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象/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绿象》内容介绍:葛冰是中国新时期“热闹派”童话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童话作品时代特色鲜明,富有童心童趣,在亦真亦幻的情景之中鲜活地反映了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现实。作品热闹、幽默,这种幽默基于儿童天性,是完全根植于孩子内心的幽默。童话幻想不拘泥于空间形式,人物上天入地,时空转换剧烈,节奏变化很快,并在奇幻中融入了多种知识。其奇特大胆的想象带给人欢乐和惊喜,为少年儿童的幻想世界扩展了新的空间。

内容推荐

《绿象》收录了著名动物文学作家葛冰先生的两个中篇动物小说佳作。《绿象》是作者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对象这种独特哺乳动物的深入考察与亲身接触,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完整地勾勒出了象这种动物的真实形象,把象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等生命细节毫无保留的呈现给了读者,展现出了“象”、“象群”与“人”、“社会”这四者之间发人深省的联系与矛盾。《三犬传奇》是作者的另一篇佳作,作品真实的表现出了数个个性鲜明的犬的形象,十分有助于小读者对犬深入了解,认识到这种“人类的好朋友”的种种独到特质。

目录

绿象

三犬传奇

后记

试读章节

1

来到这个村寨,已是黄昏。

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灾难,十余头大象疯狂地围攻一个小马戏团驻地。

树木折断,房屋倒塌,一个杂技演员被群象践踏,奄奄一息。

知情的人说:“这个人该死,因为他劫持了一头小象,并杀害了它。”

小象就躺在草坪上,心脏被枪击中。

这名受伤的杂技演员被抬上汽车,经过小象的尸体时,他歪着头看了一眼,嘴里嘟囔了一句话“不是那头小象。”然后头一歪,死了。

小象旁边有一只狗和一只猫。

我听见了它们的谈话。

我叫皮皮,今年十三岁,与众不同的是,我懂得鸟言兽语。

我听见猫说:“他本来不想杀小象,他只是想看小象的脚。”

狗说:“为了看得更清楚,他用刀子去挖小象的脚心。小象一蹬腿,蹬伤了他,他就开了枪。”

狗说:“一直到死,他老是说,不是那头小象。,,

猫说:“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什么要看小象的脚?为什么说‘不是那头小象’?”

两天以后,我又听到了同样的话:“不是那头小象。”

当时我正在林海深处寻找象群,我想拍一些大象的照片,我听到一阵低沉而猛烈的吼声,是老虎的叫声。

我爬上了一棵大树,从树枝的缝隙向下看:四只老虎在围攻一只受伤的小象。

老虎是一家,两大两小,从三个方向逼近小象。

小象身后是个陷阱,它已经无路可退了。

公虎凌空跃起,将小象扑倒,咬住了它的耳朵。

母虎也蹿上来,咬住了小象的另一只耳朵。它们一左一右,想拖小象离开陷阱。

小象哀鸣着,发出绝望的呼叫。它奋力一挣,一下子挣脱开了,却站立不稳,跌入了陷阱中。

两只大虎在坑边向下张望,两只饥肠辘辘的小虎也凑上来,围着土坑直转转。小象在土坑里拼命地呼喊。“沙沙”的声响由远而近,一只大象从树林后面闪了出来。

又一只大象从树林后面闪出来,听到小象的呼救,象群们赶来了。

大虎企图带着小虎离开,但已经晚了,它们被大象包围了。

足有上百只大象,白晃晃地晃动着,从四面八方向着草坪涌来。

我想:这下老虎惨了,大象的巨足会把它们踩成肉酱。  两只大虎用身体紧紧地护住小虎,蜷缩在一起,低声吼叫着。

大象们并不理会被围困的老虎,它们向陷阱里张望。

一只大象低声说:“是那头小象吗?活埋了它。”

“等一会儿,等王来了再做决定。”其余的大象说。

我心里十分惊愕:大象是非常爱自己孩子的,可它们竟然要活埋小象,这是为什么?

它们等的“王”又是谁?

象群在草坪上一字排开,昂首等待,空气安静极了。

猛然问,绿色的树浪晃动,从林海深处闪出一个绿色的光团,飘到了草坪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看见了一只绿象。

它全身翠绿,闪着翡翠一般的光芒,两只象牙雪白。

绿象仰天长吼,搅起了一股巨大的旋风,粗大的树干摇晃起来。

象群战栗着,似乎站立不稳,一下子全匍匐在地,面对绿象俯首帖耳,就像臣子向尊贵的王者跪拜。

绿象的头缓缓转向陷阱的方向,凝视瞬间,然后迈着沉稳的步子向陷阱走去。

距离陷阱不远的虎群,被绿象的威严所震慑,早已停止了吼叫,悄无声息地伏在地上。

绿象看也不看它们,像一团亮亮的绿云,飘到了陷阱旁边。

陷阱足有两三丈深,小象跪在井底,仰头向上,发出了低低的哀鸣。

绿象低下头去,它的鼻子伸得很长很长,一直伸到井底的小象头顶。

小象也伸出了鼻子。

两条长鼻子勾在了一起。

猛然间,小象的身体被甩得凌空飞起,飞出了陷阱,从空中落下来,又被绿象用鼻子稳稳地托住。

“王,不惩罚它了么?”周围的大象发出了低低的声音。

绿象用鼻子将小象的身体一下子翻转过来。

小象仰在地上,四肢朝上。

绿象注视着它的脚。

我听见绿象说:“不,不是那头小象。”

“啊,不是它。”

大象都松了一口气,友好地向小象围拢过来。

象群散开了,树林里重新安静下来。

不知道神秘的绿象是什么时候消失的,也不知道那些老虎的命运怎样。

我的脑子里盘旋着一个问题:绿象也看小象的脚,也说“不是那头小象”。  它们要找的小象是谁?

为什么神秘的绿象和马戏团的人都在拼命寻找它?P2-6

序言

一种充满鲜活气息与奇异魅力的文学类型正在异军突起,那就是动物文学。顾名思义,动物文学就是以形形色色的动物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不要认为动物与我们的距离很远,穿越漫长的时光,今天森林中的野狼、猕猴、熊猫都曾经是与我们的祖先朝夕相处的“伙伴”,都曾经在大自然设定的“森林法则”中繁衍生息。如若不然,为何动物的每一次喜怒哀乐,都能唤起我们灵魂深处相同的感动?

你瞧,草原上,各种动物都必须各司其职,这样生物圈才能够循环不绝。旱獭是以草类为食的动物,但同时传播着种子。不过,如果旱獭的数量太多,草原就会不胜其“烦”。好在大自然还创造了狼,狼以旱獭为食,让旱獭的数量无法在激增中失控。一旦人们为了获取皮毛与保护牲畜而完全消灭了狼,那么草原就必将在旱獭的肆虐中不断消亡。

永远不要忘了,人类同动物一样,都是地球母亲的孩子,母亲为我们制定了无法逾越的规则。人类社会犹如纷繁复杂的谜团,置身其中的你我,是否会时常觉得无法把它看透?然而,从动物文学中,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世界:与我们的人类社会相比,它既迥然不同,又似曾相识。它远离了那无尽的虚伪与矫饰,其中的每个动物,无论是奔跑着的羊,还是不服输的狼,都活得那么单纯与真实,他们都是大自然这幅画卷中最原始、最清晰的影像。走近它们,聆听它们,与它们做朋友,我们将更明白这世界,更懂得我们自己。

放眼当前,我国的动物文学仍旧是一座尚未充分挖掘的宝库。这主要是因为:受我国目前科技与资源的局限,人们对于动物的了解还太少,甚至在许多时候,出于利益的因素,人们都无法与动物和谐相处。其次,潜心于它的作家,以及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与投入,真的太少了。长此以往,造成了新作、力作乏善可陈的局面,不断再版寥寥可数的旧作,成了不得己的选择。对此,本着高度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也有力量来为动物文学开辟一片超越以往、突破障碍的新天地。

《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是我国第一套选取动物文学名家最新力作予以收录的丛书。我们力邀了国内笔锋精湛、造诣深厚、硕果累累的知名作家陆续执笔。这些作品新鲜出炉、饱含心血、百炼成钢,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首次以结集出版的方式与读者见面的精华。丛书中的作品长短皆有、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既有轻松愉快的场面,也有含蓄深沉的意蕴;既有荡气回肠的悲壮,也有咏叹不尽的忧伤;既有奋发图强的励志,也有绵绵不绝的柔情。一个人的少年时代,不能没有动物文学的陪伴。而这套丛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带给你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一处装帧设计的细节,都体现着我们对读者朋友的体贴。如果你还有更新的想法、更多的建议,那么欢迎你来电来函交流,让我们在动物文学的世界中并肩携手前行。  测绘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分社

2013年6月

后记

动物是人类的亲密伙伴和朋友。人和动物之间虽然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但你只要仔细观察,它们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感常常能让我们人类感动,震撼。比如,我们会在报纸上、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报道:两只小猫过马路,一只猫遇到了车祸,另一只小猫在滚滚车流中,舍命将其同伴拖至路边,长时间伏在其身边守望,亲吻,试图唤醒遇难的同伴……我们还可以看到,某位老人家里养有一条小狗,每天一大早主人还没起床,它就叼着菜篮子跑去了菜市场,任劳任怨地帮助主人,不论菜篮子里装的是白菜还是骨头,绝不偷吃……

更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头普通的猪在大地震中被埋废墟下,依靠吃身边的木炭、渗下来的雨水及消耗自身的能量维持生命,坚持了漫长的36天,奇迹般地生还。人们佩服之余,给它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猪坚强”……

从这些动物身上,可以看到和我们人类相似的情感。动物是很有灵性的,你只要把它当成人,就很容易和他们交流,感觉到他们的情感和智慧。我写动物小说,其实也是把动物当成人来看待的,虽然写的是传奇的、神秘的动物,可许多细节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就拿这本书里的一个短篇故事《三犬传奇》来说吧,里面写了三条狗,其中一条狗每天清晨到工地上叼一块板砖,主人利用这些日积月累叼来的砖,建了一间小房子。这件事生活中确实有,报纸上登过,还配了这条狗的照片。当然,我在后面还做了发挥,写这条狗又干了一件非常有思想、有道德的事,但前半部,是出自于生活。

故事中,我写的另一条异常聪明的狗,则是我被身边生活引发的灵感。我曾经养过一条小狗,小狗很漂亮,全身白毛,鼻头是黑色的。大人也有调皮的时候,我有时候喜欢摸小狗的鼻头。小狗的鼻头软软的,又有点儿粗糙,像是橡皮做的。作为小狗来说,当然不喜欢别人摸它的鼻头,所以,我每次摸它鼻头时,它都躲闪。后来我做了个试验,我每次摸它鼻头之前,都先摸自己一下鼻头,给它做个示范,告诉它:摸鼻头很安全。这样试验过几次,它果然悟到:摸鼻头没危险。所以只要我摸一下自己的鼻头,再摸它的鼻头,它会欣然接受。我把这个细节写进了小说,又进一步想象:要是这狗有思想,它也许会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想出好玩的戏弄人的主意来。我把这些想象写进了小说,这小狗就变得特别神奇、有趣。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爱动物,把动物当成自己的伙伴,不仅可以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还可以陶冶我们的心灵。

葛冰

201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象/名家动物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测绘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030895
开本 32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3126342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