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慧禅语/径山禅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慧宗杲禅师所著、戒兴法师选注的《大慧禅语》收录大慧禅语、大慧宗杲禅禅师看话禅,是最为直截明快的禅修顿悟法门。本书精选出来的箴言警训,虽然只是吉光片羽,每天诵读,却如亲闻謦效,常沐和风。境随心转,每天在生活中加一点宽心禅,境遇自然会转变。

内容推荐

大慧宗杲禅师所著、戒兴法师选注的《大慧禅语》内容简介:今有径山戒兴法师,自卓锡于大慧祖师道场,将逾四载,每以大慧禅为命脉,应机度化,冀望众生觉明如来本心。忆其曾于中国佛学院求学期间,问学不怠,行解并重,深怀荷担法门之志,即今以其近年研习大慧语录之相契处,萃选大慧禅师开示精华,成《大慧禅语》,持以示予,嘱为其序,予心有欣慰焉。

目录

起信

明理

参究

警策

开悟

附录:大慧禅师塔铭注释

试读章节

担荷此段大事因缘,须是有决定志,若半信半疑,则没交涉矣。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欲知到头处,自境界他境界一如是也。

大事:意为转迷开悟。大事因缘,意为佛陀现于世间,应众生之根机说法度众。《法华经》方便品日,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没交涉:俗语,意为相违而不相应。

古德:龙牙和尚。

归家:悟得本来面目。

一如: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变。

习禅,若不能证入与佛同等之境界,不但自身无受益,亦难以担当弘法利生之责任。明心见性,必须具备坚固不退转之信心,金星不现,决不可懈怠,否则,归家之日无有期。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拨整了一番,又一番到来。若不把生死两字贴在鼻尖儿上作对治,则直待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如落汤螃蟹时,方始知悔则迟也。若要直截,请从而今便截断。

无常:世间一切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涅槃经》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

生死:以所造之业因轮回于六道,永无穷尽。《楞严经》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顺生死,意为被生死所牵引,不得解脱。

腊月三十日:喻指生命临终、死期到来。

众生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虽得暂时喘息便以为乐,殊不知若未全身上岸,即不为真正之解脱。今世之人,因受唯物论影响,认为死亡是永远之结束,不相信死后随业力之轮回,即便如此,且问,在你有生之时,因业力所招之烦恼,生灭灭生,何曾间歇?或暴躁或抑郁或孤独无助,此即为溺于烦恼之生死海。务要待到临命终时,就在此刻,以坚固信心,将生死一刀两断。

今时士大夫学道,多是半进半退,于世事上不如意,则火急要参禅,忽然世事遂意,则便罢参,为无决定信故也。禅乃般若之异名,梵语般若,此云智慧。当人若无决定信,又无智慧,欲出生死,无有是处。

今时之人,当压力大、烦恼重时,于寺院观观景、喝喝茶、睡睡觉,慧根深者亦会于禅堂打打坐,观观心,一旦感觉内心压力暂时舒缓,便又迫不及待跃入红尘欲海,逐妄不已。觅静求闲故无不可,然此与禅般若相隔云壤。诸位,既觑见禅之宝山,何不径入不二之门?

欲学此道,须是具决定信。逢逆顺境,心不动摇,方有趣向分。佛言: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又云:信能超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道。如上所说教有明文,佛岂欺人耶。

佛言之句,语出《大方广佛华严经》。

趣向:志趣、志向,另含到达之意。

究竟解脱之决心是否坚固,就在于立志者对于烦恼魔路是否有深切之警醒。生命之本质既非烦恼亦非享乐,对逆顺之境的执着,将成为我们究竟解脱的束缚,于境上无著,信心方可称为恒如。

所谓魔路亦非他物,乃是昧却此心,于此心外妄生差别诸见,而此心即随差别妄念流转,故成就魔境。若能直下信,此心决定本来成佛顿亡诸见,即此魔路便是当人出生死菩提路也。

昧却:令之蒙蔽、昏暗。

菩提:觉悟之意。所觉者有事理二法,理者,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一切智;事者,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

魔不由外来,只因对尘境之分别妄取,促生自心之魔,昔日六祖慧能于大庾岭开示: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本来面目?善恶皆是触境生念,执之便入魔境,虽不思善恶但绝非混淆是非,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_义而不动。直下信者,绝非信外境之神圣、伟大,此为外道,禅者自信自心即是佛心,有此坚定信,才能不被外境所惑,不随妄取烦恼流转。

学道无他术,以悟为则。今生若不悟尽崖,到尽未来际常存此心,今生虽未悟,亦种得般若种子,在性地上,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不生邪见家,不入魔军类,况忽然心华发明耶。当此之时,三世诸佛证明有分,诸大祖师无处安着,非是强为,法如是故。

尽崖:彻底之境地。

恶趣:以恶因而去往地狱、恶鬼、畜生之恶道。

一路行程,或乘车或步行,皆有一目的地,若漫无目标,是为流浪。参禅亦然,不立开悟之信念,不行彻悟之跬步,纵使法门无量、花样百出,于己何益?终是在宝贵生命里甘做个流浪汉。悟,需时节因缘,急不来,古人以三世心念、因果之理,能够不急不躁、照顾脚下,目标也更长远。日日行日日参,不仅所悟者横超三世,即使所造之器物、所写之文字,也能流经千载而魅力不减。P3-8

序言

达摩西来,单传佛之心印,非思维语言之所能解。故世之求道者,每苦于窥伺无门进趋无路,而诸祖随宜开示,且就疑处敲击,任他时节因缘,教人了悟自心,识得自己。

自黄蘖禅师肇端,始有看话头作工夫之法门,诸师遵承,及至大慧禅师力倡方兴。大慧以天纵之资,闻熏风南来时,向树倒藤枯处,勘破禅关。乃以一竹篦子,一狗子无佛性话,于径山凌霄峰顶,高登猊座,普接群机。一千七百衲子围绕,法席之盛,天下翕然归重,号为临济再兴。

世之凡俗,终日营营不了目前,以日用现行为重累,举天地万物为己敌,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念念熏习,相续流注,妄想不断,无可奈何。大慧禅师每以狗子无佛性话开示来学,以一句话头,塞断其咽喉,消磨其伎俩,然后显大机大用,以激发其心光。大慧禅师如手燃犀炬,魑魅难掩,如迅雷破寂,聋者皆闻,其开示痛快,真千载一人也。

光阴千载,大慧禅师之语录屡有刻版流通,虽遭沧桑世变而无遗珠之憾,字字珠玑遂可为今世志于发明大事者引为龟鉴,幸甚矣。

今有径山戒兴法师,自卓锡于大慧祖师道场,将逾四载,每以大慧禅为命脉,应机度化,冀望众生觉明如来本心。忆其曾于中国佛学院求学期间,问学不怠,行解并重,深怀荷担法门之志,即今以其近年研习大慧语录之相契处,萃选大慧禅师开示精华,成《大慧禅语》,持以示予,嘱为其序,予心有欣慰焉。

无涉情识大慧禅,风行水面自成文,大千俱坏此不坏,不负临济正脉传。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中国佛学院院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慧禅语/径山禅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大慧宗杲禅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803343
开本 24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180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