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杂散区藏人的足迹(精)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出生在边远高寒而贫困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散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内的藏族都有自己的姓,我家的藏姓叫“昂古”,汉语称为“周”姓,我的藏族姓名叫昂古依达,汉文名叫周文安。

这里简要说一下我的家族史。据老前辈们传说,昂古家在“普家地域起祖,从萨坭麦峨朵迁徙下来,经规汉栖息,到三道桥定居并分房”。2012年撰写昂古家族的家谱时,为尽力弄清楚本家族的起祖地和迁徙路线,我先后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和雅安市的石棉、汉源等县考察,并深入到祖辈们传说中的迁徙线路九龙县的三垭(藏语叫萨坭)乡和俄尔乡、石棉县的栗子坪乡公益海村调研,同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后认为,祖辈们传说的“普家”,应是对藏族和普米族聚居区的统称,可能是今青甘河湟一带,“萨坭麦峨朵”可能是今九龙县的三垭乡和俄尔乡。“规汉”是今石棉县栗子坪乡公益海村,“三道桥”是今甘洛县海棠镇正西村。

据说昂古家老祖宗诺觉噶和老祖母革依玛大约在清朝中期(距今约300来年)从规汉迁居三道桥。昂古家族开辟三道桥这片热土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人丁兴旺。三道桥就成了昂古家族的发祥地。诺觉噶和革依玛有四个儿子,老大叫泽噶让,老二叫诺茨噶,老三叫兹扎依,老四叫蒲尔依。四兄弟长大后分为四房,并向外迁徙发展。

我是第二房诺茨噶的后代,从老祖宗诺茨噶到我这一代约有十代了。在我高祖父尔真依、曾祖父意夸依时还住三道桥,到我祖父王家保(可能是拜结给王家起的名)这一代才到今蓼坪乡清水村上门。我祖父王家保和祖母诺玛果有四个儿子,即老大周崇贵、老二周崇富、老三周崇海、老四周崇德;有两个女儿,长女叫仲楚玛,次女叫尔渣意。我的伯父周崇贵有两个女儿,我父亲周崇富有一儿两女,三叔周崇海有两儿五女,幺叔周崇德有一儿两女。大姑仲楚玛嫁到蓼坪乡腊岱杨家,因无生育被迫离婚回娘家,为三叔家料理家务直到终老。小姑尔渣意嫁在本村王家,姑父叫王子富,他俩有两儿三女。

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不像前辈们生活在残酷的奴隶社会,随时都有可能被土匪抢去卖到彝区当奴隶,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按理说,青少年时期我过得应该是幸福的,但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我的少年时期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

一、特殊家境伤心子

谈家境还得从祖父祖母说起。我祖父王家保属猪,生于1875年即清光绪元年,卒于1941年即民国三十年,享年66岁。我祖母诺玛果属狗,比祖父小11岁,生于1886年即清光绪十二年,卒于1964年,享年78岁。两人都安葬在今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我祖父从小丧父,曾祖母改嫁后他和弟弟巴尔依由三道桥其叔父抚养成人。我祖母没有弟兄,只有个姐姐嫁在蓼坪乡白石村周家(现清水村村长周勇的曾祖母),祖母的父亲瓦米雅多就把我祖母留在家里招女婿上门。我祖父近30岁时到王家上门,近50岁时双目失明,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家里就全靠祖母带着6个子女辛勤劳作,艰难度日。据说我伯父13岁时就开始学犁地,由于他人小驾驭不了耕牛,经常是边哭边学犁地。我三叔10来岁时就被迫到腊梅田家当长工放羊。祖父祖母那一代因祖父失明丧失劳动力而家境十分困窘,但后辈人丁还比较兴旺。祖父到清水上门至今已有110年,后裔已有5代,总人口100多人。

P2-5

后记

2012年2月,在州级班子换届时,我从十届州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岗位上退了下来,有亲朋好友向我建议说:“你从村社干部起步,经历了乡、区、县各个台阶的领导工作,直到正州职领导岗位。作为居住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内的少数民族,你能成为州四大班子一把手之一,实属不易。你为凉山杂散区的藏族干部创下了几个第一,即第一个州政府秘书长,第一个州委常委、纪委书记,第一个州委副书记,第一个州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你经历了基层的各级领导岗位,应把在实践中积累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回忆录的形式记载给后人借鉴。”我对他们说,经验说不上,体会和感悟是有一些。写好回忆录比较难,我就做一尝试吧。

回忆录是人生的总结和回顾。我已年过花甲,有近四十年的党龄,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公务员生涯。我们这代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人,在我们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中成长,我们的命运与共和国命运紧密相连。当国家遇到困难时,我们就要吃苦;当国家受挫折时,我们就会受折磨;当国家兴盛时,我们就会得到幸福。在坎坷人生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

我的一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艰辛的童年,奋争的青年,有为的壮年,幸福的晚年。我采纳亲朋好友们的建议,把自己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奋斗的一生写成一本回忆录,书名叫《一个杂散区藏人的足迹》,不为别的,就是送给亲朋好友做个纪念,也算是为子孙后代留点精神产品吧!基于这样的考虑,2013年,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认真查阅日记和工作笔记,在尽量查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拟订的提纲,用朴实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记载我难以忘怀的经历,叙述历历在目的事件,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我的主要经历是公务员,写回忆录不得不涉及工作,其实无论在哪里,工作是领导班子和同仁们大家干的,我只是竭力履行了组织赋予的职责。书中回忆的事件,因时间久远,难免有疏漏,敬请当事人和知情人指正。

我撰写回忆录,得到领导、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原中共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老领导为本书作序,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袁晓文同志为我联系出版社并翻译书名,州政协陈耿毅同志为本书有关章节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西昌学院王德和教授和州纪委王遇幸同志提供了有关图片,凉山州摄影家协会的有关摄影家提供了相关照片。全书由儿子周斌抽空打印,几个女儿和女婿都参与校对并积极提出修改完善建议,连读小学的两个孙孙都在我修改书稿时帮忙打字。在此,谨向所有鼓励、帮助我促成本书出版的同志深表由衷的谢意!  周文安

2013.12.13

目录

第一章 艰难困苦的童年

 一、特殊家境伤心子

 二、恶劣气候冻身子

 三、公共食堂饿肚子

第二章 坎坷奋争的青年

 一、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求

 二、极“左”路线的沉重打击

 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圆了工作梦

第三章 奋发有为的壮年

 一、释放能量上台阶

在胜利公社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省委党校勤奋学习的三年

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八四级民干班

毕业时的自我总结

在甘洛履职的点滴回忆

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给我县农村

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二、用好平台办实事

主政喜德的岁月

附:在喜德县担任县委书记近五年的工作简结

甘当州政府办事员

附:在州政府秘书长授职仪式上的发言

勇做党的忠诚卫士

附:增强廉政意识务必经受住社会转型期腐败问题的严峻考验

 三、圆满收官退二线

在州政协圆满收官

附1:政协凉山州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思路

附2:谈谈基层干部如何健康成长的一点粗浅体会

第四章 充实幸福的晚年

 一、杂散区藏族历史及族源族称研究

 二、抢救杂散区藏族文化

 三、安度幸福的晚年

后记

序言

我与文安同志相识多年,虽因彼此工作繁忙,往来不多,但他为人谦逊好学、朴实无华的作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尽管为书作序勉为其难,还是应允了。不为其他,一来是对文安同志为人的赞许,二来也是对我们这些老同志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精神的敬仰。

拜读了文安同志《一个杂散区藏人的足迹》书稿,掩卷而思,确有许多感悟。首先,觉得书名就耐人寻味,其揭示的时空背景和成书主题,承载的是无奈、是艰辛、更是奋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正是文安同志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是于艰难中奋起、于砥砺中前行的感人画卷。其次,全书以个人经历为主线,不事雕琢,娓娓道来,或为其艰难而感伤,或为其坎坷奋争而感动,或为其奋发有为而感慨,或为其恬淡晚年而感悟,分享到了他对人生磨难的淡定和从容,分享到了他对工作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再次,书中闪烁着许多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光和热,记录人生,回顾工作,畅谈感想都不停留于就事论事,既有思想的阐发,也有规律的阐释,蕴含着许多朴实而深刻的道理,读后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启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文安同志退居二线,依然保持勤学善思、永不懈怠的精神追求,坚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诉诸于文字,以飨亲朋好友,难能可贵。我相信,作为这本书的每名读者,在收获知识、收获思想、收获感悟的同时,所汲取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内容推荐

《一个杂散区藏人的足迹(精)》作者周文安拥有近四十年的党龄和公务员生涯,伴随着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成长。作者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即艰辛的童年,奋争的青年,有为的壮年,幸福的晚年,并抒发了人生感悟。

编辑推荐

周文安同志的《一个杂散区藏人的足迹》,书名就耐人寻味,其揭示的时空背景和成书主题,承载的是无奈、是艰辛、更是奋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正是文安同志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是于艰难中奋起、于砥砺中前行的感人画卷。其次,全书以个人经历为主线,不事雕琢,娓娓道来,或为其艰难而感伤,或为其坎坷奋争而感动,或为其奋发有为而感慨,或为其恬淡晚年而感悟,分享到了他对人生磨难的淡定和从容,分享到了他对工作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再次,书中闪烁着许多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光和热,记录人生,回顾工作,畅谈感想都不停留于就事论事,既有思想的阐发,也有规律的阐释,蕴含着许多朴实而深刻的道理,读后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杂散区藏人的足迹(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文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134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2014227072
中图分类号 K827=76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6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