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编著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内容介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本市涌现了一大批长期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努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涌现了一批领导学校卓有成效,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凝聚着他们辛勤劳动的心血乃至毕生精力。
图书 | 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上海教育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于漪编著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内容介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本市涌现了一大批长期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努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涌现了一批领导学校卓有成效,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凝聚着他们辛勤劳动的心血乃至毕生精力。 目录 一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课程 (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三)纵向继承,横向借鉴,从牛活中汲取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实用而多彩 二 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课程 (一)以语文智育为核心 (二)融合德育和美育 (三)培养素质与发展智力 (四)讲求综合效应 三 为课堂教学创设师生交融的佳境 (一)树立“体”的观念 (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教师为“学”而“教” (四)每名学生应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五)教与学和谐巨动,美寓其中 (六)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 四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 (一)多目标导致无目标 (二)重要的在于把握文章的个性 (三)研究学生的实际 (四)减头绪,削枝强干 五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 (一)珍贵的内驱力 (二)不能干课一面 (三)教出趣味,使学生迷恋 (四)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六 诱导学生善于发现 (一)步入艺术之宫,风光无限 (二)训练对语高的敏感 (三)于默读静观中驰骋想象 七 组织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一)开肩思维的门扉 (二)创设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 (三)鼓励创造精神 (四)注意加温,重点突破 八 精心安排教学节奏 (一)课堂教学流程的有效把握 (二)起始阶段的吸引力 (三)有起有伏,有疏有密 (四)高潮的掀起 (五)课已尽而意无穷 九 荡漾起琅琅书声 (一)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二)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三)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十 熟读名诗佳作 (一)积累是良好素质的基石 (二)发展记忆,提高效率 (三)多角度进行训练 十一 语言思维双锤炼 (一)扫除习作心理障碍 (二)锻炼认识生活的能力 (三)取法乎上,以读促写 (四)锤炼语言,增强文章表现力 (五)发挥习作讲评的作用 十二 教诲无涯学为舟 (一)清醒地认识自己 (二)锤炼教学语言 (三)源头有活水流淌 (四)激情似火,开拓创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上海教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401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