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艾滋病事件: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研究的一个切人点

 第一节 关系中人:社会关系对人的重要性

一 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与意义来源

二 社会关系培养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三 社会关系对人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功能

四 社会关系是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艾滋病事件中的乡村社会关系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分析视角

三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 嵌入社会关系网的乡村社区生活

二 乡村社会关系的断裂与修复

三 乡村社会关系的现代风险

四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第四节 调查方法与调查点的说明

一 调查方法

二 调查点概况

第二章 断裂:初发期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脱离

 第一节 乡村社会的关系类型

一 乡村社会个体的人际关系

二 乡村个体与组织的依赖关系

三 乡村个体所属身份群体与社会的链合关系

 第二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断裂

一 艾滋病人人际关系从内到外的全面瘫痪

二 艾滋病人与组织的关系不分先后全面脱轨

三 艾滋病群体与社会链合关系的断裂

 第三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的张力与机制

一 从想象到现实:艾滋病人社会关系张力与断裂的逻辑

二 艾滋病人的主动封闭与社会关系的断裂

三 工具性疏离和符号性歧视引起的被动断裂

 第四节 社会关系断裂与艾滋病情的公开策略

一 病情与人情:谁更可怕?

二 乡村个人艾滋信息公开的基本方式

三 关系断裂背景下艾滋病人身份公开的干预策略

 第五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过程中的乡村社会交往逻辑

一 情感与利益的较量下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的逻辑

二 生存伦理权力与国家权力的较量——乡村社会个人与政府组织交往的逻辑

三 熟人网络——乡村社会个人接收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重构:调整期艾滋病人旧关系的修复与新关系的重建

 第一节 艾滋病人旧关系的修复与新关系的重建

一 系统更新: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重构

二 艾滋病人旧关系的修复

三 艾滋病人新关系的建立

四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过程中的特点

 第二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重构的机制与干预策略

一 接近且接纳: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条件

二 相似或相补: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中的引力

三 外部动员与主动追求: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动力机制

四 地位下降与工具态度:艾滋病人关系重构的延缓机制

 第三节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策略

一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的具体策略

二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策略的实质

三 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策略中的二元矛盾:艾滋病人的“另类化”

 第四节 旧关系修复与新关系重建中的村庄关系透视

一 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系统处于“内紧外松”的状态

二 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情感与利益透视

三 艾滋病人是集“个体弱势”与“整体强势”的统一体

小结

第四章 新生:稳定期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的另类化

 第一节 艾滋病人群体的另类村庄生活

一 艾滋病人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的退出

二 艾滋病人全新另类村庄生活方式的形成

 第二节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特点与实质

一 从被动另类身份适应到主动另类生活方式形成:艾滋病人群体的生存策略

二 艾滋病人另类村庄生活的特点

三 艾滋病人另类村庄生活的实质

 第三节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功能

一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正功能

二 艾滋病人群体另类村庄生活的负功能

 第四节 乡村社会边缘群体与社会整体的链合

一 社会整体运行的整合机制

二 艾滋病人群体与社会整体的低度链合

三 “被另类化”与“另类化着”:乡村社会整合、链合问题

小结

第五章 基本结论

一 断裂—重构—新生: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的变化

二 内核—外围: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 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乡村社会整合与链合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鄂东地区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详细描述了在艾滋病危机面前,中国乡村艾滋病患者身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化。书巾讲述了艾滋病患者前期在病情与人情面前艰难的抉择,在病情公布后社会关系的全面断裂,在调整期如何重构社会关系和在稳定期间艾滋病患者建立的另类的社会关系。作者通过亲身与艾滋病患者的交谈和对艾滋病患者周边环境的细微调查,取得了许多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出了中国乡村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

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对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与重构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具有“理想类型”意义的理解目前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的“内核-外围结构”,并认为这一结构性的变动,是费孝通先生刻画的“差序格局”(连续谱式的由内向外扩散关系结构)经过多年分化的一个质变结果。由于这一结论的挑战性,它是否具有普遍的解释力,还需要留待后续研究去进一步验证。但这种思考对我们深刻认识市场化和“灾害后”带来的乡村认同危机,很具有启发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晓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7067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2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