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刀尖上的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书中迎面而来的——是一群赤胆忠诚、无坚不摧的精锐尖兵,他们飞檐走壁,行踪幻化神秘,他们智勇超群,克敌于瞬息之机,以忠诚和智慧演绎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军旅传奇。

本书以一名战士作家的独特视角为您揭秘一幕幕慑人心魂的军旅传奇。

内容推荐

西部侦察兵——这是一个神奇的称谓!陆地赛猛虎上天似雄鹰;沙漠能生存水中如蛟龙,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本领超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红色尖刀——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镇守西部雄关的“贺兰虎王”;又有响誉欧洲赛坛的“铁血勇士”;既有争锋于委内瑞拉的“魔鬼猎人”;又有中东战火中归来的“孤胆英雄”……

本书以一名战士作家的独特视角为您揭秘一幕幕慑人心魂的军旅传奇。

目录

第一章:贺兰闯关

第一回:贺兰虎王剑出鞘打赢路上磨刀锋

第二回:摆兵布阵善谋略演练场上智多星

第三回:侦察尖兵不畏险反恐阵地飞猎鹰

第四回:智勇双全闯蛇穴命悬一线保稳定

第五回:群英汇聚大比武试比尖刀铸光荣

第六回:夜半宿营白骨森坟沟入眠梦不惊

第二章:海外亮剑

第七回:英雄勇闯封锁线龙潭虎穴闯陷阱

第八回:异国历程不寻常舍生忘死为和平

第九回:死亡角逐亚马逊魔鬼猎人写忠诚

第十回:硝烟战火受考验钢铁汉子中东行

第十一回:少林小子逞神威美国后院教总统

第三章:虎啸西风

第十二回:雪枫精神代代传血性男儿建奇功

第十三回:千里行军大沙漠 山岳丛林伏精兵

第十四回:超越极限砺斗志生命禁区谋打赢

第十五回:军中保尔创奇迹病榻十载且笔耕

第十六回:镜头照亮国防绿记录历史留美名

试读章节

“虎王”雄姿

王者,不唯有超人之智,亦必有过人之术。

那年,王炳军走马上任之初,身怀硬功的官兵们个个心里直嘀咕:身高1.78米,走起路来疾步如风,但想要给我们当头,没两下子肯定不行,有机会定要比比看。

面对一个个期待中含着挑战的眼神,王炳军决定和那些训练起来嗷嗷叫的虎兵过过招。

黄河之畔,某古战场,旌旗猎猎,鼓声如雷。部队组织的专业尖子兵比武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时,只见穿一身迷彩服的王炳军来到射击竞赛区。“砰砰砰……”随着一阵枪响,被官兵誉为“神枪手”的士官杨顺安一个点射之后,百米以外的人形靶上露出了5个分布均匀的弹孔。

“打得不错,我试一下!”

在场的官兵们寻声望去,只见王炳军手持步枪,疾步走向射击位置。卧倒、瞄准、射击,干净利索地做完一连串的标准动作后,只听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过,子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直飞靶牌。报靶员声音洪亮的报告:5发全部命中,10环,靶心开花。短暂的平静之后,在场围观的官兵发出阵阵喝彩。

于是,王炳军5弹中靶心的消息不胫而走。

对此,正在另一个训练场组织考核的干部何健却不屑一顾:“枪打得好,没子弹时就成了烧火棍,关键时候还要靠咱这飞刀。”话着,一扬手,一把匕首“嗖”的一声扎在了10米开外一棵腰身粗的柳树上。

这次,王炳军使出了看家本领。何健定下规则,8米之外刺中一个碗口大的西瓜为赢。王炳军说:“一言为定!”

量好距离后,何健第一个出手,一把匕首刺进了西瓜的根部。轮到王炳军了,只见他右手紧握匕首,“嘿!”随着胳膊向前迅速一甩,一抹寒光闪过,刀子深深地刺进了西瓜的中央。

“不仅准,而且力度很大,西瓜外面只露出了刀把。”事后,何健谈及和王炳军的飞刀较量,脸上流露出钦佩之情。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如果说,王炳军露出的这两手使官兵大开眼界,那么他在悬崖峭壁上表演的攀登绝技,则更令人叹服。贺兰山深处有一处高约百米的悬崖,因山体极其险峻陡峭,被官兵称为“天墙”。在部队攀崖者中,人送绰号“山巅壁虎”的刘近一直是领军人物。

“没有绳子怎么办,不用保护爬爬看!”王炳军见官兵像刘近那样系着保护绳贴在崖壁上爬,跟着挽起袖子,嘴叼尖刀,手脚并用,慢慢地蹬上了“天墙”。

令刘近没想到的是,只一会儿工夫,王炳军就几乎和大伙同时爬到了山顶,并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一次次武场“亮剑”,让王炳军声名鹊起,“不管体能技能,他都很厉害”。对此,有人感到好奇:“王炳军一身本领从何而来?”有知情人透露,王炳军的十八般武艺,都是“偷”着拜师练来的。只要是大纲规定的指挥员训练课目,他项项成绩优秀,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优等指挥员。

官兵们打心眼里服了,“我们部队从抗日战争时期就被誉为‘老虎团’。部队首长技压群雄,‘虎王’当之无愧。”

高飞之翮,长者在前。在王炳军的感召下,练兵习武成为军营时尚,爱尔纳国际侦察兵竞赛“卡列夫勇士奖”获得者何健、“爱军精武楷模”黄和平等一大批精武尖兵脱颖而出。

“虎王”壮胆

碧波荡漾的沙湖,享有“塞上明珠”之称。

2004年春末,王炳军在这里扎下了野外练兵的军帐。为了进一步提高侦察兵的野外作战能力,他当起了泅渡游泳训练的“武教头”。一日下午,官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训练归来。正当他们准备好好做一个美梦时,值班员却吹响了急促的集合号。

天,不知何时飘起了大雨。

帐房外,官兵的衣服被雨淋透了,队伍中有的人冷得直发抖。这时,站在狂风大雨中的王炳军站在队列前大声说:“战争不会选择天气,有胆量的跟我进行游泳训练去!”

夫战,勇气也。王炳军三下五除二脱下迷彩服,纵身跳进了身后的湖水中。官兵们惊呆了,但瞬间生出的埋怨和惊讶被徒增的豪情所代替,他们一个个迅速扒掉衣服,光着身子向冰冷的湖水扑去。那天,王炳军和官兵在水里游了一个多小时。

正是靠这种不近人情的训练,使官兵们练就了热不怕、冷不惧的强健体魄,并在参加战区组织的泅渡比武中一举夺魁。

“平时敢冒险,战时才保险”,这是王炳军的口头禅。肩负重任,他常常向险境挑战。

2005年元旦,朔方边塞银装素裹,滴水成冰。王炳军一声令下,部队兵分多路,浩浩荡荡从营区出征,向茫茫戈壁进发。当官兵昼夜行军四天三夜,200余公里的路程走了一大半时,沙尘暴怒吼着骤然而至,长长的行军队伍瞬间被淹没在一望无际的沙海中。

“团长,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找个地方让大家避避风沙吧。”在呼呼怒吼的风沙中,作训股长眯着眼大声提醒着王炳军。

“现在让官兵多吃苦,才能保证他们日后打起仗来少流血!”王炳军扯着嗓子,语气中肯而坚定。

天气突变,狂风肆虐,黄沙飞舞,能见度不到20米。

官兵们以为要原地休息了,可王炳军却临时设置敌情,并下达了进攻命令,逼着大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完成遭敌伏击、情报侦察、进攻战斗等20多项课目的演练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王炳军又做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

2006年深秋,部队组织夜行军。当时针指向晚上12时,参谋长找到王炳军请示宿营地点。

“前方有一个坟区,今晚就在那里宿营。”

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官兵嘴里咕哝着:“半夜躺在死人墓中间,谁有那么大的胆子,能睡着吗?”

然而,王炳军却边支起单兵帐篷边说:“要想打胜仗,就得有个好胆量,今晚就是要锻炼大家的心理素质。”

那夜,面对四周漆黑、杂草丛生和猫头鹰啼叫的坟地,许多人失眠了。但日后许多官兵谈及晚上孤军作战的经历,都称是坟地宿营壮了胆。

多年间,山岳丛林、沙漠戈壁、高原寒地、湖泊沼泽,西北五省区的野外复杂地域,都留下了王炳军锤炼精兵的足迹。在一次次“冒险”训练中,官兵们的战斗精神和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得到了提升,多次圆满完成各项军事任务。P3-6

序言

高原是我的头颅

山川是我的胸膛

贺兰是我的战靴

戈壁是我的戎装

冰河是我的哨兵

大漠是我的钢枪

祖国是我的魂魄

和平是我的守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刀尖上的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华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谊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08379
开本 32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