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侠气敢横三尺剑(建安七子传)/中国文脉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张三编著的《侠气敢横三尺剑(建安七子传)》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主要讲述了我国建安时期“建安七子”孔融、陈琳、徐干等七人那传奇的人生经历。一个独特和充满悖论的年代,一群活跃在建安文坛的翩翩才子,走近建安时代除曹氏父子外最优秀的文人,叙写乱世中璀璨耀眼的人杰传奇。

内容推荐

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活跃于建安文坛,其文学创作反映了那个动乱的年代,包含了个人的政治理想、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王张三编著的《侠气敢横三尺剑(建安七子传)》共七章,每章按照时间顺序对文学家的一生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而后对其著作及其写作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析,风格洒脱不羁,文字铿锵有力。

目录

第一章 昂昂累世士:孔门之后,刚直不阿——孔融

 第一节 四岁让梨,少有异才

 第二节 争相抵罪,声名远播

 第三节 才疏意广,城池陷落

 第四节 兵讨董卓,杀左承祖

 第五节 一代名儒,匡扶汉室

 第六节 奔投曹操,表荐祢衡

 第七节 恃才傲物,不畏权贵

 第八节 欲加之罪,临终诗成

 第九节 体气高妙,理不胜辞

第二章 饮马长城窟:州里才士,羁客难为——陈琳

 第一节 主簿国舅,主死臣忧

 第二节 依附袁绍,信劝臧洪

 第三节 官渡檄文,名扬天下

 第四节 北上归魏,军国书檄

 第五节 丁酉大疫,染疾逝世

 第六节 千古文章,壮有骨鲠

第三章 登楼以四望:七子冠冕,发愀怆词——王粲

 第一节 世族出身,随父西迁

 第二节 少有才名,博闻强记

 第三节 拒诏侍郎,荆州遇冷

 第四节 劝降刘琮,投奔曹操

 第五节 汉末丧乱,绝无玉佩

 第六节 征途染病,眉落而逝

 第七节 七子冠冕,发愀怆词

第四章 察风流浊清:彬彬君子,澹然自守——徐干

 第一节 轻官忽禄,不耽世荣

 第二节 潜身穷巷,颐志保真

 第三节 箕山之志,彬彬君子

 第四节 我思何笃,其愁三春

 第五节 辞赋大成,张蔡不过

 第六节 一家之言,辞义典雅

第五章 出北郭门:焚山求才,为知己死——阮踽

 第一节 贵族之后,师承蔡邕

 第二节 才华出众,无奈归隐

 第三节 声名四起,被逼出山

 第四节 文思敏捷,尽显风流

 第五节 心怀大同,循循善诱

 第六节 心向曹丕,诗文名世

 第七节 为知己死,后世流芳

第六章 朝云浮四海:朝雁鸣云,流离世故—一应场

 第一节 书香世家,少有才名

 第二节 仕途几更,观弈斗鸡

 第三节 随君西狩,自喻鸿雁

 第四节 眷恋故土,泪作《别诗》

 第五节 和而不壮,文思斐然

第七章 松柏有本性:乖人易感,仗气爱奇——刘桢

 第一节 诗书世家,五岁读《诗》

 第二节 结交王粲,掾属曹氏

 第三节 受廓洛带,妙答调侃

 第四节 平视甄后,获罪劳役

 第五节 思健功圆,楷模身后

附录 建安七子作品(部分)

试读章节

东汉末年很普通的一天,当傍晚的暮光快要吞噬残留的夕阳余晖时,太山都尉孔宙听到从书房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他感到短暂的知足。在这乱世中生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枉为孔子的第19世孙,却无力实现圣人的遗志。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汉和帝在位期间,而今他已经是7个孩子的父亲,东汉也在这短短的3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更换了6位皇帝,而且基本上无一例外都是儿皇帝。如今这个桓帝,即位的时候也不过15岁,现在已经过去了11年,桓帝依然在位,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孔宙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妻子走到丈夫孔宙的身边,安慰道:“如今夫君已经平复了泰山的动乱,老百姓们个个都称赞你,你为何还愁眉不展呢?”

“没有什么。你好好照顾孩子便是。妇道人家,不要妄议政事。”

妻子当然了解孔宙心中的烦闷,外戚梁氏一族专权,朝廷又陷入了混乱不堪的恶性循环,而皇帝又无所作为,终日沉迷女色之中。任何一个有担当的为官之人都会为此寝食难安的。多年的相濡以沫让这个贤惠妇女只是希望能够担当一个倾听者。

她摇摇头,想到刚刚老百姓特意送过来的新鲜梨子,便叫下人叫儿子们来吃梨。

4岁的孔融正在书房里诵读《孝经》,他是机灵的小孩,深得父母的喜爱。他们几个兄弟的关系也和谐融洽。

母亲要孔融分梨给兄弟们,他当仁不让,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给兄弟们分了梨,最后只剩下一个最小的梨子,他留给了自己。孔宙问道:“为什么分给自己最小的梨呢?”

孔融回答道:“长幼有序,我应该尊敬兄长。”

“那弟弟还比你小呢?”

“弟弟年幼,我更应该爱护弟弟才对。”

孔宙夫妇听到自己4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道理来,感到非常欣慰。他们一家一向以身为孔子的后人而自豪,因此对孩子的管教也格外严苛,这才能不辱没先人的圣名。孔融的做法恰恰证明了他们教育的成功。孔宙夫妇自此更加喜爱聪明伶俐的孔融,而街坊邻里也一向称颂孔融诸兄弟的懂礼守节。

到了孔融10岁那年,孔宙因有公事要到京师洛阳拜访当时的名士李膺,从未出过家门的孔融随父前往。孔融早就听父亲提起过这个李膺,为人严明刚正,甚至连侵犯边境的鲜卑人都害怕他,因为李膺抵达边境后,他们归还了掠夺的财物。孔融自小在儒家经典的熏陶中长大,对圣贤之人素来敬仰,而李膺无疑挑起了他的好奇心。

“父亲,这个李大人既然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把皇帝身边的坏人打跑呢?”孔宙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居然也对朝纲之事如此关注,不禁笑道:“李大人也在努力,只是坏人太多了,要慢慢来。”  父子二人到了李膺的府邸,只见大门紧闭,不像是要让他们进去的样子。孔融就问父亲:“待客之道,应当如此吗?”

“这个李大人只接待自己的朋友,而我们于他而言是陌生人,所以才会如此,并非有意怠慢。”

孔融眼见着父亲上前亲自叩门,交给门童一张书函,孔融知道那定是父亲所书的请求求见的因由。半个时辰后,门童交给父亲一封信,父亲亲启,读罢,喜形于色。

孔融因而更加好奇这个李膺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叫父亲这样的人也如此崇拜。在孔融眼中,父亲孔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他从小学习的榜样。他于是走到门童的面前,说道:“我是李伯父世交的儿子,特来京都探望他。”

门童一听,也不敢怠慢,只得引领孔融进了厅堂,端上了茶点,便去通报李膺了。李膺素来对待人亲厚,听闻是世交之子拜访,便放下手中的公文,来到了厅堂。见眼前的是一个黄毛小儿,得知是客人孔宙那个有点名气的儿子时,便故意问道:“我与你父亲有何交情呢?为何我从未见过你。”

孔融看到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确实是气度不凡、温文尔雅,不假思索说道:“我的祖上孔子和您的祖上老子曾经是师徒关系,所以我们两家也算是世交了。”

在场的人都感到很吃惊,李膺自问也是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机灵的孩子,遂点头称赞。

这时,李膺的一个朋友太中大夫陈韪进来了,有人便告诉他孔融是如何的聪颖。谁知道这个陈韪当着孔融的面说道:“小的时候的聪明不过是口舌之辩,长大了未必就是一个饱学多识之人。”

孔融丝毫不感到尴尬,大胆回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人了。”P3-5

序言

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发端来自儒学的衰微,从其形成背景来看,国家处于常年的战乱、礼崩乐坏、无人统一思想领域都是促成这一时期文学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这样一个基本没有思想约束的时代,大批文学家摆脱儒家经学的束缚,思想开始解放,创作出诸多不朽的名篇。这些作品或抒发个性,或反映现实,或同情百姓疾苦,共同描绘出一幅建安文学的美好画卷。

说起建安文学,就不得不提“三曹”和“建安七子”。就一定范围来讲,建安文学就是“三曹”和“建安七子”作品的汇集。“三曹”领风气之先,开启了这场文学盛事,而真正进行自由创作的,也亦有“建安七子”。孔融之刚直不阿、自傲立世,陈琳之千古文章、壮有骨鲠,王粲之博闻强识,徐干之辞义典雅,阮瑀之俊才,应玚之凄凄,刘桢之乖人易感,基本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文学风格。因此,为“建安七子”写一本传记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本书未写之时,想想建安时期这些文士的事迹几乎如数家珍,成书自无甚难度。但真正书写之时,我才意识到要写成“建安七子”这本传记并非易事。除了孔融的资料稍稍多些外,其他六位文学家的事迹散落在《后汉书》或《三国志》等史籍中,寥寥几百字而已。所以,为了圆满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我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搜集、甄别和整理工作。

“建安七子”之说,始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故本书的目录中七人的排列次序与《典论·论文》中的顺序保持一致(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玚、刘桢),这也是当下研究或书写七子的作品所惯用的排序。在每一章,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对文学家的一生做较为详细的叙述,而后对其著作及其写作特点进行简要的评析,这也是这本书较为突出的特点。

由于时间的关系和个人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存有纰漏,在此恳请广大读者多多指正,以便本书进一步完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侠气敢横三尺剑(建安七子传)/中国文脉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张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9323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4227912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