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虹光编著的这本《渤海上京城存真》以图片的方式形象解读了上京城田野发掘工作真实状况、从视觉的角度形象解读了考古流程的读物,充分体现了照片的可视性和图解性。本书既介绍了上京城取得的考古成就,亦记录了考古发现的缜密过程,还体现了考古工作者安贫若素、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 图书 | 渤海上京城存真(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虹光编著的这本《渤海上京城存真》以图片的方式形象解读了上京城田野发掘工作真实状况、从视觉的角度形象解读了考古流程的读物,充分体现了照片的可视性和图解性。本书既介绍了上京城取得的考古成就,亦记录了考古发现的缜密过程,还体现了考古工作者安贫若素、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内容推荐 赵虹光编著的这本《渤海上京城存真》以图片的方式形象解读渤海上京城田野发掘工作真实状况,尽可能摒弃考古报告中专业性较强的图片和考古行文中常用的晦涩词汇,充分体现照片可视性和图解性;利用图像多角度、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既可让多层次民众所了解,亦可起到宣传普及文物考古知识作用。本书收录的图片所展示的是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从如何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确立发掘基点、布置探方、去掉隔梁和遗迹全貌的揭露过程到遗物的发现、清理、修复、复原的工作程序。本书所用的图片大部分是田野发掘报告中很少采用的,如发掘人员如何使用考古专业工具进行遗物、遗迹清理,如何对遗迹、遗物进行绘图、照相、测量、记录等,这些照片可以展现考古发掘过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本书适合文物考古工作者和研究者、古建筑研究者、文物考古爱好者及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壹 都城的地理人文理念 贰 城门的律令功能特色 郭城正南门 皇城正南门 宫城正南门 叁 宫殿的朝仪制度写实 第1号宫殿 第2号宫殿 第3号宫殿 肆 寝殿的生生不息要义 第4号宫殿 伍 楼阁的典藏守望特质 第5号宫殿 陆 北门的固守防御功能 宫城北门 郭城正北门 柒 禁苑的御用花园景致 第50号宫殿 捌 遗物集萃与工地写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渤海上京城存真(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虹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4239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1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58 |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956 |
| CIP核字 | 2014258753 |
| 中图分类号 | K878.3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92 |
| 宽 | 219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