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王兵编著,讲述了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内容推荐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王兵编著。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介绍了关于高分子发现的故事,使青少年读者从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原子,分子,大分子

康达明发现野生橡胶树

法拉第等人的分子式

“工业蚕”吐丝了

博士的困惑

大分子的世界

魂牵梦萦高分子

“锦纶”、“尼龙”隆重登场

卡洛泽斯加盟杜邦

备受青睐的“尼龙-66”

假象牙的故事

竞技场上德国领先

金光灿烂的诺贝尔奖

人造“金羊毛”问世

塑料王国的“无冕之王”

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现代生物学的建立

光纤通讯显神威

歪打正着结硕果

功能服饰放异彩

高分子材料姓“高”

人类生命的“护卫神”

走进高分子新时代

试读章节

康达明发现野生橡胶树

人类对高分子的探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

根据早期的历史记载,在公元11世纪的中美洲,有人在洪都拉斯附近发掘出“橡胶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称它为“魔球”。据猜测,洪都拉斯“魔球”是印第安人嬉戏时的玩具,也可能是业已消失的玛雅文明的宫廷遗物。自此。人们就开始探究形成这种“魔球”的物质。欧洲著名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航海至拉丁美洲的海地时,善良热情的海地人载歌载舞地欢迎从远方来的客人。哥伦布和姑娘们表演了玩“魔球”的舞蹈和杂耍的节目,一位热情的印第安女郎送给他一只玩具“魔球”。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里,详细地记述了“魔球”的神奇。回国后,他把“魔球”献给了西班牙国王。

1536年,哥伦布的后人以“血与火”的暴力征服了美洲。

此后,欧洲作家恩希拉在他的著作《新世界记》中描述了在巴西、圭亚那以及秘鲁等地,有人用粗糙的橡胶制作生活用品。如容器、防雨布和雨鞋等的情况。

汹涌澎湃的亚马孙河,像一条横卧在南美洲的巨龙,是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域,雨水丰沛,阳光充足,葱郁的热带雨林,占整个地球森林覆盖面积的一半以上,被生态学家称为“地球的肺叶”。玛雅人、印第安人曾经在这里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留下了玛雅人文明的遗迹。

1735年,法国科学院向美洲派遣了科学探险队,深入考察美洲的自然资源情况。科学家康达明(C.M.Condamine)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谷首次发现了野生橡胶树。

“橡胶(Caoutchouc)”一词出自印第安语,意思是“树的眼泪”。

康达明研究天然橡胶的成果传出以后,在欧洲掀起了一场研究天然橡胶的热潮。

橡胶树中最优秀的品种是大戟科海维亚巴西橡胶。俗称巴西橡胶。

天然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单体,经过自然界神奇的聚合反应,将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化合物,它具有优良的性能,适合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需要。

1861年,英国人在其殖民地印尼爪哇岛西部试种了桑科橡胶树。后来发现桑科橡胶树产量和质量都较差,利用价值很有限,最后便放弃了。

1876年,英国商人魏克海姆,漂洋过海来到巴西采集橡胶树种,巴西热带雨林中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以热血、眼泪和汗水终于搜集到数万颗橡胶树种子。他首先将橡胶树种子放在英国植物园培养,然后优选生命力旺盛的树苗,移植到气候适宜的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泰国等地种植经营。

1899年,在锡兰种植的天然橡胶开始收获,数量仅为3吨。

1910年,在亚洲地区种植的橡胶收成量已达7000吨,巴西野生橡胶产量则高达10万吨。

至1955年,世界种植橡胶的产量已达200万吨,而原产地野生橡胶的产量却下降为2.7万吨。从此,橡胶园的橡胶成为天然橡胶业的主力军。

到了20世纪70年代,天然橡胶产量为300万吨,其中约50%产于马来西亚,约30%产于印度尼西亚,其余则产于斯里兰卡及泰国等地。亚洲的产量占世界橡胶总产量的90%以上。

P16-21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268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3-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51:49