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悟错(西方企业经营错案的国学解剖)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十个世界企业精彩错案,二十余个远东行道故事,读前悬疑重重,读后触目惊心:金融风暴为何让美国华尔街百年投行雷曼兄弟一夜破产?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逃税案如何发生?辉煌了40年被松下幸之助誉为“中兴之祖”的日本首富70岁为何进“班房”?韩国最耀眼的首富为何晚节不保?“花甲企业”日航为何遭破产?丰田汽车为何又遇“安全门”?迪拜在危机后能否绝地重生?……百战之后再读书,从悟错中你能思考什么?怎样把握未来!这本书的名字叫《悟错》,作者正是想让人们从这些错案中体悟出一种正确的企业理念。

内容推荐

中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展示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智慧,这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也表示我们在处理危机时运用科学发展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取得了新的进步。当前,中国与世界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而我们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还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只有把科学发展现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今后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国际风险,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国际竞争力。”如何从多元化的角度去深刻反思这次给世界人民带来危害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有识之士们进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悟错》这本书,从国学的视角看世界企业发生的“错案”,这是一次首创性的探索。

本书为我国的企业家和关心爱护企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世界企业“大败局”背后的动因。它的特点在于,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观照这些“错案”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文化的视野观察企业的是非成败。提出了企业不仅仅是单纯的创造物质财富,而更重要的是创造文化、绿色、生态、安全、环保的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的财富。企业要不断打造“软实力”,企业家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让社会更加和谐,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如果不是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企业就会犯错误,而且还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你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会深感不安。这本书的名字叫《悟错》,作者正是想让人们从这些错案中体悟出一种正确的企业理念。

目录

第一章 一统天下挂一漏万——企业犯错的第一类型“盲目扩张”

 第一节 一错百错

精彩案例: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破产案

国学诊断:把“忧患意识”上升为经营战略

 第二节 一举两失

精彩案例:迪拜建筑扩张的后果

国学诊断:善用“否极泰来、泰极而否”把握趋势

 第三节 一败如水

精彩案例:柯维特无控制扩张败北

国学诊断:无限制的扩张是“深坎”

 第四节 一误再误

精彩案例:韩国大企业扩张梦的破灭

国学诊断:不求“大过”,要求大平衡

 第五节 一落千丈

精彩案例:八佰伴浪漫式扩张破产警示录

国学诊断:和田一夫不失操守穷中求通

远东行道

第二章 二心三意二律背反——企业犯错的第二类型“恶性竞争”

 第一节 二龙争珠

精彩案例:《花花公子》与《藏金屋》竞争战

国学诊断:《花花公子》败在不知“退才是进”这个道理上

 第二节 二虎相斗

精彩案例:拼价格的惨败教训

国学诊断:“不争”却打败了“恶性竞争”者

 第三节 二次三番

精彩案例:雀巢反“围剿”以静制动

国学诊断:把握“度”是反“围剿”的关键

 第四节 二缶钟惑

精彩案例:佳能败在看不见的战线上

国学诊断:体悟商道与时俱进才能胜出

 第五节 二罪俱罚

精彩案例:市场惩罚苹果公司“狂”与“傲”二宗罪

国学诊断:以柔克刚与对手竞争的策略

远东行道

第三章 三盈三虚三分鼎足——企业犯错的第三类型“管理混乱”

 第一节 三灾八难

精彩案例:监管漏洞造成百富勤破产

国学诊断:文化思想监管比制度监管更重要

 第二节 三心二意

精彩案例:跨国公司管理不善酿悲剧

国学诊断:忽视法规的执行是犯错之门

 第三节 三面受敌

精彩案例:波音公司管理无创新骑虎难下

国学诊断:企业竞争应做到“不傲则不失”

 第四节 三马同槽

精彩案例:吉尼罗盲目经营败给麦当劳

国学诊断:以“天下”二字去思考和决策

 第五节 三面埋伏

精彩案例:印尼顺玛银行专用近亲排贤才而破产

国学诊断:家族式企业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远东行道

第四章 四壁萧然四邻不安——企业犯错的第四类型:“诚信丧失”

 第一节 四面楚歌

精彩案例:安达信一失足成千古恨

国学诊断:失道“诚信”必然失败

 第二节 四离五散

精彩案例:伯伊斯公司失信经营自食其果

国学诊断: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第三节 四处说谎

精彩案例:企业做虚假广告得不偿失

国学诊断:做事先“正心”才能让事业发展

 第四节 四脚朝天

精彩案例:诚信失而复得的经典教训

国学诊断:从经营失败教训中“闻道”

 第五节 驷马难追

精彩案例:徘徊在诚信边缘上的丰田汽车

国学诊断:反省错误是找回诚信的密码

远东行道

第五章 五里雾中五斗解酲——企业犯错的第五种类型“偷税漏税”

 第一节 五鬼闹判

精彩案例:三星逃税付出巨大代价

国学诊断:失“德”使企业一败涂地

 第二节 五毒俱全

精彩案例:俄罗斯首富逃税落法网

国学诊断:搞企业也要“穷理”

 第三节 五劳七伤

精彩案例: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逃税案

国学诊断:谨防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四节 五色无主

精彩案例:女富豪逃税进班房孤独到死

国学诊断:企业家要做到“慎独”

 第五节 五花八门

精彩案例:侥幸心理逃税差点害死他

国学诊断: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远东行道

第六章 六马不合六神不安——企业犯错的第六类型“资金断裂”

 第一节 六月飞雪

精彩案例:大宇败在财务杠杆使用太猛

国学诊断:扩张无道导致资金断裂

 第二节 六神无主

精彩案例:房利美公司巨额负债

国学诊断:中庸之道可使企业避免走极端

 第三节 六尺之孤

精彩案例:房地美财务官自杀之迷

国学诊断:企业领导应该有“中庸”修养

 第四节 六亲不认

精彩案例:华尔街百年投行“美林”的不归路

国学诊断:企业家防范风险要从心开始

 第五节 六朝金粉

精彩案例:贝尔斯登24小时被摩根大通收购

国学诊断:决策疏忽是造成资金链断裂的死穴

远东行道

第七章 七上八下七歪八扭——企业犯错的第七种类型“违法乱纪”

 第一节 七折八扣

精彩案例:日本首富堤义明的落幕

国学诊断:弄虚作假大企业家也难逃法网

 第二节 七堆八阻

精彩案例:关国安然公司倒闭真相

国学诊断:企业大了防范患上失重症倒下

 第三节 七颠八倒

精彩案例:郑梦九是如何走上不归路的

国学诊断:“家”文化要与时俱进

 第四节 七病八痛

精彩案例:韩国韩宝集团“腐败门”

国学诊断:企业家当戒“以小害大”

 第五节 七拼八凑

精彩案例:大宇集团前董事长因财务欺诈判重刑

国学诊断: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远东行道

第八章 八百孤寒八花九裂——企业犯错的第八类型:“路径依赖”

 第一节 八百钱马

精彩案例:王安电脑固步自封破产记

国学诊断:每一次成功都是新的

 第二节 八砖学士

精彩案例:阿迪达斯鞋业公司失败的教训

国学诊断:跑在最前沿的人往往自大

 第三节 八荒九外

精彩案例:高科技公司破产之戒

国学诊断:高科技产品如果失去终端用户难免厄运

 第四节 八门五花

精彩案例:福特汽车两代人重走失败路

国学诊断:企业必须走出“专注”的围城

 第五节 八面漏风

精彩案例:失败落后了的百货连锁店

国学诊断:固步自封企业就在等死

远东行道

 第九章 九关虎豹九九归一——企业犯错的第九类型:“文化背反”

 第一节 九牛一毛

精彩案例:下跪广告让麦当劳名誉受损

国学诊断:跨国企业要尊重本土民族习俗

 第二节 九回肠断

精彩案例:肯德基在香港遭遇困境

国学诊断:跨国企业痛苦来自不习水性

 第三节 九载不绩

精彩案例:广州标致汽车惨败录

国学诊断:跨国企业忽视文化融会贯通之痛

 第四节 九旋之渊

精彩案例:星巴克惹火了谁?

国学诊断:跨国企业学会避免越界经营

 第五节 九死一伤

精彩案例:迪斯尼法国损失惨重

国学诊断:跨国企业照搬文化要碰壁

远东行道

第十章 十全十美十死之地——企业犯错的第十类型:官僚作风

 第一节 十病九痛

精彩案例:韦尔奇大刀阔斧清除官僚主义

国学诊断:企业“变法”赢得新生

 第二节 十清九浊

精彩案例:官僚主义怎样腐蚀了安然

国学诊断:法外“聪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节 十斛量珠

精彩案例:由日航破产看官僚主义危害

国学诊断:“走动管理”是企业防止官僚主义滋生的良药

 第四节 十不得一

精彩案例:“中年微软”面临官僚主义侵袭

国学诊断:治理“大企业病”要防患于未然

 第五节 十指露缝

精彩案列:“大企业病”使百年老店通用汽车死掉

国学诊断:不知足者常新

远东行道

附录一:日本八佰伴前总裁和田一夫谈成败得失

附录二:冯仑:公司的四种死法

附录三:美国的破产法律制度

试读章节

美国有一家著名的连锁店——柯维特。这家连锁名店曾一度辉煌,后因扩张造成败北。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柯维特连锁店的创始人叫吉恩·法考夫。他创办柯维特时正是年轻有为之时。他最初参加工作是在他父亲办的一家皮箱店里当伙计。这是他迈入零售业的开始。他在父亲的皮箱店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大脑产生了许多创新想法,这与他父亲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分歧。他的父亲一直固守着传统的经营理念,认为每一件商品卖出去获得的利润越多越好。但法考夫正好相反,他认为把每一件商品的价格卖到最低,来买的人就越多,可以达到薄利多销。父子俩理念不同,自然两个人就不能在一起经营。于是法考夫自己在美国曼哈顿大街的一座楼里租了房子,开始创办了一家自己的皮箱店,他要按照自己的理念去经营。

法考夫为这家皮箱店起了个名字叫“柯维特”。这个商店除了销售一些皮箱之外,还经营一些日用品,按照柯维特的经营理念“薄利多销”,每一件商品的价格都很便宜。法考夫对店员们说:“如果有人来买价值1000美元的立体声设备,那我们就以1010美元卖给他。”法考夫的这一经营理念,就是要办一家“折扣点店”。他的商店价格比别人的商店低,很快顾客们便纷纷登门购物,有时还要排起长队。法考夫非常高兴,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成功了,面对着越来越好的经营形势,法考夫开始制定一个扩张计划。

他首先制定了一项一年100万美元的销售计划。他根据这一计划开始了小店扩张。1951年12月他就把小店搬到了租住的一楼,很快又在一个叫西切斯特的地方开设了一家分店。在这个过程中生意非常好,销售额大幅度上升,他的信心更大了,三年之后即1953年时,他们的销售量已增长到9r70万美元。当时的法考夫是一位低调的董事长,他带领他的团队在条件并不太好的环境下不断创业,这样的扩张是适度的,因此,推动了企业不断的快速发展。在十年之内,柯维特的销售额从5500万美元上升到7.5亿美元,从而一跃成为美国零售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1960年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柯维特公司的分店不停地开设,每隔几个星期就会有一个大的新店面开业。有人说,柯维特的超前模式,引导了一场遍及全美国的折扣革命。它所卖出的东西价格要比其他商店的东西价格低40%,由于薄利多销使柯维特的利润和库存一直遥遥领先其他商店。除了柯维特公司在经营上奉行“薄利多销”的理念外,柯维特公司还非常重视内部成本节约管理。例如柯维特的商店里面的装修都比较简单,就连店内管道上也成了挂衣服的架子。在经营方面只是在商店里把东西卖给大家,并不赊账销售和代运服务,这样就减少了开支,资金流动也快。

法考夫面对着这样的良好经营趋势,开始野心勃勃起来。他认为在最好的路段开一家大型的柯维特折扣商店,就可以影响周围的地区。这比在全国零散的开一些小商店要好得多。他的主要理由是在一个繁华的地方开几家大店便于统一做广告宣传以及物流方便,许多商店也可以联合起来搞促销活动。法考夫是一位善于不断创新的企业家,他的这种设想就像是他开始搞折扣零售时一样,充满了激情。尔后他又制定了更大的公司扩张战略计划。法考夫想无限制的开设商店,他希望从这个大的经营战略中获得更大的胜利。到1966年的时候,柯维特公司在美国纽约地区已经开设了10家商店,在费城开了5家,在华盛顿等地开了4家。在1963年到1965年期间他们又在圣路易斯开了2家,在底特律开了2家,在芝加哥开了5家大型商店。

到1966年的时候,柯维特公司开设的新店越来越多,已经无法控制发展。扩张从表面看来带来了规模,但接踵而至的一系列问题暴露了出来。从1962年到1966年,4年的时间,柯维特的营业面积和销售量就均翻两番。这时的法考夫在管理已有些力不从心了,新业务不断的增加,而老业务还有许多要优化,管理人才培养又成问题,许多管理者素质跟不上,造成了一些工作失误。更重要的是法考夫鞭长莫及,因为他能管理到纽约的商店但管理不到其他城市的商店。还有柯维特的扩张计划使市场不断地侵入到其他商店的市场,让他们在经营上受到了威胁,于是他们开始进行竞争。

本来柯维特在折扣商店中主要是销售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和立体声设备。但法考夫为了增加竞争力度开始涉足服装、食品等领域。但他对于这类商品并不熟悉,这类商品的季节性非常强。例如,1961年,法夫考开办了两家食品超市,他们开始向超市进军,接着一下子又开办了22个,有6个在纽约以外地区,开办食品类商店关键在于要有一定量的库存,但柯维特公司是零库存的方式,这就产生了各种经营矛盾。到了1964年,柯维特公司出现了1200万美元的亏损,法考夫这才意识到麻烦来了。他最后决定去找一家食品店联营,但由于两家对接不好,被市场上的另一家食品店用灵巧的经营战术给打败了,最终只好把食品店变卖掉。

这时困扰法考夫的还有其他问题,他的无限制的扩张造成的错误开始暴露。焦急中的法考夫不断的寻找补救措施,但都不是很理想。从1966年开始柯维特公司的亏损逐渐浮出水面,据资料显示:尽管1965年度财政年度最后6个月的净销售额比上一年同一时期增加超过10%,但利润却从1663.4万美元降至1387.7万美元。这样柯维特的赤字就由1965年的112.4万美元上升到了1966年的445.2万美元,并且一年比一年恶化。到1966年3月柯维特只好与一家叫“斯巴达”的实业公司合并,但他们也没有回天之力。1997年柯维特斯又三次易主,把商店卖给了法国的一家叫“阿格奇——威诺特”的公司。但好景不长,柯维特斯很快陷入了连续亏损面临倒闭的境地。1981年“阿格奇——威诺特”只剩下12家商店了,并且还在准备出售给别的公司。P16-18

序言

中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展示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智慧,这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也表示我们在处理危机时运用科学发展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取得了新的进步。当前,中国与世界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而我们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还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只有把科学发展现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今后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国际风险,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国际竞争力。”如何从多元化的角度去深刻反思这次给世界人民带来危害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有识之士们进行研究探索的新课题。《悟错》这本书,从国学的视角看世界企业发生的“错案”,这是一次首创性的探索。

本书为我国的企业家和关心爱护企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世界企业“大败局”背后的动因。它的特点在于,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观照这些“错案”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文化的视野观察企业的是非成败。提出了企业不仅仅是单纯的创造物质财富,而更重要的是创造文化、绿色、生态、安全、环保的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的财富。企业要不断打造“软实力”,企业家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让社会更加和谐,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如果不是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企业就会犯错误,而且还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你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会深感不安。这本书的名字叫《悟错》,作者正是想让人们从这些错案中体悟出一种正确的企业理念。

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读完这本书后,感到这本书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特点一,案例精彩,覆盖面广。这本书一共选择了五十个世界企业“错案”,还有二十余个远东案例。案例的选取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世界破产的金融机构,而且还有制造业、餐饮业、零售业、文化娱乐业等等。例如:“金融海啸”使美国银行倒闭突破百家大关。“金融海啸”使美国一天之内倒闭9家银行。2008年9月25日在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兼并没几个月,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申请破产。韩国大企业的倒闭风潮,从1977年1月至10月,韩国平均每天倒闭50家企业,累计达1.1万家,比过去的1996年增加36%。财阀级的大企业集团有9家或者倒闭破产或者涉于破产边缘。

特点二,故事性强,喜闻乐见。一谈到案例,我们往往就会想到MBA学习班上的案例分析,那些以教学的观点写成的案例,从各种经济学的观点出发,读的是数字,分析的是客观事实,非常生硬,不是专业人士读起来就有些困难。而本书的案例以故事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从文化视角切入,读起来跌宕起伏,就像是给你讲一个故事,寓教于乐,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由此可见两位作者具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又具备经济学理论知识,融故事性与理论性于一体,探索了一种财经写作的新形式。比如:如果和田一夫稳步经营或许至今不会倒闭,但和田一夫被当时日本百货业的兼并风潮所影响,他认定国内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必须移师海外,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浪漫情怀的海外大扩张……

特点三,文化释错,改变观念。近年来许多关于财经类的图书非常繁荣,给企业管理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文化氛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类图书中,更多的是以经济学的视角去剖析案例,虽然也有一部分以文化度角去分析案例的图书,但数量并不多。其实我们现在更需要从文化的视角深层次地去分析案例,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学习型组织。而这本书,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地分析“错案”,探索企业“错案”中人们文化层面的问题,从而引领人们改变思维模式。把发生在经济学领域的事件,透过文化的层面分析,说明文化怎样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家的决策,这就给人们开拓了分析问题的视野。有些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经济学所能解决的,哲学和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决策的成败。例如:

这次丰田汽车的“召回门”,让世界再一次看到了日本企业对纠错的决心。《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对孔子的思想理解得很透彻,对错误是不能容忍的。我们看到了丰田汽车,这次“召回”是全球性的,他们敢于直面错误,没有回避。在美国的听证会上,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也诚恳道歉,这表明了丰田公司唤回“诚信”的决心。丰田公司这次由于汽车质量问题,造成诚信丧失,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如果他们能做到“改过”,“吾日三省吾身”,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错误,人们相信丰田汽车公司还是会重新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把丢失的“诚信”找回来。

特点四,国学观察,唯物客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今天,当我们的企业面对国际化竞争时,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力。当世界经济出现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发现中国传统化对于如何管理好企业,具有强大的文化优势和智慧。所以,世界上掀起“中国热”;国内掀起“国学热”不是偶然的,是人们深入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的必然之路。

例如: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已经不同程度地在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国学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是机械的复古,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扬弃。本书用十种国学观点对“错案”进行了观察,但并没有机械地去下结论,而是与读者互动,进行脑力震荡式的学习,达到启发创新之目的。例如:书中谈到韩非子的法家观点,虽然韩非子以法治国的思想很好,并受到秦始皇的赏识,但也应看到,秦朝由于过分使用法治,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冰冷的利害关系,使秦朝很快走向失败。到了汉朝又“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后人接收了前人的教训,不断地吸收诸子百家合理的成分。今天,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把“国学”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方面,无疑是中国式管理的智慧。

特点五,风格明快,观点鲜明。本书风格明快,观点鲜明。作者还提出有些企业家为富不仁,这正是造成社会上仇富心理的深层原因之一。他们只顾追求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唯利是图,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例如:国外的一家化工生产企业由于管理不严,没有做好安全工作,造成大量毒气泄漏,致使许多无辜的市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做为一名企业家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如果失去了这一原则,企业的生产就毫无价值而言。企业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更好的创造社会效益。因此,作者提出了企业家必须学文化,要有文化修养这一命题。如果一个企业家没有文化,不懂经营之道,怎能称得上企业家?本书为那些无视国家法律,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人敲响了警钟。明确地告诫那些不法之徒:金钱在法律面前就会失灵。还有一些企业家,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为不注重学习而落伍,结果在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以身试法,最后落入法网。即使有些人暂时逃避了法律,他也难逃灵魂的审判,最终会受到正义之剑的制裁。

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感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大家从中受到启示,总结经验教训,在21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最后希望两位作者在今后的著作中,继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以此为序。

孙晓华

2010年4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悟错(西方企业经营错案的国学解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浩然//张俊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5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1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