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姑娘丽鹃嫁给了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亚平。亚平在丈母娘家的帮助下,在上海买了房子成了家。
亚平在父母来上海前是个上海标准的普通的丈夫,对老婆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小夫妻亲密无间,恩爱无比。但婆婆到来后,温馨的小家生活开始发生质变。婆婆传统思想严重,希望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响改造上海媳妇,这些思想与丽鹃现代的生活方式完全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摩擦不断升级,俩人变得水火不融……
| 图书 | 双面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上海姑娘丽鹃嫁给了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亚平。亚平在丈母娘家的帮助下,在上海买了房子成了家。 亚平在父母来上海前是个上海标准的普通的丈夫,对老婆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小夫妻亲密无间,恩爱无比。但婆婆到来后,温馨的小家生活开始发生质变。婆婆传统思想严重,希望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响改造上海媳妇,这些思想与丽鹃现代的生活方式完全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摩擦不断升级,俩人变得水火不融……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双面胶》讲述的是一个东北婆婆和一个上海媳妇之间的家庭悲剧。 上海姑娘丽鹃嫁给了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亚平。亚平在丈母娘家的帮助下,在上海买了房子成了家。婆婆的到来,改变了小夫妻的生活方式,她试图用传统方式影响改造上海媳妇,她认为女人应该多做些家务、克勤克俭,以丈夫孩子为中心,把家中最好的东西留给男人吃。这些思想与丽鹃现代的生活方式完全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摩擦不断升级,最后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目录 一 公婆来了 二 反客为主 三 上一堂教育课 四 夫妻生活 五 一碗红烧肉 六 不同阵营的号角 七 陪话儿 八 相聚两不欢 九 有家难回 十 拔云见日 十一 家有喜事 十二 意外 十三 乱 十四 天平的失衡 十五 一笔狗肉账 十六 公婆又来 十七 谭医生 十八 钱钱钱 十九 第一次动手 二十 孩子 二十一 孕之苦 二十二 翻天 二十三 赔罪 二十四 保姆玉喜 二十五 无言的结局 试读章节 婆婆公公来以前,丈夫亚平也算是预先通知过丽鹃。亚平说:“爸妈想过来看看,上次我说我们工作太忙,一天都吃不上一顿囫囵饭,爸妈也过来帮我们点儿忙。这新房子,从他们支援了首期以后,还没来看过呢!”丽鹃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来吧来吧,家里有人看门,上班都放心些。你就说欢迎!” 亚平说:“我就知道你好。早就跟他们说了,丽鹃都盼他们来呢!这不,他们明天下午就到了。”“啊?……!你这算什么啊?我欢迎是我自己的话,干吗要你代表?你代表以前总要知会我一下吧!”丽鹃突然觉得自己的热情似乎有点自作多情,其实,无论欢不欢迎,人家想来就能来,想走就会走。人家父母为首期这十五万慷慨捐赠了两万,自然就有了两万的权利。这权利若单看成是两万,不多,可这两万是首付的一部分,加上全部贷款,那就是五十万,五十万,若少了那两万,自己的房子就只能买四十三万的,若只能买四十三万的,就不能挑现在这个东头六复七楼的大房子,而只能住在西头的二楼。这两万块钱,支援得是多么的及时,多么的有远见,多么的远水解决了近渴,哪怕再差半年,世博会召开地址选定以后买,这套房子就不是五十万了,而是一百万!所以,这两万块,对于丽鹃的新家来说,它不仅仅是两万块,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是以小博大,五十万甚至更多;从历史学的角度讲,这是转折点,在关键战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力学的角度讲,这是四两拨千斤;从感情的角度讲,这是一辈子的感恩,这个意义太大了! 这当然不是丽鹃的想法。丽鹃以为,两万就是两万,他们决定要买房子,而他父母答应赞助两万,她很感激,也打算以后加了利息还。不过,从他们买了房子,到马不停蹄地装修,跑得断了腿,爬楼速度赶上猴子上树,俩人体重总共降了八公斤,一直到入住的这一年半内,丽鹃最常听到亚平在电话里说的话就是:“房子就算是股份公司吧!你们二老也是最初的大股东啦!等我们一弄好你们就过来玩儿吧!想住到啥时候就住到啥时候,这原本就是你们的家,有这两万块钱,客厅的地都铺满啦!要是没你们这两万,那我们可就……”以后丽鹃发现,电话的邀请内容大致不变,变的则是“家里的电线铺铺也要两万呢!”“家里的灯具洁具装装也要两万呢!”“家里的厨房柜子一组也要两万呢!”“家里的墙粉粉也要两万呢!”等等等等。然后,估计电话对面的二老就咧着嘴高兴地幻想丽鹃的家里,灯也是他们买的,地也是他们买的,门也是他们买的,家具也是他们买的,连油漆钉子把手镜子沙发靠垫儿,反正凑起来只要能以两万作为单位的东西,都是二老掏的钱。丽鹃每次听亚平跟他母亲絮话时候的谦和与耐心,就忍不住环顾四周由两万拼凑起的华丽,越住越觉得愧疚,平生出一种心虚的感觉,丽鹃打心底怀疑——这家,有一根线,一块砖头,是我自己省出来的吗? 而且亚平还不断以兴奋的口气追踪报道最新房价:“我们对面那套库存房,当时没人选的,上周卖啦!就那,都要六十多万!才八十多平方!”“隔三条横马路那片荒地也开发小区啦!地段还差些!都属于南汇县的地了,居然也敢要七千块一个平方!”丽鹃昕多了,都知道下面公婆要答的话了:“幸亏当时我们当机立断凑了两万啊!你看看!你看看!好家伙!” 亚平的父母显然拥有不是商量,而是通知,不是提前通知,而是临时抽检的权利,随时光顾他们儿子的家。从东北那迢迢千里之外,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牡丹江,越过长城那道关,再渡过黄河,趟过零度等温线,直奔长江尽头的上海。P2-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双面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六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927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6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1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7 |
| 宽 | 159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