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皮卡德所著的《沉默的世界》宗旨,是对于现代文明论的一个批判。其中让人体会最深的是对噪音语的批判,反映了媒体语言兴起后促使整个社会空洞化的倾向。书中论及“无线电”的破坏作用,到今天代之而起的便是“电视机”了,其破坏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隔离了人和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使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以至于人自身的反应有着严重“离人症”(Depersonalization neurosis)倾向。其行为特征便是心理麻木、人格水准的下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感应的路径已经给堵塞了。
图书 | 沉默的世界 |
内容 | 编辑推荐 马克斯·皮卡德所著的《沉默的世界》宗旨,是对于现代文明论的一个批判。其中让人体会最深的是对噪音语的批判,反映了媒体语言兴起后促使整个社会空洞化的倾向。书中论及“无线电”的破坏作用,到今天代之而起的便是“电视机”了,其破坏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隔离了人和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使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以至于人自身的反应有着严重“离人症”(Depersonalization neurosis)倾向。其行为特征便是心理麻木、人格水准的下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感应的路径已经给堵塞了。 内容推荐 《沉默的世界》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论著,曾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潮。《沉默的世界》作者马克斯·皮卡德用他富于诗意、激情和真诚的语言阐释了沉默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唤起了人们对未被人类自身意识到的沉默本源的认识。 目录 导读 前言 沉默之相 作为原始现象的沉默 沉默产生语言 沉默、语言与真理 语言中的沉默 在沉默与语言之间的人类 沉默中的魔性与语言 语言与举止 古代的语言 “自己”与沉默 认识与沉默 事物与沉默 历史与沉默 神话 形象与沉默 爱与沉默 人类的脸与沉默 动物与沉默 时间与沉默 幼儿、老人以及沉默 农夫与沉默 沉默中的人物与事物 自然与沉默 诗与沉默 诗与沉默(例子) 美术与沉默 噪音的语言 无线电(Radio) 沉默的残留部分 病、死与沉默 没有沉默的世界 希望 沉默与信仰 《沉默的世界》译后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沉默的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瑞士)马克斯·皮卡德 |
译者 | 李毅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079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2013205723 |
中图分类号 | B522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83 |
宽 | 13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