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哥特建筑--上帝即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赵鑫珊先生继《罗马风建筑》后,关于世界人文建筑回顾的第二本力作。“哥特”是世界文化史上非常重要,且影响力巨大的风格,以建筑为主,欧洲大地上至今仍矗立着众多著名的哥特建筑,其中绝大多数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成为人类建筑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我国读者对哥特建筑的认识相对比较少,也很简单。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现了哥特建筑之由来及其璀璨的历史画卷,细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众多哥特建筑及其风格形成的特点,包括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

全书内容扎实,配图恰当,堪称图文并茂,且四色印刷,排版和印刷无不精美,相信是喜欢建筑文化、人类历史和旅游的读者都必看的优秀读物。

内容推荐

对申国人来说,看惯了中华大地上的歇山屋顶、悬山屋顶和重檐屋顶,哥特尖塔是非常奇异怪丽的。它撩拨人心,有种不可遏制的向上动势和动感。比起它的直接“老师”罗马风建筑,哥特建筑更接近上帝。哥特大教堂骨瘦嶙峋、冷峻尖削,它拥有巍宇苍苍的尖屋顶,精神飞扬,如出天地间。

作为宗教信仰和“强力意志”的表达及其象征,哥特建筑语言符号系统比罗马风更精巧,更张扬,也夏大胆,更富有英雄气概: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敢为,我则为之。于是,哥特大教堂便发育、成熟到了盛极难继的程度。它有七至:至奇而有序,至险而不危,至狂而不野,至放而不肆,至丽而悲壮,至工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这也是历代哥特建筑师和能工巧匠(大匠)前赴后继、苦心锤炼所要达到的美学境界。

哥特建筑风格代表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它源于法国,盛行于12—15世纪的欧洲大地。哥特大教堂遍布于欧洲的蓝天底卞、大地之上,俯视着那里的乡野、山坡、山谷、森林和河流,以及麦田和羊群、牛群;后来又有了富有诗意和浪漫气质的风车、磨坊加盟,共同组成了和谐、美丽的“哥特世界”。

哥特世界是一首广义的交响诗。

目录

题记 中世纪哥特世界引领、启蒙了近代欧洲文明曙光的到来

卷首语

序论

罗马风和哥特风格的交接——为了更好地走近、找到上帝

上编 总论

Ⅰ 建筑未到,观念先行——哥特建筑场论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

Ⅱ 中世纪城堡和城市——哥特建筑所扮演的角色

Ⅲ 哥特雕塑·哥特绘画·哥特音乐——哥特艺术群落世界

Ⅳ 哥特建筑的结构及其逻辑——从语言哲学看哥特建筑

Ⅴ 哥特建筑十大要素——词汇和语法

下编 分布在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哥特建筑

Ⅰ 法国:追寻法兰西民族魂的根

Ⅱ 德国:哥特建筑体系与日耳曼精神

Ⅲ 英国:说不完的哥特建筑

Ⅳ 意大利:教大理石说建筑语言的民族

Ⅴ 西班牙和葡萄牙:直面大西洋汹涌波涛的哥特建筑

Ⅵ 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哥特建筑

尾声

作为当代人文景观的哥特大教堂伦理价值——教堂尖顶和钟声同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关系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哥特建筑--上帝即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鑫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31445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8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86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