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有味是清欢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顶级畅销书作家于丹阔别三年,再推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

著名文化学者、千万册级畅销书作家于丹,与读者阔别三年,对于人生、对于文化、对于社会、对于生活,她持续思考;面对连连争议和读者、媒体、学界的种种误解,她有话要说!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最温柔、最动情的作品,与你分享她的人生,讲述她的故事。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幸福困境,聊人生,谈幸福,讲传统文化,品古典之美,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内容推荐

生活中的困惑是常有的,解决一个,又来一个。有些“惑”,一时半会儿解不了,要去参悟,在生活中去参,在时光中去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常有的,否则,理想就失了珍贵,现实就少了无奈。

境无好坏,唯心所造。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可以选择悠游自适;面对繁忙的工作,我们可以学会乘物游心。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间有味是清欢》,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于丹首谈个人成长经历,创作过程中数度落泪。本书插图皆由于丹亲自拍摄。行走山川,渡过江河,看大千世界,品百味人生,体会逝水流光中的那些生命瞬间。

目录

壹 生命:借一把光阴,雕刻我的印记

 寻常岁月,漫成节日

 生命中的成全与托付

 来日方长并不长

 做一株土生土长的庄稼

 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真理只在花开叶落间

 退步原来是向前

贰 幸福:一点觉悟,十分相信

 信念·悟性·责任·行动

 你在意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

 婚姻需要爱,更需要智慧

 有些爱要留给自己

 找回一些动物的天性

 没钱的日子,欢喜的流光

 无论如何,心怀希望

叁 成长: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人的家教与门风

 给孩子温柔和坚强

 天使也要自己飞

 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学会爱,更要超越爱

 懂事以后,沧桑之前

肆 行走:生来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杭州:曾是西湖梦边人

 丽江:邂逅一米阳光

 黔东南:乡土中国,烟火神仙

 敦煌:相逢恨早的美丽

 巴黎:一座灵魂有香气的城

 挪威:一场窑变的惊喜

 三大洲:时光逆流,灵魂借宿

伍 闲情: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寻味:舌尖上的天地缘

 品茶:青山泉水杯中映

 吟诗:春风桃李,秋雨梧桐

 听曲:水磨腔里的至情至性

 登临:那些托举生命的高山

 赏月:看似无用的美好

陆 流年:节序如流,守一段人间相思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端午:手工记忆中国心

 七夕:长相思,不如长相守

 中秋:月圆满,心圆满

 春节:不离不弃的天地约

代后记 读书与读心——对话星云法师

试读章节

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孔子将至九夷,学生说:“陋,如之何?”意思是:那么简陋的地方,你去干什么?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真君子的住所,何来简陋?

以我个人的理解,孔子的话有两重含义:第一,真君子心怀天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以忽略外在的环境,因为他的志向足以支撑自己的尊严;第二,真君子富有情趣,内心有一种恒定的力量,所到之处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活色生香。

佛家有一种观念,刚好与孔子的话对应,叫作“心能转境”。因为我们在世界上遭遇的各种物境,都无法强求遇到最好的境界。其实,生命中的所有相遇都是必然,因为生命没有所谓的弯路。如果不经过所谓的弯路,你不可能到达此刻。那么,当你处于逆境或者遭遇不顺的时候,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环境,又如何调整自己去应对?

前几年,我出差去国外讲学。星期天,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情况一团糟。我爱人告诉我:“妈肚子疼了两天了。”我说:“怎么不上医院?”他说:“妈说什么都不去,老说自己就是吃坏东西了,一直忍着。孩子咳嗽得很厉害,眼看就要转成肺炎了。她放心不下孩子。”

晚上,我在学校开会,爱人给我打电话:“必须得送妈去医院,她疼得太厉害了。”爱人把我母亲送到医院,医生说:“你们怎么这么晚才把人送来,这是急性阑尾炎。”后来再详细检查,医生说阑尾穿孔了,需要做手术。母亲那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

我心急火燎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母亲很歉疚地说:“真对不起。明天是周一,你还要给学生上课。我今天晚上已经这样了,你一定要去上课!”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把她送进手术室。

签手术同意书的时候,医生告诉我,因为病人年龄太大,很可能做完手术后醒不过来,要进重症监护室。我靠在墙上,心力交瘁:妈妈进医院了,孩子在家里,发烧40度,搞不好就要变成肺炎,明天还有课,怎么办?无奈之下,我只好给学生打电话,请她们帮忙开车送女儿去医院。

几个小时后,手术室灯熄灭的时候,我的腿都软了。结果还没看见手术车,就听见母亲在和医生聊天。幸好,母亲头脑很清楚,一点事儿也没有。她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我有点儿饿了。”又对我爱人说:“你开车回家一趟,看看小不点儿退烧了没有。另外,你把我的拖鞋拿来——在床底下,把我的洗脸盆拿来——在卫生间里。”母亲躺在手术台上布置了一番。

最后,母亲还是挂念我的课:“你早上一定要去上课,不能耽误了学生。”于是,我就趴在床边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母亲催着我回家看看。我看她意识很清醒,也牵挂孩子,就回家了。我进门之后,女儿就跑到我跟前,我问女儿:“你难受不难受?”她活蹦乱跳地回答:“不难受。”既然母亲和女儿都安好,那我不去上课干什么?

那是一个四月的早晨,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冬青树刚刚修剪完。一路上,我闻着浓烈而清新的植物香气,晨曦照射在树上,半明半暗,生机蓬勃。我一路迎着阳光走进教室,开始讲课。

课上,有学生问我问题:“老师,我现在就觉得自己看一切都很悲观,打不起精神来。”

我告诉他:“你知道我在这一刻有多么乐观吗?所谓的悲观,只是没有用来对照的参照体系。当下这一刻,我不但是乐观的,而且是感恩的。因为下了课之后,我会直接赶到医院,看看我妈怎么样了,但我相信她比昨天晚上更好。看完妈妈,我还要赶回家看看孩子,我相信她比早晨更好。我会看见,一个叫我妈的人和一个我叫妈的人,她们今天会越来越好,就像这个春天一样,我难道还不感恩吗?”

如果母亲做完手术后昏迷不醒,孩子也转成肺炎需要住院,我刚回国又要赶着去上课,这日子还能过吗?什么是心能转境?就是你遇到了困境,你仍然能找到快乐,心存感激。

2013年9月13日,上海特大暴雨。当天中午,我赶到机场,准备坐下午的飞机去上海。那天晚上,我约了老朋友赵启正部长,他专门从镇江提前赶过去等我。按照行程安排,我下午三点多起飞,五点多到达上海,六点和赵部长吃饭,晚上喝茶。第二天,上午我和两个朋友叙旧,下午在一个妇女大会论坛上做讲座,结束后飞回北京,参加第二天也就是9月15号下午两点的开学典礼,我要在礼堂里给6800名大学新生做迎新报告。

P23-25

后记

读书与读心——对话星云法师

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好。

相信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怀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这里恭听。今天的对谈人是星云大师和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他们的分享一定会令大家满载而归。

今天我们谈的主题是“读书与读心”。我想,在台湾,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来自干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因为在六七年前,她在中央电视台开始讲解《论语》《庄子》等,用现代的语言解读经典,在内地兴起了一片学习的风潮。现在,就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星云大师和于丹教授。

于丹:尊敬的星云大师,各位朋友,大家好!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场合里,在读书与读心这个主题之下,我想,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用心向星云大师请教,都希望宁静下来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关于阅读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一个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一定非要拔高到信念、理想、人生这样的高度,它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读书,就像今天少喝了一杯茶,或者是睡觉前忘了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对阅读的需求,已经脱离了急功近利,而回到了生命需要。

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增长知识的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是提升生命的阅读,需要用心灵。在很多人看来,也许用头脑的阅读是“有用”的阅读,因为它可以考文凭,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技巧;用心灵的阅读,我把它称为“无用”的阅读,读出来的那种境界,有点儿像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书读到最后,仰望天地之大,俯察万物之盛,如果这样还不快乐,那人生还要追求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佛学里常常讲到的欢喜。

读书如果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再看看这个还不够美好的世界,或许我们会产生一种心念去改变它。这样看来,看似无用的阅读,也许是真正可以养心的。我们今天的主题叫“读书与读心”,读遍别人的书,其实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读懂了自己的一颗心,再去看世相人心,人生的智慧就会更加透彻。

读书这件事,一方面能带来生命的自信,另一方面,它会让你更多地去感受别人的角度。我曾接受过一家媒体采访,他们问了很多人同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你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记者告诉我,大部分人越长大越会不太相信这个世界。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当我们年少时,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是越长大越发现,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世界。如果能多转换角度,将心比心,多用别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也许就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很多人长大后会发现,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其实,我对这个社会一直在传承的核心价值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之所以有疑问和困惑,是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

一直以来,我都很感谢能和星云法师结缘。在这里,我想讲一段法师讲给我的故事。

星云法9币十二岁时,跟着母亲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寻找父亲。走到宜兴的时候,恰巧有机缘遇到一位法师,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于是他就决定出家了。第一次去寺里见住持的时候,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星云法师想了想,就拍着胸脯说:“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的!”结果,这样一句豪言壮语,却招来住持用藤条劈头盖脸一顿打,住持说:“你这么大的人了,你自己想要出家就出家?没有9币父领你,你出得了吗?”星云法师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马上纠正:“是师父要我出家的。”结果住持又打了几下,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你没有主见吗?”第三遍再问,星云法师琢磨了一会儿,说:“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谁想到,面对这样完满的一个答案,住持抽起藤条又打了几下。打完之后继续问:“谁让你出家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已经被打懵了,索性不琢磨了,对住持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没想到,住持马上放下藤条,亲自为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剃度出家。

这个故事,我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过。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非常艰难。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应该如何进入社会?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必定会读出自己的角度,会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宏图伟愿,在梦想的引导下,去建功立业,去承担世事。进入社会后,就开始不断被世界修理,左打一顿,右打一顿,处处碰壁,这其实是在告诉你:自己的角度、单一的角度不对。

……

禅门二祖慧可(当时叫神光)为求正法,慕名求见达摩祖师。达摩在洞内专心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神光没有灰心,坚定地守在洞外。一天夜晚,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慢慢地,大雪埋住了他的双膝,最后一直没到腰部。

达摩祖师终于开口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说:“我是来求祖师开示的,希望祖师助我普度苦难众生。”

达摩祖师说:“只有吃世上之最苦,忍世上之最难忍,行世上之最难行,才能体会诸佛的无上妙道。小德小智之人,岂能了解佛道?”

为了表明自己献身佛法的决心,神光立即挥刀砍断左臂,呈给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被神光的虔诚之心感动,就说:“诸佛为了求法,不惜生命。你立雪齐腰、断臂求法,足见诚意。你有什么困扰,说出来,我为你解除。”

神光说:“我的心不安稳,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你把这个不安的心拿出来,我替你安。”

神光寻找了很久,说:“我找不到它。”

达摩祖师说:“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神光听完达摩祖师的回答,当即开悟。原来所谓的安或不安,都是妄想。于是,他拜于达摩祖师门下,达摩为他起法名慧可。后来,他继承了达摩的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现在,我们不妨来找找自己的心。人生在世,关心的东西非常之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在意它是否漂亮、是否健康;关心金银财宝,关心所拥有的东西,一刻也不能离开;关心亲朋好友,维护交情。关心这个,关心那个,就是不关心自己的心。其实,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安心”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身体的状况容易调整,但内心的状况却很难调整。关于心,有很多比喻,它像盗贼,像猿猴,又像国王,可以行使命令。在我看来,心像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好,是因为这个工厂出了问题。好的工厂一定能够生产好的产品。那么,我们的心灵工厂有什么好产品呢?要生产一点慈悲,生产一点智慧,生产一点爱心。

关于这颗心,佛学典籍中是谈得最多的,尤其是在禅宗里,心是最重要的主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读《六祖坛经》《指月录》《碧岩录》《景德传灯录》,这些书都可以帮助我们慢慢找到自己的心。因为我读书不多,所以知道很多的书艰涩难懂,而一本好书定能让人读得懂,且乐在其中。于丹教授的书不但看得懂,也有深意,大家一定要多读一读。

主持人:谢谢,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星云大师和于丹教授。

2012年7月21日于台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有味是清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8085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4291160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1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