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丝云片(江曾培隽语集萃)
内容
编辑推荐

这个集子中的片言只语,摘自作者历年写的文字,是从他这些年来撰写的二十多本书中摘录出来的。计912条,其纷杂零碎,犹如自然界的风丝雨片。江老师把他的杂文、随感作为文艺作品来写的,不仅充满智慧,而且饱含感情,是活泼泼的生命。

热切的心肠,冷静的思考,美妙的文辞,深长的意味,构成了这本自编语录的别具一格的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的这些“语丝云片”,涉及政法、经济、社会、文教、文艺、人生、道德、哲理八方面内容,都是从我出版的著作中摘出的。政法、经济、社会、文教部分,大多摘自《世态百相》、《世风与风世》、《海上乱弹》、《网上杂弹》、《三题集》、《交交集》、《一个总编辑手记》以及《江曾培网文选》等书;文艺部分,主要摘自《艺术鉴赏漫笔》、《艺林散步》、《小说虚实录》、《缪斯的眼睛》与《江曾培论微型小说》等书;人生、道德、哲理部分,主要摘自《春夏秋冬集》、《说钱集》、《心路小识》、《读人札记》、《乱花迷眼》、《红情绿意》、《海外游思》与《人诞生在道里》等书。如有人想看这些“摘句”的出生背景及其上挂下联,是可以在这些书中看到的。

目录

美的隽语(序)沈善增

一 政法篇

莫把政绩变“政疾”

“新三民主义”与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官员滔滔不绝的空话,如同“空孕”一样

官贪必然官奢,官奢则会走向官贪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变成了“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

“清官情结”应当易为“法律情结”

热烈欢送“鼓掌通过”远去

二 经济篇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是一句利欲熏心的话

消赀者要的毕竟是“珠”而不是“椟”

努力在世界经济“奥运会”中夺金牌拿名次

低水平重复,成为产业发展不能承受之重

要给城市留条“回家之路”

在文明的基础卜对自然生发新的敬畏

三 社会篇

不能满足于“平均数”,而必须重现“大多数”

共牛是生态,共荣是心态

既要发扬优良民风民俗,又要防止沉渣泛起

社会的中心不应是官,而应是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过去“五鬼闹中华”,如今则有“三鬼辱文明”

安全如同空气一样宝贵

四 文教篇

把“一流”视为数量规模的发展,是“一流”下的迷失

学术不能绑在商夜的车轮上

文化的主要流向,总是强国向弱国流动

更高更快更强,还要更美

面对公众的“茶几”,切莫把“夜壶”摆上去

不能像狗熊掰苞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

五 文艺篇

生活是作品的父亲,作家是作品的母亲

要l为艾艺王国增添新版图

将时代的“剧作者”化为时代的“剧中人”

让“小我”与“大我”紧紧相通

真、善、美是孪生三兄弟

风格是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艺术创作是和读者“对话”,而非“自言自语”

具有“两冷”的决心:甘于坐冷板凳,乐于吃冷猪肉

汁白当黑,不全之全

六 人生篇

人字,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

穷得没有钱与穷得只剩下钱,都是一种跛足

快乐不快乐都是过日子,为什么不快乐呢

不要借别人的高贵来自豪

恐置溃产怠子孙

爱情是性爱在精神上的升华

警惕秃头十字架文化

微笑的“密码”在眼在言更在心

每个人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都是主角

人生观与“人死观”是相辅相承的

来点“天天读”,使牛活多点精神深度

让脑子里教养与肚千里营养同步发展

七 道德篇

鱼诞生在水里,人诞生任道里

外在礼貌和内在教养不宜简单地划等号

善对君子,批评小人,抵制骗子

坚持“自扫门前雪”,包含有对“他人瓦上霜”的关心

道德不仅要成为一种说服力,也应化为一种约束力

八 哲理篇

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流行感冒就很不好

凡探索中的事物,都是处在一个过程当中

大船能抗风浪,小船则好掉头

规律规矩不可无,公式化模式化不可有

过失,过失,“过”则“失”

不要赶鸭子上架,撵驴子下水,不要盲目地向上爬

狗最好过狗的生活,猫最好过猫的生活

试读章节

官贪必然官奢,官奢则会走向官贪

在反腐斗争中,既要“抓大”,也要“抓小”,既不可“弃大”,也不可“放小”。“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打。

俗话说:“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贪官进行腐败活动,也离不开“屏风”与“帮手”。

腐败分子,有的表里一致,内里腐烂了,外表也是吃喝嫖赌,花天酒地,腐朽不堪;有的则是变色龙,人前人样,人后鬼样,表面一套,暗里一套。

有些腐败分子“腐”而未“败”,仍在那里人模人样地唱反腐高调,要加倍警l易这种点灯是人、熄灯是鬼的“两面人”。

官奢与官贪一脉相承,紧紧相连。官贪必然官奢,官奢则会走向官贪。

腐化包括政治腐化与生活腐化,两者穿着连裆裤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买卖,买卖,买与卖从来是联在一起的,买官必卖官。

许多官员参加商业开幕式一类活动,与明星一样,是“有偿出场”的“走穴”。为了红包好处,让钱牵着鼻子走,乐此不疲地为某些商业“推磨”,这叫“有钱能使官推磨”。

腐败者“夹尾巴”,不是为了“割尾巴”,而是为了更好地保住“尾巴”。“变脸术”的兴起,只能表示他们在策略上更隐蔽更狡猾了。

尽管腐败力避阳光,但在阳光下也仍有无所顾忌的腐败。这种阳光下的腐败,较黑暗中的腐败更嚣张,更恶劣。它公然无视党纪国法的威严,漠视人民群众的心理感受,挑衅法纪的尊严。

不论是“私贿”还是“公贿”,都是“贿”,都是违法勾当。要揭穿“公贿”为“公”的欺骗性,遏止它的公然横行。

慈善事业也必须透明化、法制化,不容贪污腐化的毒瘤寄生滋长。“庆父不死,鲁难不已。”贪污腐化这一“庆父”不除,即便是光明的慈善之举,也会被异化为污浊之处。善事无论如何不可容忍恶行。

如今的“乞乞科夫”们,较之果戈里笔下的乞乞科夫,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者以“死魂灵”到救济局骗钱未伤他人,而前者卖干部“活身份”则害及无辜;后者制假骗钱是单干,而前者则发展为“一条龙”。

情妇,已成为贪官的伴生物。贪官与情妇不止是一般不正常的“性关系”,而是一种性贿赂、性交易,以性为纽带的狼狈为奸。

反腐,不可忽视秘书这一环节。要对这个权位不高但能量很大的职位,加强监督和管理,切不可使“秘书失控”,让“秘书掌权”。

驻京办所以成为腐败高发区,还由于它的一些“公关”职能本身就不合理不合法,带有先天腐败的因子,公然运用腐败作为机构运作的润滑剂。

凡形成腐败“食物链”的地方和单位,第一把手的屁股都不会干净。清除“食物链”,重点要放在作为“头”的“七寸”上。

一些小偷在偷盗腐败公安局长的财物时,特别感到安全。因为,这是“黑吃黑”,谁暴露了对方,也就暴露了自己,双方的安全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有“骗贪官的,来钱最快也最安全”之说。

财政制度明确规定,转移支付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可一些地方仍然是“雁过拔毛”,截留挪用。原本支持地方发展的国家财政转移的支付资金,不仅起不了应起的作用,而且异化为权力寻租者的一块“肥肉”。

学术期刊乱收版面费,取合稿件由“赵公元帅”把门,“有理无钱莫进来”、“有钱无理请进来”,这也是一种“权钱交易”式的腐败。

伪君子长于画皮,识破他们需要花点功夫,但他们既然要做坏事,画皮画得再美,也总要留下作“伪”的痕迹。其中重要一点,是他们不能实事求是,不敢实事求是。

《红楼梦》里智通寺大门有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描绘了那些贪婪者在春风得意“有余”时,总是伸出他们贪婪的手,大肆捞取钱物,不肯“缩手”;而当他们贪婪的手被抓,“眼前无路”时,又“想回头”,可已无济于事了。

干一种不“白”不“黑”的所谓“灰色”勾当的人,要比腐败分子多。根治腐败之风,也必须遏止这股“灰色”之风。一切官员都要“不以廉小而不为,不以贪小而为之”。

有人说,“腐败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这种要以腐败来推进改革的“腐败有理”、“腐败有利”论,起了保护腐败生存发展的坏作用。

由于车子是在路上跑的,公车私用以及一些官员公车的特权霸道,这些“车轮下的腐败”,就成了一种流动的腐败广告。

有效地推进扶贫工作,也要“两手抓”:一手加紧对贫困人口的“输血”、“造血”,一手打击对贫困人口的“抽血”、“吸血”。

香港在反贪上有个很好的口号,叫做“零容忍”。只有“零容忍”,才能对腐败不依不饶,穷追不合,不留漏洞,除恶务尽,实现“零腐败”。

要强化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强化各种监督机制,使各种官员不想贪,也不能贪,不敢贪。

腐败的“托儿”,是腐败的恶劣催化剂。

“人越腐败,死得越快”论,也许是想吓吓那些腐败官员,不要“要钱不要命”,早点迷途知返,改邪归正。用心虽好,可惜这吓不倒腐败者。有句名言说,面对30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着上绞架的危险去争夺。面对可以带来财源滚滚的腐败,黑心的贪官更不会被一句“疾病惩罚”的话就吓得罢手的。有效的反腐败反贪官,还是要靠加强制度制约,加强上下监督,加强法纪制裁。

在“年关”面前,公职人员面对“年礼”的诱惑,一定要坚守“廉关”。

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由于处在比较自由放纵的状态,往往最能真实地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要加强对官员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的管理与监督。

官员的拜鬼神、信风水,往往与掩护腐败连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腐拜”。

官员不可“不问苍生问鬼神”,而应“不问鬼神问苍生”。  真假特权车牌号的泛滥,尽管李逵李鬼都有一笔账,但根子在李逵。没有李逵的横行霸道,也就没有李鬼的胆大妄为。解决特权车的问题,要打假,更要打真。

打黑除恶必须与反腐密切结合起来,打了黑,腐就露出来了;反了腐,黑也就难以生存了。当党政机关与司法队伍中不染任何黑色,都红透红透,金光闪闪,清清白白,社会的黑恶势力这一毒瘤,也就失去后台靠山,无法在政治上“染红”,在形象上“贴金”,在经济上“漂白”,难以用伪装逞凶作恶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变成了“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

招待费实际上成了一个不干不净的“筐”,什么脏东西都可往里塞。

惩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让来源不明的财产“明”起来。

行善者的“行善”,反而被“雁过拔毛”者提供了中饱私囊的机会,异化成“助恶”。善事不容恶行。

职务消费要重视公示制,成为“阳光消费”。

请客吃饭成风,有些人整天不是请人吃饭,就是被人请吃。“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句话,已被这些人改成了“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

官员行使公共权力,个人生活言行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其隐私权不能不受到限制。

一个人被钱欲所支配,就会像俗话形容的:“再多的钱财填不满贪婪的眼睛,再多的露水填不满一口水井,”“高薪养廉”云云,你的“薪”要高到哪里去?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官员是因为生活困难而不得不敛取钱财的。

人有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欲为人的七情之一。问题是人的欲望,不论是物欲,还是情欲,都应限制在正当的范围以内。贪欲是伴随人类出现的一种恶劣情欲,因贪欲敛财而终于败亡的,代不乏人。

张扬廉政文化,重点在官场,同时也要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形成廉政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崇廉爱廉的氛围环境,将滋生腐败的“污泥”,易为催生廉洁的“沃土”。

德国卫生部长公车私用引发了强烈的舆论风暴,这给了我们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公车私用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丑”,其等级居于桃色丑闻之上。对这种挥霍浪费老百姓钱财的丑事,群起而攻之犹不足,应像德国一样,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向当事人质询与问责。

要有效地杜绝公款出国游,需要同时伸出两个拳头,分别指向当事人与审批者,让审批者懂得“谁审批,谁负责”,不可肆意妄为;让当事人再也没有“合法”的外衣可以遮羞护身。

要管公款吃喝的“嘴”,管带彩赌博的“手”,管公款出国的“脚”,要使这“三管”真正有效,还得增加一“管”,即管好心,管好脑。

要警惕“小节无害”,远离“温水效应”。

公共财政是一块蛋糕,这方面切多了,必然会使那方面少了。即使要解决昂贵的门票问题,也与解决昂贵的公务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

做出以“红头文件”形式推销当地烟酒这样的“昏”事,既是“利令智昏”,也是“权令智昏”。“昏”而又“昏”,就使他们心不明,眼不亮,一再呈现糊涂与荒唐。

P24-31

序言

美的隽语

沈善增

上网以后,常收到朋友发来的幻灯,有隽永短语、养生经验、生活知识、哲理故事、异域风光,无论哪一种,都配以美丽的画面,有的还配上悠扬的乐声,看这些幻灯,真是一种享受,文字的魅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见其美。我看到好的幻灯,不敢独享,常常转发给亲朋好友,开始还有些顾虑,怕朋友笑我浅薄,或“老夫聊发少年狂”,特别是有的幻灯后面附言,在几天里转发给多少人将得到什么好报,让人觉得我“迷信”兮兮的,但后来收到很多朋友的回复,表示感谢,也有不少朋友发幻灯给我,使我觉得这样的和电脑网络科技相结合的“现代阅读”,不能以浅阅读一言以蔽之,只要传播的内容好,形式更新是符合人审美天性的,何尝不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了。”(我对《论语》这一章的甄读是:“要使有价值的内容具有优美的形式,就要效法民间的礼乐;要使优美的形式能表达有价值的内容,就要效法史书记载的礼乐。优美的形式和有价值的内容相得益彰,然后成为君子的礼乐。”)

读江曾培老师的《语丝云片》,就有看优美的幻灯“真是享受”的感觉,或者说,这样的美言隽语,应该做成一篇篇幻灯,广为流传。据江老师撰写的《跋》,这些短语是从他这些年来撰写的二十多本书中摘录出来的。语录体著作,从《论语》开始,是有悠久传统的。但历史上的语录体著作,部是门人弟子记录了老师的话,有的还未经本人审核,汇纂成书的。江老师自己从旧作中去摘录,有意为之,意义就不一样。他说:

这些“语丝云片”,都为“摘句”,是从整篇文章中抽出来的,由于原来用以展现与论述这些观点与认识的材料,都已被剥离掉,因而显得有些干巴巴,缺少个性与生气。同时,受每条文字的限制,每条“摘句”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是从某一角度去“摘”,难以展现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如果只是孤立地加以强调,有时会失之片面,出现鲁迅指出过的那种“困人”之弊。不过,“摘句”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比较精练,它把淹没在大量文字中的精华凸显出来,便于人们以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启示。

清楚摘句可能有的局限和欠缺,但还是辛辛苦苦地去摘,第一层原因,是为了照顾到现代读者阅读时间的缺少,而可能浪费宝贵的阅读时间的书又太多。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议论的事物,事未过,境没迁,还在不断地重复,甚至愈演愈烈。批评、忠告的声音被尘声市嚣深深地“淹没”了,再批评、再忠告,还是会再“淹没”。所以,寄希望于经时间考验、筛选的“精华”,将之“凸显出来”,吸引人的眼球,引发人的思考。我说过,江老师的时评是“长者时评”,江老师亲自动手摘语录,不是江郎才尽,没东西可写,或者年迈写不动了,而是出于长者的淳厚之心、殷切之意,他是千方百计要后来人能听到这“正道”的声音。他说:“鱼诞生在水里,人诞生在道里。”还说,“《语丝云片》中呈现的观点与认识,多属社会的主流看法,并非我的独创和独唱,我只是运用其在对具体问题具体现象的分析中,有些在内涵上稍有生发,有些则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不是他的谦虚,而是为了强调自己观点的“主流”性。他明白这样说,也许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与拒斥,但他相信多数人是需要对人生的主流大道加深认识的,因为正道才是符合人的天性,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告诉读者他对正道的体悟与认识,这就是他认定的为文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所以,他摘出来的,正是自己人生的精华。他是把自己的一颗滚烫的心捧出来献给读者。

我说过:“如果一百年后,有人来编《古文观止》续集之类的书,老江的杂文时评,应有佳作入选。”因为江老师的文章真是写得好,层层剥笋,级级递进,细致入微,高屋建瓴。看语录,这些妙处就欣赏不到了。但读语录还是让人能感受到一股生气在流转,一鳞半爪而能见云中全龙。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我在《艺术篇》中看到这样几段话,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艺术中的哲理,不同于一般的哲理,它不是逻辑的抽象,而是艺术概括的结晶。

作家的理性思考,是对观察、体验到的生动形象进行思索,是“形象的思考”。

要创作审美价值高的作品,一定要“把真理隐藏”。首先得有“真理”,其次要会“隐藏”。

江老师是把他的杂文、随感作为文艺作品来写的,不仅充满智慧,而且饱含感情,是活泼泼的生命。唯生命是全息的,所以,即使被剥离出来,也不是干巴巴的,反会引起丰富的联想、无穷的回味。江老师还说:

 “热”写,需要政治思想的敏锐;“冷”写,则需要专业学术的功底。社会思想文化建设,需要“冷”“热”二副笔墨。

他写文章就具有“冷”“热”两副笔墨,所以,摘句也风格多样,相映成趣。

热切的心肠,冷静的思考,美妙的文辞,深长的意味,构成了这本自编语录的别具一格的特色。希望它的传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春晓添一抹亮色。

后记

这个集子中的片言只语,摘自我历年写的文字,计912条,其纷杂零碎,犹如自然界的风丝雨片,故名为《语丝云片》。

《语丝云片》中呈现的观点与认识,多属社会的主流看法,并非我的独创和独唱,我只是运用其在对具体问题具体现象的分析中,有些在内涵上稍有生发,有些则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些“语丝云片”,都为“摘句”,是从整篇文章中抽出来的,由于原来用以展现与论述这些观点与认识的材料,都已被剥离掉,因而显得有些干巴巴,缺少个性与生气。同时,受每条文字的限制,每条“摘句”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是从某一角度去“摘”,难以展现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如果只是孤立地加以强调,有时会失之片面,出现鲁迅指出过的那种“困人”之弊。

不过,“摘句”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比较精练,它把淹没在大量文字中的精华凸显出来,便于人们以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启示。

我的这些“语丝云片”,涉及政法、经济、社会、文教、文艺、人生、道德、哲理八方面内容,都是从我出版的著作中摘出的。政法、经济、社会、文教部分,大多摘自《世态百相》、《世风与风世》、《海上乱弹》、《网上杂弹》、《三题集》、《交交集》、《一个总编辑手记》以及《江曾培网文选》等书;文艺部分,主要摘自《艺术鉴赏漫笔》、《艺林散步》、《小说虚实录》、《缪斯的眼睛》与《江曾培论微型小说》等书;人生、道德、哲理部分,主要摘自《春夏秋冬集》、《说钱集》、《心路小识》、《读人札记》、《乱花迷眼》、《红情绿意》、《海外游思》与《人诞生在道里》等书。如有人想看这些“摘句”的出生背景及其上挂下联,是可以在这些书中看到的。

感谢沈善增同志为此书作序。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接受这本书的出版。感谢责任编辑李国强同志为这本书付出的辛劳与智慧。感谢袁银昌同志为这本书做了精心的设计。

作者

2009/06/0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丝云片(江曾培隽语集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曾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5634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