心态,意气风发地获取学业上的成就,迎接未来人生的灿烂——这正是广大为孩子的逆反所困扰的父母们的迫切愿望,也正是我们编著本书的初衷和宗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逆反怎么办(最新实用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戈//姚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7417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