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先生一生好书,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著作,但真正独树一帜的是他毕其一生研究的中国木刻画。他选编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直到1985年2月,才首次面世。“史略”为一函九册中的第九册。“史略”中有大量图画,郑振铎先生比较式的细致分析、精妙推想,加上从古籍版式、现收藏地、中肯点评,使“史略” 成为难得的、入门中国古代木刻画最佳的蓝本,大可以按图索骥,少走弯路。
| 图书 | 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振铎先生一生好书,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著作,但真正独树一帜的是他毕其一生研究的中国木刻画。他选编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直到1985年2月,才首次面世。“史略”为一函九册中的第九册。“史略”中有大量图画,郑振铎先生比较式的细致分析、精妙推想,加上从古籍版式、现收藏地、中肯点评,使“史略” 成为难得的、入门中国古代木刻画最佳的蓝本,大可以按图索骥,少走弯路。 内容推荐 这是郑振铎先生一生中最后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是他呕心沥血,穷其一生搜集、整理、研究、编印的一部中国木刻版画史料,从酝酿到最终出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曲折,直到1985年2月,才以《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的形式首次面世,共一函九大册,其中第九册即《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此书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被誉为版画史上的盛事。 目录 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部奇书——唯大时代乃产生大著作 一 绪言/1 二 最早的木刻画(868~960年)/8 三 宋金的木刻画(960~1279年)/16 四 元代的木刻画(1279~1368年)/22 五 明初的木刻画(1368~1521年)/31 六 光芒万丈的万历时代(1573~1620年)/51 七 徽派的木刻画家们(1582~1653年)/96 八 明末的木刻画(1621~1644年)/124 九 彩色木刻画的创作(1594~1934年)/147 十 清代早期的木刻画(1644~1795年)/161 十一 清代后期的木刻画(1796~1911年)/186 十二 年画/202 附录/213 关于版画/213 《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223 附:《中国版画史图录》编例/236 《中国古代版画丛刊》总序/238 《中国版画选》序言/24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郑振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0250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09.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27 |
| 宽 | 15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