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这里的疏解由章而篇而又由篇而章,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也对那些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线索有所留意。
《论语疏解》为读者们解释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千古名句。
图书 | 论语疏解 |
内容 | 编辑推荐 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这里的疏解由章而篇而又由篇而章,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也对那些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线索有所留意。 《论语疏解》为读者们解释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千古名句。 内容推荐 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论语疏解》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亦以篇为一可理解的散逸整体,对其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命意作了略成一家之言的阐释。 与依篇疏解构成一种互补,《论语疏解》对章句的理会除字词、句脉的必要训释外尚颇重相关古籍对其意之所属的印证。由参酌而考辨去孔子立教未远之战国以至两汉遗籍,不仅有助于把握语境不详的各则语录的指归所在,也为窥知整个孔门义理的原委提供了一条富于历史真切感的蹊径。 作者把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置于先秦人文眷注重心由“命”而“道”转换的枢纽地位,这使《论语疏解》获得了一个解读和品评《论语》的独特视角。 目录 孔子与《论语》 学而第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语疏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克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199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9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