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史学界,美国内战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研究成果至为丰富。但是,对于战争中的“死亡”问题,人们却鲜有关注,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因此而具有特殊的意义。该书从“死亡”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评价内战的意义和含义。从“死亡”这个冷僻的角度,研究内战这个饱和的领域,且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不多见,也反映了美国内战史学的新水准和趋向。
图书 | 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人文与社会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美国史学界,美国内战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研究成果至为丰富。但是,对于战争中的“死亡”问题,人们却鲜有关注,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因此而具有特殊的意义。该书从“死亡”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评价内战的意义和含义。从“死亡”这个冷僻的角度,研究内战这个饱和的领域,且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不多见,也反映了美国内战史学的新水准和趋向。 内容推荐 《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以一种新的史学视野,探讨了美国内战期间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将目光聚焦在作为战争主体的普通人,以她杰出的分析与描述才能,探究了北部与南部美国民众如何应对这一最具毁灭性的经历。他们如何面对杀戮和死亡,如何埋 葬死难者,如何哀悼与纪念,如何帮助死难者的家人?这场战争如何影响了那些幸存者?……本书对这些问题有力而动人的回答,为重新理解美国内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维度。 目录 致谢 序言 关于死亡的工作 第一章 死亡:“献出我的生命” 第二章 杀戮:“更巨大的勇气” 第三章 埋葬:“照料死者的新课” 第四章 寻名:“意味深长的字眼——无名氏” 第五章 接受:平民与哀悼之工作 第六章 信仰与怀疑:“这场大屠杀意义何在?” 第七章 解释:“我们对死者的责任” 第八章 统计:“多少?多少?” 尾声 幸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人文与社会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
译者 | 孙宏哲//张聚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5116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9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首版时间 | 2015-02-01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2014263299 |
中图分类号 | K712.4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2-26号 |
版权提供者 | Alfred A.Knopf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