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辨清体质选对吃法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体质共分九种,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其中,平和体质为较正常体质,其他八种为偏颇体质。每种体质都有各自的特征,而药食也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功能,所以每种体质所选择的饮食也不一样。了解自己的体质,及早选择适宜的药食,有助于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

在本书中,将根据每种体质的特征和易患疾病,详细介绍每种药食的食用方式和功效。读者朋友可通过这些膳食搭配来调养身体,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效果。

内容推荐

现代社会,人们对饮食补身、防病越来越重视,然而不同的体质,饮食要求不同。在本书中,作者逐章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并相应给出了适宜的药食;帮助读者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对吃法,从而达到体质平衡、养生防病的目的。

目录

引言 辨清体质,选对吃法1

 辨清体质,对症下“食”2

 同气相求,日常饮食要顺从体质3

 合理选择饮食,可调整体质5

 饮食不当,体质会“转变”7

第一章 平和体质——饮食要均衡,预防偏颇保健康9

 测一测:你是平和体质吗10

 注意膳食平衡,防止体质偏颇11

 顺应季节合理择食,是平和体质者应遵守的饮食常规13

 食物有气味归经,吃对了才不会破坏阴阳平衡15

 一日三餐调配好,才能保证身体健康17

 保持美丽心情,五颜六色的蔬果不能少19

 饮水要“足”,更要均衡,不要“一次喝个够”21

 荤素搭配合理,确保体力充沛23

 黄花菜能对付酒精肝,还能补养气血25

 马铃薯有多种功效,制作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27

 常食“五行”食物,可滋养五脏,保证身体营养均衡29

 主食吃得少,慢性疾病会来找31

 白果可润肺补肾、养心美肤,但不能食用过多32

第二章 气虚体质——食药补气,培补脏腑强体质34

 测一测:你是气虚体质吗35

 气不足则血无力,五脏也会没精神36

 气虚体质者进补需循序渐进,以补益五脏38

 每天都要食用一种粗粮40

 “仙草”灵芝,气虚体质者的“长寿草”42

 燕窝补虚秘笈,从内到外的滋养45

 黄芪:补气固表必用的良药47

 党参:补气养血,增强记忆力49

 人参是补气的圣药,特别讲究食用方法52

 山药排骨汤益气补肾,改善体质状况54

 多食菌菇类,能提高人体免疫力55

 各种鱼类上市的季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机57

 樱桃补元气,春末夏初的时候记得常吃60

第三章 阳虚体质——注意补温避寒,调和阴阳身自暖62

 测一测:你是阳虚体质吗63

 阳气不足,所以阳虚体质者怕冷喜热64

 阳虚体质者应选择有补温助阳效用的食物66

 核桃仁温肺补肾,温暖腰背膝、去冷寒67

 芥菜虽微廉,却能温中散寒通气70

 荔枝温中祛寒气,补虚养脾肝71

 桂圆能保暖,久服可益智延年73

 生姜驱寒治百病,养颜益寿保健康76

 花椒,厨房里的一味好药78

 火力不足、又寒又痛,需用肉桂80

 桂枝虽与肉桂同根,功效却有不同82

 冬季御寒多食牛羊肉,从手到脚都暖和84

 少食生冰寒凉食物,避免暖气流失85

第四章 阴虚体质——多吃凉寒食物,滋阴清热安心神88

 测一测:你是阴虚体质吗89

 阴液亏少,易生燥热是为阴虚体质90

 阴虚体质者饮食需注重滋阴清热92

 百合润肺养心,可滋阴去燥热安睡眠94

 肝肾阴虚内火旺,眼睛有问题,喝女贞枸杞菊花饮96

 干燥族缺“水”,桑葚能补阴养血98

 容易上火、发热,每天吃点雪梨膏99

 对付高血压,豆腐是佳肴101

 胃阴不足,有虚热,甘蔗能补阴去热102

 心阴虚,燥热多汗,宜久食玉竹104

 肾阴亏虚,有牙宣,两冬粥能解决106

 枣柿饼能补肝阴,但不能空腹食用107

 饮食选择不合理,只会使阴虚症状加重108

第五章 痰湿体质——清淡微温食物,化痰降浊畅气血110

 测一测:你是痰湿体质吗111

 水液代谢不利,易生痰湿体质112

 白术健脾燥湿,痰湿体质者的最佳选择114

 不用节食,荷叶就能带走成堆的脂肪115

 痰湿体质者的夏季饮食养生食谱117

 面色淡黄黯沉、少光泽,喝冬瓜桂花汤118

 竹笋可化痰、利水、清浊119

 芡实山药薏仁粥可消除困倦体乏的症状122

 痰湿内阻易引发高血脂,胡萝卜就是降脂药124

 泽泻防己薏仁粥可防治著痹125

 湿困脾肾,腿脚肿,喝木瓜羊肉汤127

 咳嗽痰多,用枇杷叶粥清理128

 痰湿体质者应常食来自海洋中的食物130

第六章 湿热体质——饮食有宜忌,燥湿散热助排毒132

 测一测:你是湿热体质吗133

 体内湿热聚集,易生湿热体质134

 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绿豆135

 藿香可消暑,也可香口香体137

 肝热目赤疼痛,吃桑叶菊花粥139

 芹菜红枣汤,以保肝来养心141

 葫芦利水,能消湿热腹胀142

 脾湿心火旺,用茯苓来健脾养神144

 内除湿热,外养肌肤话薏苡仁146

 巧吃丝瓜,补益效果才佳148

 内热盛,鼻出血,莲藕可清热、止血150

 橄榄解湿热、益脏腑,冬春宜常食151

 红豆消肿、减肥,也需分清症状再食用153

第七章 血瘀体质——滋补食物,养阴化瘀疏经络155

 测一测:你是血瘀体质吗156

 气血循行不畅或瘀血内阻易生血瘀体质157

 红花入心、肝,活血养血化瘀滞159

 面部皮肤问题多,适量饮用葡萄酒161

 玫瑰露活血行气、疏肝和胃164

 希望之果:和胃、行气、润燥165

 女人的贴心朋友:益母草167

 丹参补心,有活血安神的功效169

 血瘀体质者常食黑豆可健脾补肾,预防疾病172

 茄子是传统蔬菜,有清热润肠的作用174

 春暖花开,常食油菜能解毒化瘀177

 绿茶清热活血,血瘀体质者宜常食178

 柚子能清热散瘀,但和某些药物同吃会“中毒”180

第八章 气郁体质——理气食物,疏肝行气养神志182

 测一测:你是气郁体质吗183

 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易生气郁体质184

 逍遥散是气郁体质者的“疏肝饮”186

 香菜补五脏,消“不正”之气188

 柴胡:疏肝解郁、清热镇痛190

 佛手理气和胃、益肝胆192

 金橘理气解郁,食用方式多194

 清香薄荷可提神醒脑、清热散结197

 肝风盛,有滞气,用青皮来破198

 肝胃不和,胃痛泛酸,用陈皮调停200

 胆郁痰扰,烦闷不宁,竹茹可安神除痰202

 气滞血瘀,肠胃积滞,用山楂来消解205

 枸杞虽好,也不可食用过多207

第九章 特禀体质——合理“挑”食,培本固表防过敏209

 测一测:你是特禀体质吗210

 特禀体质者需远离“发物”,合理“挑”食211

 传统名方玉屏风可培本固表213

 心经郁热,面部红血丝,喝玄参牡丹皮瘦肉汤216

 苦瓜清热解毒,可治疗湿疹218

 热入营分,患风疹,清营粥能消220

 苏叶灵芝粥可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222

 患过敏性紫癜,常吃红枣224

 荨麻疹反复发作时,喝黄芪玉竹汤226

 参苓莲子粥可治疗过敏性结肠炎228

 内食外敷马齿苋可治疗过敏性皮炎230

试读章节

国庆期间,十几年没见的表妹小华来北京旅游。当她从机场出口处出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的时候,我才确信眼前这个体态“臃肿”(原谅我这么实事求是地描述她)的人就是当年那个灵活矫健的俏表妹。看着她满脸的油光和脸上的痘,我笑说她真赶时尚,四十几岁依旧青春无限。她似怒非怒地嚷着让我给她开一个有特效的减肥药方。

表妹告诉我,自从开办了公司以来,她这十来年一直发展得不错。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也没有节制,经常吃一些油腻的食物、肉类食品和火锅。自己的身体也慢慢胖起来,这几年赘肉呈直线往上飙。她说自己用过各种方法减肥,都减不下来,节食也无济于事,此次来北京主要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我看小华面色淡黄而黯,少光泽,体形肥胖,四肢水肿,腹部肥肉较多且肉松软,就问她平时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小华说有时候感觉喘不过气,胸闷,容易疲倦,总想睡觉。再问她是不是经常出汗,而且痰多,她说是这样。问她是不是夏天的时候最难受,她说以前吹吹风扇就可以,现在整天待在空调房里才感觉凉爽。我看了看,小华的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舌边有成排的齿印,脉象弦滑。

我告诉小华,以前她是平和体质,现在已经转变成湿热体质了。如果是单纯性肥胖,通过减少饮食摄入量和运动,就能消除多余脂肪达到瘦身的效果。现在是湿热体质,用这些方式是减不下去的,只有合理地选择食物,才能减肥。小华还是不明白,体质怎么还会“转变”?

我告诉小华,中医认为,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也就是说,人的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一方面,个体秉承于种族、父母的某些遗传特征,在一生中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如肤色、某些先天遗传的疾病等。另一方面,后天饮食、环境、精神情志、疾病、药物等都会导致体质发生变异。先天因素只是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类型的形成则有赖于后天环境、人的精神状态以及饮食等的共同作用。后天饮食习惯对体质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调养适宜,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使体质由弱变强。她虽然先天禀赋不错,本身是平和体质,但如果调养不当,也会发生偏颇。

若长期膳食不合理、偏食等,摄取的营养不均衡,就会使人体的脏腑气血出现偏盛偏衰、阴阳失衡的现象。《黄帝内经·灵枢·五味》中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意思是说,药食的五味各有所归的脏腑:酸味食物先入肝脏;苦味食物先入心脏;甜味食物先入脾脏;辛味食物先入肺脏;咸味食物先人肾脏。由此可见,五味影响脏腑功能,与体质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也记载:“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五味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实际上它还有淡味、涩味。中医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其中辛、甘、淡有发散渗泄的功能,所以为阳;酸、苦、咸有收敛涌泄的功能,所以为阴。饮食若长期偏嗜其中的一味或某几味,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发生病变,从而导致体质发生偏颇。

小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饮食不合理,体质也会发生转变。她问我痰湿体质如何调养?我给她列了一个调理体质的饮食方案:首先,肥腻、滋补、甘酸、热补、辛燥的食物要少吃,像羊肉、动物内脏、荔枝、油煎的食物等。其次,要常吃清淡的甘寒、甘平的食物,以健脾、除湿、化痰为主,如白萝卜、扁豆、包菜、洋葱、枇杷、红枣、山药、蚕豆、洋葱、紫菜、荸荠、白果、大枣、薏苡仁、赤豆、鲈鱼、紫菜、冬瓜等。

了解了前因后果,小华便按照食谱搭配食物。半年之后的一次通话中,她告诉我,自己没有节食,体重就下降了7公斤。我告诉她,由于她以前就是平和体质,所以若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能减肥,还能调理成平和体质。P7-8

序言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体特征。在公元前200年前后成书的《黄帝内经》中,体质状态就被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在当今倡导“个体化诊疗”的趋势中,医学也朝着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即重视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许多时候,治“病”已经显得非常被动,治“人”才更为主动。

《黄帝内经·素问·平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人的体质是正气盛衰的体现,正气不足则体质虚弱,是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体质强壮,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强,病邪就难以侵犯人体。即使病邪侵入,机体也能及时调节修复,驱除外邪,疾病也就无从发生。

体质禀赋于先天,形成于后天。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而体质的形成和转化最终还是取决于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疾病、药物等。其中饮食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饮食结构可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饮食偏嗜会使平和体质发生偏颇。同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自身体质合理地选择膳食,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使某些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

中国人的体质共分九种,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其中,平和体质为较正常体质,其他八种为偏颇体质。每种体质都有各自的特征,而药食也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功能,所以每种体质所选择的饮食也不一样。了解自己的体质,及早选择适宜的药食,有助于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疾病。

在《辨清体质 选对吃法》一书中,将根据每种体质的特征和易患疾病,详细介绍每种药食的食用方式和功效。读者朋友可通过这些膳食搭配来调养身体,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效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辨清体质选对吃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静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86587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7.1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