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虽然仅仅十年,我国银行业却实现从问题丛生到一枝独秀。本书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以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发展。
| 图书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发展战略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虽然仅仅十年,我国银行业却实现从问题丛生到一枝独秀。本书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以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发展。 目录 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如何化“危”为“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迪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全面反思中厘清我国金融创新的思路 从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引出的深层思考 越南金融危机:一个似曾相识而不容忽视的故事 美国金融风暴再次警示我们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商业银行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应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 审时度势 主动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转型时期的历史机遇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鹤立国际金融危机狂潮的几点启示 面对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如何平衡风险与发展 巨大的发展动力与商机存在于十七大报告之中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近狂与远忧 加息减税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盘点与展望 巨大的成就与艰巨的挑战并存 需要高度重视“两高”行业贷款风险的防范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状态、主要问题及决策建议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变化与商业银行的对策 汶川大地震中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评估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 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 2008年:商业银行带走了什么与留下了哪些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似难避免 宏观调控转向后商业银行如何防控风险 2009年中国经济:艰难或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信贷规模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兼析2006年信贷调控 好风助我上青云 ——建设银行改革开放30年历史回顾 WTO过渡期结束,如何应对国内外竞争 WTO过渡期结束后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建议 两税合一有利于中资银行参与国际竞争 混业经营:应对外资银行竞争不可或缺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中日大银行经营绩效分析比较 2007年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关键在于银行的服务 适应宏观调控和资本市场发展要求 加快建设银行业务转型 任重道远:银行系QDII业务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探讨 一场注定不会有任何结果的争论 ——兼论“贱卖论”的历史偏见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发展战略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涂昭明//赵庆明//董积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51442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1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32.3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