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景(一个女作家的心灵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都知道蓝天绿野、高山大川是风景,其实生命从诞生到终结同样是

风景。当你展开自己的风景,同时也嵌入了别人的风景。

作者的文字,就是风景。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数十篇随笔集,主要包括《北大荒》、《到世界最高的地方去呼吸》、《你怎么总是快乐》、《在艳阳天里远去》、《一品一三绝》、《储蓄亲情》、《同学》、《生者与死者的温暖聚会》、《哭泣的猫咪》、《有妈的孩子是个宝》等,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一篇篇文章会使您回味无穷。

内容推荐

本书为冯敬兰的随便集,主要收录了《二战终结地的秘密》、《那正是大家风范——宗璞印象》、《走,到北纬60度去乘凉》、《天坛印象》、《精致华美的面人汤》、《凭什么我要惯着你?》、《想念纷飞的大雪》、《缅怀我前世的子女》、《冲出孤独》、《一只远走他乡的小狗》、《独身女人的沙龙》、《夏天的记忆》、《到世界最高的地方去呼吸》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目录

走在路上

 北大荒/3

 古北口的陈伤旧痛/26

 二战终结地的秘密/55

 到世界最高的地方去呼吸/58

 在无人之境寻找英雄/70

 让我再看你一眼/86

 春游台湾/99

 边走边想/110

 走,到北纬60度去乘凉/119

 日本的厕所/143

 终朝只恨聚无多/146

 天坛印象/149

 爬山/151

文人艺事

 那正是大家风范——宗璞印象/157

 你怎么总是快乐/169

 小女子大情怀/175

 独身女人的沙龙/177

 精致华美的面人汤/181

 你去天堂了?瘦谷/184

 在艳阳天里远去/187

 夏天的记忆/189

 生长在毛泽东时代/195

 最后一枝罂粟——简论张爱玲/199

 集结号响在天际/228

 一品一三绝/231

 孝——韩剧中的道德坚守/234

 因果报应——韩剧中的主旋律/236

春夏秋冬

 你是否相信陌生人/241

 师道/244

 凭什么我要惯着你?/249

 想念大白馒头/252

 生者与死者的温暖聚会/254

 理想PK现实/256

 同学/259

 储蓄亲情/262

 想念纷飞的大雪/266

 老表/268

 王三点儿的快乐时光/271

 一个人怎样变成了铁人/275

 难为人母/279

 缅怀我前世的子女/282

 母亲的大柿子/284

前世亲戚

 怀念马/289

 哭泣的猫咪/292

 我是差点儿/295

 动物的教育/298

 冲出孤独/301

 警长,我狠心把你留在了2005/303

 看,这些伟大的鸟!/306

 一只远走他乡的小狗/308

 有妈的孩子是个宝/311

 那些熊的悲惨故事/316

试读章节

北、大、荒,听听这名字!

我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个地方,是在9岁那年。一天同院张太太家突然接到电报——那年头私人电报多是报告噩耗,在邻居的窃窃私语中,我懵懂地得知,张先生死了,死在北大荒,特别远,特别冷的大东北,是专门发配劳改犯的地方。我们住的那个院子原来是张先生开的纺织厂,不过十几间房子,公私合营后,资本家张先生被发去了北大荒。张家母女一贯谨言慎行温良恭俭让,张先生死了,她们始终也没有大放悲声。不过,第二天小姐妹俩的眼睛全肿了。

谁能想到呢?几年后,我也去了北大荒。我已经忘了资本家张先生殒命的北大荒,只知道小说《雁飞塞北》里的北大荒,只知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攥一把黑土肥得流油,斯大林100号纵横驰骋的那个北大荒。

1968年6月13日一早,刚过18岁生日的初中女生——我,背着书包去学校,不是去上课,而是去集合,统一坐专列开拔,奔赴遥远的北大荒。我是66届初中生,毕业大考刚过,正在复习中等着升学考试呢,“文革”不期而至。在学校闲呆了整整两年,“文革”初期的革命激情早就变成了无所事事稽极不耐烦。今天就要和学校道别了,以后不可能再回来,我的心里却没有一点儿留恋。

“天天不上课,学生不像学生,教员不像教员,这世道咋乱成了这样?”母亲操着一辈子不改的河北老家口音,经常地唠叨,反复地抱怨,有的话如果被人告发,根本就是“反动言论”。我最不爱听母亲说话,觉得旬句不入耳,常常在她数落我时用手指使劲塞住耳朵,看着她嘴唇不断地磕打,声音却变得遥远,我有种幸灾乐祸的窃喜。我是父母最小的孩子,幼年失怙,哥哥姐姐都已成年,母亲带着我艰难地苦捱着日子,对我的疼爱近乎专制,呵护到事无巨细的地步。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那样强烈和不可阻挡,我巴不得到一个母亲找不到的地方,永远不回来。

这是“文革”中积压的老三届学生的第一批毕业分配,听说有保密军工厂、首都钢铁厂、棉纺厂、麻纺厂的名额,最不济还有大集体的西城红卫服装厂。不过,大多数名额是北大荒的国营农场,从1963年起北京就不断有学生被分配到那里。如果想赖在北京,我也有理由,我一直免修体育,同学老师都知道我有青春期妇科病,苍白失血的小脸就是证明。我出奇的消瘦,168公分高,47公斤重,长腿细胳膊,扁平胸,细脖子挑一大脑袋,搁现在这叫“骨感美”,那时同学们没人叫我名字,都叫我“麻杆儿”。我在毕业分配表里只写了三个字:北大荒,我知道写别的也没用。如果我去不了北大荒,没准儿下批就得去内蒙、山西的农村插队。我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母亲拉扯我的艰辛点滴在心,18岁的人应该自己养活自己了,最干脆的独立就是去北大荒,每月起码有30块钱的薪水!

早展出门时,我坚决不许母亲和姐姐送我,几乎是跑着离开家门,连头也不回。9点钟学生们准时集合,和我一批去北大荒的同学共120名,都是66届初、高中毕业生。10点钟我们将在北京站和全市上千名中学生汇合,其中有与我们“配对”的35中,我们是女校他们是男校。这一天,这一列火车,标志着“文革”中北京市中学生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始。接我们的大公共汽车来了,是当时北京城里最好的大轿车,前面的两块挡风玻璃特别大,挺像蜻蜓的大眼睛。我们唧唧喳喳地拥上汽车,快乐地挤坐在一起,汽车就鱼贯驶出了校门。永别了,北京师大女附中,永别了,我们的中学时代!

汽车在西长安街开阔的马路上奔跑,经过了西单、六部口、新华门,经过了与新华门隔街斜对的石碑胡同,我的家就住在那里。坐在最后一排的我,下意识地回头张望。我一眼就看见了母亲,58岁的母亲坐在胡同口的花岗石灯座上,正茫然四顾。我坚硬的心哗啦一下就碎了,眼泪急涌上来,喉头也梗得几乎窒息。我急忙回过身来,使劲吞咽着眼泪,不让同学们发现。那一瞬间的回望刻骨铭心,永远、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多年来只要想起,无不泪流满面。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哪知道那几年娘是咋想你的?那是抓心哪!”少年时我把感情粗糙、心肠冷硬当成了坚强,不知多少次伤害过母亲。只有当我做了母亲,只有当我失去了母亲,我才懂得了怎样的想念叫做“抓心”。

那天三十出头的姐姐追在后面把我送到学校,就被我忘到一边去了。等我们到了北京站,姐姐和许多为我们送行的亲人们、同学们,像刚刚参加了赛跑,竟也同时到达!站台上人声鼎沸,在歌声、笑声、哭声和什么也听不清楚的叮咛中,火车缓缓移动了,直接开往北大荒的北京知青专列,离开了北京站。这一去,就是几千里,人生的大幕从此拉开。

记忆里,那时的六月没有现在这么热。火车出了山海关,天气就凉快起来。一日三餐,午餐是大号铝饭盒装好的大米饭、红烧肉,以往从不接触的男中/女中的同学,在一个车厢里同吃同住,度过白天又迎来黑夜。一切感觉都是新鲜的,令人兴奋的,没有挥之不去的离别愁绪,没有对未来的灰心绝望。就像是去远游,是一次下乡劳动,大家唧唧喳喳,说不完地说,闹不完地闹。天亮了,谁喊了一声:该起来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吧!车厢里有了骚动,学生领队举着“红宝书”,带领大家向着东方敬祝万寿无疆和永远健康。有人小声嘟囔着:干嘛呀,我刚睡着。又一人惊奇地喊起来:才三点多呀,太阳怎么就出来啦?原来东北的太阳比北京出来得早哇!P3-5

序言

这本书和网络息息相关。

书中大部分篇目来自我的博客(http://fengjinglan blog sohu.com/)。博客写作对我这样懒散的人多少具有着鞭策的力量,因此开博三年多以来,竟然写了几百篇,网友点击量也达到了几十万,比我以往出版的作品发行总量多了许多倍。网络还帮我找回了少数旧作,譬如散文《你怎么总是快乐》、《那正是大家风范》,均发表在十年以前,我当时没有电子版底稿,如今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散文《你是否相信陌生人》5年前发表后,虽有《读者》等多家报刊杂志转载,有CCTV10频道和中央广播电台播送,但网络上的转载才叫数不胜数,最远流传到多伦多的中文网站,至于博客间的转载,我在几天前偶然还见到。在我这个年龄,文学写作已无功利和金钱的诱惑,自己的文字在网络上传阅,给了我新的快乐。

这本书,虽说是收集了我博客中的部分文字,但并不是简单的连缀和拼凑,每篇都是重新构思,从头写起。这样,博客里那些零碎的叙述就被重新结构成大容量的散文,如《北大荒》、《走,到北纬60度去乘凉》、《古北口的陈伤旧痛》等,它们成为一道道连续的风景。

都知道蓝天绿野、高山大川是风景,其实生命从诞生到终结同样是风景。当你展开自己的风景,同时也嵌入了别人的风景。

我的文字,就是风景。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景(一个女作家的心灵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敬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77102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