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内容推荐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名人传》真实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伟大的艺术大师,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作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目录

贝多芬传·卷首语/1

贝多芬传·作者序/4

贝多芬传/6

米开朗琪罗传·引言/33

米开朗琪罗传·作者序/35

米开朗琪罗传·上篇 搏斗/44

一 力量/44

二 力的崩溃/59

三 绝望/69

米开朗琪罗传·下篇 放弃/80

一 爱/80

二 信念/97

三 孤独/109

米开朗琪罗传·尾声/116

死/116

这就是他神圣的痛苦生涯/119

托尔斯泰传/121

试读章节

他身材矮胖,脖子粗壮,一副运动员的骨架,红砖色的宽大脸庞,只是到了晚年,皮肤才变得萎黄和病态,尤其是冬天,远离田野、足不出户时,更是如此。他前额宽广且隆起,深黑色的头发异常浓密,乱蓬蓬地竖着,似乎从未梳理过,颇像“美杜莎的蛇发”。

他眼中燃烧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使见到他的人无不为之震惊,但大多数人辨别不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因为这双眼睛闪烁着一种野性的光芒,衬上古铜色而略显悲壮的脸,看上去像是黑的,其实是蓝灰色。

一旦感情冲动或者生气,这双小且深陷的眼睛便突然睁大,眼珠在眼眶中滴溜溜地转动,如实地反映出其中全部思想。他忧郁的目光常常转向上空。

阔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真是狮子的相貌!嘴倒长得颇秀气,但下唇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刚劲有力,似乎可以磕碎核桃,右下巴有个深深的小窝,使整个面部显得古怪而不对称。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很美,谈话时神态亲切可爱。而笑起来却不讨人喜欢,粗鲁、难看,而且短促”,好像那种对快乐不甚习惯的笑。他脸上的表情总是落落寡合,仿佛患了“无法治愈的忧郁症”。

1825年,雷尔斯托普曾说,看到他温柔的眼睛里那种极度痛苦的神情,好不容易才忍住没让眼泪流下来。

一年以后,勃劳恩·封·勃劳恩塔尔在一家啤酒店遇见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根长长的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晚年时愈来愈常见的姿态。一位朋友和他说话。他凄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记录本,像聋子经常做的那样,尖着嗓子叫对方把想说的话写出来。

他面部表情常常变化,有时因抓住了突如其来的灵感,哪怕在大街上,那表情也会让行人吓一大跳;有时无意中撞见他坐在钢琴面前,“整个脸部肌肉膨起,血脉奋张,狠巴巴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唇抖动着,像把鬼神召来却又请不走的魔法师。”十足一个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尤里乌斯·贝内狄克特说:是“李尔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房子简陋的小阁楼上。他原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佣,一个厨师的女儿,最初嫁给一个官宦之家的侍从,丈夫死后跟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艰辛,缺少家庭温暖,不像莫扎特有家人的呵护。

从一开始,生活于他就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他父亲想开发他的音乐天赋,好把他当神童来炫耀。

儿子刚四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钉在羽管键琴面前,或者把他关在房间里,逼着他练小提琴,繁重的作业把他累得死去活来,差一点让他恨死了音乐这门艺术,以致必得使用暴力才能强迫他学下去。

贝多芬从少年时代便需为生计发愁,不得不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

十一岁那年,他加入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管风琴乐手,1787年,他失去了他所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慈祥,那么值得我爱,她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啊!当我能够喊出母亲这个温馨的名字,而她又听得见的时候,有谁能比我更幸福呢?”她是患肺病死的,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种病,常常感到不舒服。除此以外他还患有比病更折磨人的忧郁症。十七岁时,他已经是一家之长,担负起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酗酒的父亲无法撑持门户,他只好羞惭地请求剧院让他的父亲退休。人家担心做父亲的拿了钱去挥霍,便将退休金交给儿子。这些伤心事在他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幸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感情上的依傍。

他一直非常珍惜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和诗歌。她成了他儿时的友伴,两人之间也许产生过感情。后来埃莱奥诺尔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这一点,从韦格勒和埃莱奥诺尔与他来往的书信中可以看得出来。信写得很恳切。韦格勒夫妇称他为忠诚的老友,他则称对方为亲爱的好韦格勒。更令人感动的是,后来三人年纪老了,但心灵的青春依旧,热忱不减当年。

尽管童年时代悲惨凄凉,但贝多芬忆起这段时日和儿时住过的地方,凄凉中依然透着一丝温馨。

后来他虽不得不离开波恩,在维也纳这个花花世界及其贫困的郊区度过了几乎整整一生,内心却从未忘怀莱茵河流域的故乡,还有那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他称这条河为我们的父亲河。

的确,莱茵河生机勃勃,几乎富有人性,仿佛一个巨大的生灵,具有无穷的思想和力量。

莱茵河流域中,没有任何一段比流经风光旖旎的波恩这一段更壮丽、更温馨,也更美妙的了。强劲的河水,冲刷和抚爱着浓荫覆盖、鲜花盛开的岸边坡地。

在这里,贝多芬度过了他生命中的头二十年;在这里,形成了他少年时代心中的梦想。

那仿佛懒懒地浮在水面的草地、笼罩在薄雾中的白杨、矮矮的灌木,还有垂柳和各种果树,都把根须浸泡在这静默而湍急的水流里。星星点点的村落、教堂,乃至墓地,以好奇的目光慢悠悠地俯瞰河岸。

远处,蓝色的七峰在天空中勾勒出参差不齐的侧影,颓圮的古堡耸立其上,形状瘦削且怪异。他永远心系故乡,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梦想重返故园而未能如愿。“我的家园,那块我初见光明的故土,在我眼前始终是那么美,那么清晰,就像我离开时那样。”

革命爆发了,开始席卷全欧,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熔炉。贝多芬于1789年5月14日注册入学,听那位有名的奥洛格·施奈德的德国文学课。此人后来当上了下莱茵省的检察官。

当人们在波恩听到攻占巴士底监狱的消息时,施奈德在讲台上朗诵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使学生们群情激昂。

第二年,他出版了一部革命诗歌集。订购者名单中有“贝多芬和勃罗宁”的名字。

1792年,战火蔓延到波恩,贝多芬离开家乡,去音乐之都维也纳定居。

路上,他遇到了开赴前线与法国作战的黑森州部队,此事无疑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

1796-1797年间,他将弗里德堡的战斗诗篇谱成了音乐,即《出征歌》和一首爱国主义大合唱:《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可是,尽管他讴歌了法国革命的敌人,革命仍征服了世界和他的心。

从1798年起,虽然奥地利和法国关系紧张,贝多芬却与法国人及其使馆,还有刚来到维也纳的贝纳多特将军有亲密的交往。言谈间贝多芬常流露出倾向共和的情绪。这种倾向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变得益发强烈。

P6-9

序言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作,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名人传》创作于20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的人物,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艺术园地,但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地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作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忧虑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了他全部的激情,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难,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但他们靠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在对抗苦难中爆发出了巨大的生命激情,登上了艺术创作的最高峰:贝多芬用“痛苦”换来了“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用一生的心血奉献出了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痛苦”和“哭泣”中追求真理,并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却不想奋斗;我们想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着我们,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感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暴露无遗。让我们读一读《名人传》,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吧,这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也可使我们在痛苦、窒息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罗曼·罗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8615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20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