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自强主编的《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了史与论相结合的方式,文化史与文化特质相间。如先秦部分中,先介绍先秦文化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力争拉出一条清晰的线索。随后即对这一时期几个代表性的文化特质作简要的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这些文化特质时,编者们既照顾到这一时期这种文化特质的特殊性,同时还会注意到这一文化现象在前后的演进历史,因此,对文化特质的介绍往往是前后勾联的。为了帮助学员学习,编者们还在每一部分后面带上一些思考题,以供学员参考。
图书 | 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骆自强主编的《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在编写过程中,采用了史与论相结合的方式,文化史与文化特质相间。如先秦部分中,先介绍先秦文化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力争拉出一条清晰的线索。随后即对这一时期几个代表性的文化特质作简要的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这些文化特质时,编者们既照顾到这一时期这种文化特质的特殊性,同时还会注意到这一文化现象在前后的演进历史,因此,对文化特质的介绍往往是前后勾联的。为了帮助学员学习,编者们还在每一部分后面带上一些思考题,以供学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先秦文化 多元向心的文化之源 人本的巫史文化 士的崛起 诸子百家 士文化的首度喷发——“百家争鸣” 天人合一 体用一源 道 德 无为 礼 乐 仁 义 知 兼爱 阴阳 八卦 附: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 文化一统的前提 儒学的独尊 浑厚的两汉文化 儒、释、道三教 玄——魏晋的时代精神 士文化的再度喷发——人性的自觉 法 外儒内法 孝 玄 隐 名士 丹 酒 附: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唐宋文化 文化的融合 寒士的崛起 大气磅礴的盛唐气象 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诗、书 三教并行 儒学的复兴 宋学的兴起 宋学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新变 文化中心的南移 柔美典雅与市俗风采 “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 太极 气 中庸 君子 和 性 命 忠信诚 恕 恭敬 佛 禅 琴 棋 书 画 意境 茶 附: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元明清文化 文化圈的重塑 市民文化的代表——杂剧 封建专制的极端化与经济基础的新变 沉暮与新生 市民意识全面成熟 西学的传人 近代科学精神的启蒙 空前的民族团结与融合 四库全书 人文的潜流 垂暮与衰变 利 仕 侠 剑 清官 情 爱 贞 山水 附: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近现代文化 汹涌而来的西学 社会的巨变 洋务运动的文化内含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 思想启蒙的延续 “五·四”狂飙 儒学的新变 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内涵 任重道远 前程远大 仙 鹤 龙凤 雅俗 尚统 务实 安土重迁 爱国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附:参考文献 后语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骆自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35392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3-08-01 |
首版时间 | 2003-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2003062629 |
中图分类号 | G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5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2 |
宽 | 13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27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